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紅都文史:紅色村莊沙渠

1947年6月, 西北野戰軍的某部隊經過沙渠, 找到村幹部, 將一位名叫賈政元的紅軍小戰士留在了村裡, 託付給村幹部, 並給區政府寫了關於賈政元的介紹信,

特此聲明這位紅軍戰士從此就歸沙渠村的父老鄉親們照看;因部隊任務緊急, 在沙渠住了一夜, 第二天就忙忙的離去了。

部隊走了以後, 賈政元同志就和鄉親們一起吃, 一起住。 在土改時期, 他又幫助農民打土豪、分田地, 教農民學文化, 還建起一所小學, 當了幾年教師。 平時鄉親們有困難, 他積極幫助, 憑著他會寫會畫, 經常給村委會起草一些公文之類的東西。 在當時的農村, 用農民的話說他是一位“名人”。 他常給鄉親們講起他在部隊上和同志們英勇作戰的故事, 走到哪裡都是一片歡笑聲, 鄉親們都很敬重他, 親切地喚他“紅色軍”。

到合作社時期, 他突然有病了, 鄉親們出於對他的關心, 給區政府打了報告,

區政府就把他送到當時延安馬家灣的榮軍院, 在那裡療養。 後來, 河北老家的親人找到了他, 把他接回去住了幾年, 不久賈政元又回到了沙渠。

回來後, 鄉親們問他為啥回來了, 他說:還是這裡好, 他已和鄉親們結下了情緣, 再也離不開這塊熱土了, 更忘不了鄉親們對他多年來的照顧和那份深厚的恩情。 回來的他更加熱愛鄉親們, 並把回河北老家拿回來的錢, 都給家庭貧困的孩子買了書本。 鄉親們也很感激他, 誰家吃好的總要叫他來吃, 後來鄉親們一起給賈政元修了一孔窯洞, 他自己平時也種一些自留地, 吃穿也基本上不用區委會管。 因為這位紅軍留在村裡, 村民就把這件事看得很光彩, 覺得是為黨作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隨著時光的流逝, 賈政元也漸漸地老了, 鄉親們就叫他“老賈”, 一聽說“老賈”, 方圓幾百里的人都知道這是當年紅軍路過沙渠村留下的一名戰士。 前些年, 七十多歲的老賈去世了, 鄉親們就把他妥善安葬在沙渠村的對面山上, 並給此山命名為“紅石山”。 賈政元的英魂就此永遠留在了這裡, 至今鄉親們提起他, 還能說起當年的情形。

(摘自《志丹紅色村莊紀事》, 高景華口述, 雷鐵琴撰稿, 本文原題《沙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