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專欄丨誰來管管傳銷獲利者

作者:余勝良

在人人都知道傳銷有害的情況下, 為什麼傳銷還能風行大陸二十多年?

我在高中時第一次知道有傳銷這回事兒, 距今已經20年了, 同學悄悄地在傳這種可以迅速致富的現代經營模式, 法寶就是發展下線拿提成, 下線又下線無窮盡也。 有些同學也加入進去, 成人就更瘋狂了, 銷售的有搖擺健身器、各種營養品。

身處其中的人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渾身亢奮, 舉手投足立馬就有了成功人士感, 拼命拉人入夥兒, 大談好處。 不過大家基本上都迅速明白這個模式無法持續下去, 還是安心做傳統產業比較靠譜。

但後來有些同學到南方打工, 照樣被傳銷所騙, 就是現在還有一些認識的人的親戚陸續被騙, 在此之前人們都知道傳銷是怎麼回事兒, 卻沒有產生免疫力。

高中畢業那年, 我在公車上聽到一個認識的同鄉說過一段話, 他比我大幾歲, 當時已結婚, 走南闖北也做過生意, 算是有見識的, 他說加入傳銷組織有損失, 但“其實這個沒問題, 只是我們知道得晚了, 參與得晚了, 應該早點加入”。 他對此非常遺憾。

從這些普通人的心態中, 可以看到傳銷組織為什麼禁而不止, 人們恨的不是傳銷本身, 恨的不是那些組織者, 恨的不是自己受騙, 而是為什麼自己不是得益者, 恨的是沒有好好把握這樣的機會。

眾人看到的是賺錢那個環節,

至於其他人如何受害, 那麼管不了。

歷史上, 中國人的命運改變速度是很快的, 所謂富不過三代, 王侯將相不是天註定, 平民崛起的速度也很快, 中國人對成功抱有異乎尋常的熱忱 。

這種熱忱就成了傳銷產生的土壤, 組織者收割財富的沃土。

把傳銷看做一門單純的生意, 傳銷組織是個金字塔, 頂層的人物, 就像賭場的老闆, 第二層就是高級管理人員, 第三層就像是打工的小夥計, 下面就是貢獻財富的賭客。

一場場傳銷, 就像一個個賭局, 頂層的人知道賭局的所有秘密, 下面按層級依次遞減。 設局的人不會虧, 虧的是那些賭客們。 賭局繁多, 教父級的人物有一套操縱體系, 也有異軍突起的新銳人物, 能創新發明。

頂層傳銷人員已經職業固化。

比如最近被宣佈非法的善心匯, 就和原來的玩法有很大不同, 很短時間內攏聚大量錢財。

一場賭局結束, 無法玩下去了, 另一場又開始, 據說還有專業人士為此進行投資, 就像PE/VC投資早期創業專案一樣。

老闆們要做的, 就是發展一套體系, 能說服底層的參與者, 讓他們相信自己從事的是一項有前途的行業。

除了一開始以虛假資訊欺騙, 傳銷還要靠說服才能發展下線, 持續下去才能圈佔更多人頭。 據說親歷環境者很容易被說服。 據我所知, 南派傳銷頗捨得花費本錢, 比如我就有親戚被旅遊大巴從河南拉到廣西考察項目, 星級酒店招待好吃好住, 說起國家產業政策頭頭是道。 有個同學的家人還在安徽被親戚傳銷騙去20多萬元。

這套話術能解釋為什麼國家會取締傳銷, 解釋世人為什麼不理解他們, 洗腦者會相信錯的不是組織, 而是這個世界。

著名的“冤案平反”案主角趙作海, 也被陷入西北的某個傳銷中, 現在錢財盡空。 在某個時間段人的大腦就會像中病毒一樣。

我們老是報導傳銷鬧得人家破人亡, 卻不認真報導哪些人會從中分享財富, 財富通過什麼途徑沉澱到某些人手中, 就像我們經常報導高利貸搞得人家破人亡, 卻沒有好好報導, 那些消失的錢到哪裡去了。

其實想一想很容易就能明白, 消耗只是一部分, 大部分都分掉了, 層級越高分的越多, 所以大家都抱著能多分點兒的心理參與, 希望能分一杯羹,

傳銷也是這樣進行動員宣傳的, 早點加入發展下線越多受益越多。

組織者是賺錢的, 根據公安機關通報, 臺灣人鄭永森、李佩瑜夫婦通過華良(長沙)實業有限公司組織的傳銷騙局,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搜刮資金就達到2.9億元, 後來兩人成功將錢卷出大陸。

警方通報稱, 2015年12月以來, “新亞洲集團”先後推出中券資本、國盟資本等6個專案, 在國內建立了二十多個大的傳銷團隊, 發展會員五十多萬人, 收取傳銷資金一百多億元, 有六十多億通過地下錢莊流向境外。

只要有人走進這個賭場, 傳銷就不會絕跡, 組織者有總有方法拉人進入, 有這樣的土壤, 金字塔的塔尖就不愁沒有塔基支撐, 在吸幹底層財富之後, 他們又能迅速再起一個新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