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型職業農民、全面二孩時代……代表委員關注這些熱詞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交通委員會工程品質安全監督局總工程師程德宏:

應加強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

“在建築行業,

觸電事故死亡人數呈現上升趨勢, 建議加強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 ”程德宏告訴記者, 就全國建築施工供用電而言, 總體形勢嚴峻, 不遵守安全規範的現象突出。

2016年下半年, 程德宏參與了多條高速路、省道等道路的督查, “幾個省的多條高速公路施工現場, 供用電設施沒有一處是完全符合規範要求的, 普遍都存在隱患。 ”

程德宏說, 從現場的情況看, “大多數生產經營單位的電工是委託機構進行安全技術培訓的。 而從業人員的文化程度僅僅要求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如果培訓時間又不充足, 很難保證培訓品質, 從業人員的技能很難滿足現場安全使用要求。 ”

對此, 程德宏建議, 迅速開展電工安全技術培訓的專項整治;健全完善電工等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複審工作制度,

嚴把考核、發證、複審關口;堅決杜絕拿錢辦證、網上買證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監督檢查職責。 嚴格執行“誰審批誰負責、誰發證誰負責、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監管執法。

全國人大代表、博賽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志倫:

統籌落實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畫(2015—2020年)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薄弱環節和短板在鄉村, 在中西部老少邊窮島等邊遠貧困地區。 發展鄉村教育, 幫助鄉村孩子學習成才, 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發展鄉村教育, 教師是關鍵, 必須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

但是, 由於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 多數省市實行“區縣實施, 省(市)級補助”的原則, 在這種鄉村教師補助“以縣為主”的經費投入及保障機制下, 各地差別很大。

特別是一些財政支付能力不足的區縣,

農村教師的生活補貼僅僅是得到了國家和省級財政這部分補助資金, “這樣一來, 鄉村學校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問題呈現出惡化的趨勢。 ”袁志倫說。

對此, 袁志倫建議, 改革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經費籌集, “國家或省(市)級財政, 應作為實施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的責任主體, 對於財政特別困難的區縣, 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經費應由國家或省級財政全額承擔。 ”

除此之外, 還要制定省(市)統一的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額度發放標準, 明確補助政策的實施範圍、實施對象、發放標準、類別與分檔等實施細則, 形成相關配套措施, 健全發放保障機制, 突出重點, 加大額度。

與此同時, 還要大幅度提高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標準,

“建議將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提高到省(市)教師平均工薪總額的1/4到1/3。 ”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林業局副局長委員張洪: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正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 習近平總書記有過幾次重要講話。 比如, 在談到農村供給側改革時,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總書記的這番話,真是說到了我們心坎上了。

張洪說,重視農業,夯實農業這個基礎,歷來是固本安民之要。近幾年中央一號檔均提出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強調這是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農村“誰來種地”問題的關鍵,也是發展現代農業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

當前,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過程中,新技術、新品種、新農藥、新農機不斷應用於農業生產,給生產主體——農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職業要求。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與一般的農民培訓有本質區別。張洪說,新型職業農民必須具備較高的經營管理水準、科技知識和技術水準(甚至還要吸引其他行業的精英成為職業農民)。

張洪圍繞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出了4點建議。即,建立必要政策保障、完善培育培養體系、加強職業認證管理、建立專業服務組織。

比如,在加強職業認證管理方面,張洪具體提出了:完善政府認證主營農業的農村生產經營者資格的標準體系,建立“職業農民註冊登記”制度。註冊職業農民的主要收入應來自種植、養殖、漁業捕撈等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銷售,並在市場化、商品化和專業化的生產上達到一定經營規模。且應以農戶農產品交售額(量)或銷售額(量)為經營規模的主要標準。我國各地現代農業的發展階段不同,可統一標準、統一口徑,相應分出不同等級。對註冊職業農民實行動態管理,有進有出,有升有降。

再者,參照工會組織建立職業農民協會,説明他們在農產品定價、工資和福利待遇方面取得發言權,保護職業利益,保障社會地位,進而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從事農業,成為職業農民。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第二師範學院院長杜惠平:

全面二孩時代,義務教育師資建設應提前佈局

在全面二孩政策之後,小學教師和幼兒教師的培養也得提質提速。杜惠平的提案與學前教育有關,他提出了關於人口政策調整後應及時佈局義務教育師資建設的建議。

杜惠平表示,從重慶幼兒師資培養來看,存在兩方面不足,一是各高校幼兒師資培養規模不夠,二是培養理念存在問題。

“隨著我國人口格局發生變化,義務教育階段學齡人口、結構都將隨之而改變。”他說,幼兒師資全方位培養,不僅是常規教育的唱唱跳跳,還包括幼兒保育、心理輔導等知識和技能培訓。

