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台州古村落:仙居白塔鎮寺前村,曾是寺前人民公社駐地

從西北麓下山至平地, 三裡許得水簾洞。 洞在覆鐘山之足, 廣五六丈。 瀑布懸於簷端, 亦從空噴出, 煙飛霧卷, 恍然複見大龍湫, 但恨其短。 而此上更有懸瀑兩層, 則甚長。 第一層落處, 在萬仞岡頭, 遠望如銀河三折, 傾跌而下, 髙敞明豁, 數舍外皆見之。 是亦瀑中之豪, 而僻在荒穀, 世無稱焉。

——清·吳江潘耒《游仙居諸山記》

寺前村的村牌由寺前人李相繆(曾任台州行政公署副專員)題寫

仙居西鄉俗稱白塔境內的寺前村為十七都寺前。

蓋仙居境內以寺前命名的地方很多, 人們以是作為區別。 十七都寺前, 在明代時屬於開元鄉高遷裡;清光緒年間, 縣下設都, 都下設莊後, 屬十七都。

(上圖右邊就是仙居八景之一:水簾瀑布, 是舊時仙居名勝, 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詩篇, 瀑布落差兩百多米,分成幾折,飛流直下,蔚為壯觀,文革末期在瀑布上面造了一個小水庫後瀑布消失,實在遺憾,前陣子聽聞天臺大瀑布已經恢復了,不知道水簾瀑布何時能起死回生)

民國時期,寺前村為水簾鄉公所所在地。建國初,沿用民國舊制,寺前仍屬水簾鄉;1952年土改結束時,水簾鄉改稱寺前鄉,屬田市區;1958年,仙居以區建社,寺前作為寺前管理區所在地,屬田市人民公社。1961年體制下放,寺前村成為寺前人民公社駐地。其後,寺前人民公社撤並至白塔鎮,寺前村亦屬之。

寺前顧名思義是處在寺院(廟)前的一個村落。事實也是如此,十七都寺前其旁有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的水簾寺,村落因居於寺前而得名,而水簾寺之名則來自水簾瀑布。水簾瀑布是仙居舊“八景”之一,也曾是文人墨客遊覽的佳所。據史料記載,宋元祐年間,仙居名士吳炌曾在水簾瀑布下築台居住,並留下了 “今古常垂地,晨昏不上鈎”的詩句。其後,明代的張可權,張景悌、李一瀚、吳時來等歷史名人都遊覽過水簾瀑布;清代時又有朱華、朱亢宗、王魏勝等人遊歷過並留下了紀勝之作。

關於水簾瀑布的勝景,清代吳江名士潘耒曾有過描述。他在《游仙居諸山記》中寫到:“瀑布懸於崖端,亦從空噴出,煙飛霧卷,恍然複見大龍湫,但恨其短。而此山更有懸瀑兩層則甚長。第一層落處,在萬仞崗頭,遠望如銀河,三折傾跌而下,高敞明豁,數舍外皆見之。是亦瀑布之豪而僻在荒穀,世無稱焉”。在潘耒的筆下,水簾瀑布似乎比雁蕩山的大龍湫還要壯觀數倍。不過,令人可惜的是,建國後由於在水簾瀑布的覆鐘山源頭修建了小水庫,水簾瀑布的勝景也由此消失了。

寺前村的居民以李姓為主,朱姓等雜之。李氏是仙居的大族,有管山李氏和李宅李氏之分,寺前李氏當屬於李宅李氏的分支。李宅李氏始遷於南宋,奉李樸為始遷祖。據《樂安李氏宗譜》記錄,李樸,字守貞,號盤穀,為蒼坡李氏第六代裔孫,家族中行十,族中後人尊稱其為十府君。宋高宗建炎初年,李朴和兄弟九府君名梧、十一府君(名不詳)及兒子徹為避亂一起離開蒼坡,到了台州府仙居縣境內,李朴父子在一個叫“赤石”的山谷裡定居了下來。“赤岩”即後來的李宅村。其後子孫繁衍,分居周邊東村、寺前等村落。