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現在女幼教太多,就有家長擔心,以後孩子存在“女性化傾向”。

“現實的確存在幼兒教師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幼稚教育中有30%的男老師就比較理想。”杜惠平表示,目前,幼兒教師中男生鳳毛麟角,還遠不到這個份額,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存在“女性化傾向”。

杜惠平也給出了建議,通過面試發現有意向、有潛質的男生,在政策範圍內,可以降低錄取分數,以彌補師資隊伍中男性幼兒教師的不足。

他表示,應加大師資培養和再培訓,增強師資隊伍活力。增加對義務教育財政支出,制定規範的教師培訓經費標準和培訓體系,確保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再學習,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另外中小學可以和師範院校聯合,挑選一些優秀的准畢業生臨時擔任代課工作。

為提升區域師資水準,杜惠平還建議,實施“流動編制”聘用改革,推動師資合理配備。在現有的義務教育教師編制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區教育部門針對各地區不同的人口分佈情況,設置“流動編制”教師管理機構,聘用高品質的教育師資作為“流動編制”教師,與公辦教師享有同工同酬和福利保障的同時,依據“多勞多得”原則,對工作積極的教師實施補貼獎勵的激勵政策。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特派記者 羅薛梅 任明勇 陳翔 羅強 黎勝斌 攝影 高科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總書記的這番話,真是說到了我們心坎上了。

張洪說,重視農業,夯實農業這個基礎,歷來是固本安民之要。近幾年中央一號檔均提出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強調這是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農村“誰來種地”問題的關鍵,也是發展現代農業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

當前,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過程中,新技術、新品種、新農藥、新農機不斷應用於農業生產,給生產主體——農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職業要求。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與一般的農民培訓有本質區別。張洪說,新型職業農民必須具備較高的經營管理水準、科技知識和技術水準(甚至還要吸引其他行業的精英成為職業農民)。

張洪圍繞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出了4點建議。即,建立必要政策保障、完善培育培養體系、加強職業認證管理、建立專業服務組織。

比如,在加強職業認證管理方面,張洪具體提出了:完善政府認證主營農業的農村生產經營者資格的標準體系,建立“職業農民註冊登記”制度。註冊職業農民的主要收入應來自種植、養殖、漁業捕撈等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銷售,並在市場化、商品化和專業化的生產上達到一定經營規模。且應以農戶農產品交售額(量)或銷售額(量)為經營規模的主要標準。我國各地現代農業的發展階段不同,可統一標準、統一口徑,相應分出不同等級。對註冊職業農民實行動態管理,有進有出,有升有降。

再者,參照工會組織建立職業農民協會,説明他們在農產品定價、工資和福利待遇方面取得發言權,保護職業利益,保障社會地位,進而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從事農業,成為職業農民。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第二師範學院院長杜惠平:

全面二孩時代,義務教育師資建設應提前佈局

在全面二孩政策之後,小學教師和幼兒教師的培養也得提質提速。杜惠平的提案與學前教育有關,他提出了關於人口政策調整後應及時佈局義務教育師資建設的建議。

杜惠平表示,從重慶幼兒師資培養來看,存在兩方面不足,一是各高校幼兒師資培養規模不夠,二是培養理念存在問題。

“隨著我國人口格局發生變化,義務教育階段學齡人口、結構都將隨之而改變。”他說,幼兒師資全方位培養,不僅是常規教育的唱唱跳跳,還包括幼兒保育、心理輔導等知識和技能培訓。

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現在女幼教太多,就有家長擔心,以後孩子存在“女性化傾向”。

“現實的確存在幼兒教師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幼稚教育中有30%的男老師就比較理想。”杜惠平表示,目前,幼兒教師中男生鳳毛麟角,還遠不到這個份額,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存在“女性化傾向”。

杜惠平也給出了建議,通過面試發現有意向、有潛質的男生,在政策範圍內,可以降低錄取分數,以彌補師資隊伍中男性幼兒教師的不足。

他表示,應加大師資培養和再培訓,增強師資隊伍活力。增加對義務教育財政支出,制定規範的教師培訓經費標準和培訓體系,確保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再學習,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另外中小學可以和師範院校聯合,挑選一些優秀的准畢業生臨時擔任代課工作。

為提升區域師資水準,杜惠平還建議,實施“流動編制”聘用改革,推動師資合理配備。在現有的義務教育教師編制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區教育部門針對各地區不同的人口分佈情況,設置“流動編制”教師管理機構,聘用高品質的教育師資作為“流動編制”教師,與公辦教師享有同工同酬和福利保障的同時,依據“多勞多得”原則,對工作積極的教師實施補貼獎勵的激勵政策。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特派記者 羅薛梅 任明勇 陳翔 羅強 黎勝斌 攝影 高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