至於寺前的朱氏,則可能來自周邊下朱、下塘等朱氏聚居比較多的村落。據《樂安朱氏宗譜》載,唐憲宗年間(806-821),朱永自湖北襄陽之義陽遷徙到溫州永嘉。曆四世轉徙金華。第五世朱仁濤,自金華遷徙台州臨海黃沙埠頭。此後,有第八世朱邃遷居十三都下陳;第十世朱壽翁于宋建炎年間遷居社山;第十二世朱養直自黃沙埠頭遷徙至東門河橋。又有第十三世朱仲暘,自東門遷徙至雙樓,並形成了朱溪、小園、社山、雙樓、新路、吳家井、後求、城關東門、李坎頭、下朱、下塘等主要聚居的村落。當然,村內諸如吳氏、蔣氏等雜姓大多也是由周邊的村落或避災、或逃難而來。

寺前村歷史上似乎有著濃重的重商傳統,至少在清以期應該是如此。如若你去翻閱仙居歷代的縣誌,你很少會發現有秀才、舉人或進士是出自寺前村;但如若你去村內走上一圈,你卻會發現村內的古老的房屋建築也絕非一般人家的財富所能建造。個中原因,或與寺前村的區位地理有關。該村位於十七都坑中段,曾經是皤灘、白塔一帶以及田市前往十七都的必經之地,也是仙居西鄉前往溫州、黃岩一帶的古道一部分;加之又臨近白塔、田市諸大集鎮,周邊如上葉、東鮑等村落窯器等手工業發達。為此,其在發展商業上可以說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目前,村中依稀尚存的古街道以及臨街房屋的石制貨鋪似乎仍可說明村落因為商業曾經所有過的繁榮;而村外始建于清嘉慶二年(1871),“寬十一丈,長百余米,疊石而成,工費甚巨” 的永鎮橋,則更說明了居民們曾經所有過的富庶(清道光年間,李宅李氏有李鐘侯(學名逢春,字志信,號秀齋)者經商成縣內巨富,並因“置地數千畝,構屋百餘楹”而揚名全縣。)。

清代中期開始,寺前村逐漸出現了經濟、政治、文化並盛的局面。清同治十年(1871),仙居縣令余麗元在郡守劉璈的督導下,在水簾寺設立了義塾,並捐錢六百緡作為經費,對以寺前村為主的周邊區域的文化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據《樂安李氏宗譜》記載,清道光四年(1824年),李氏族中長者討論決定將祖上在橫溪河塘的莊田田租用來繼續延請名師教育子弟,其中崇正義塾的一部分經費亦來自寺前村的李氏族人。)同一時期,縣內各地開始捐設義倉,其中十六都、十七都的義倉即設置在寺前村的崇正書院內。也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寺前村成為了十七都一帶地標性的村落,不僅十七都港被俗稱為“寺前港”,而且寺前村在後來的百余年間曾幾度鄉級行政建置的駐地所在。如民國時期的水簾鄉公所,建國後的寺前鄉、田市管理區公所(1958年)無不都設在寺前村。

知識拓展

水簾瀑布(水簾寺)歷代吟詠摘錄

十年蔔築願猶違,水石依然舊日奇。樹杪銀泉高百尺,洞門珠箔散千絲。莓苔委路開雲榻。松檜清陰下月磯。湖海關情虛宿約,北山應莫遣文移。

明·李一瀚

飛泉一道散天漿,秋日來尋興獨長。古樹逗雲迷怪壑,回風拖雨落空床。只疑騎鹿來匡阜,還是尋花到石樑。二十年前遊息處,良朋此日笑攜觴。

明·吳時來

絕壁開幽洞,飛泉掛石欄。日出半空雨,風回六月寒。玲瓏簾不卷,噴薄練長攤。銜芝心自洗,欲去且盤桓。

明·吳炳思

獨較廬山近海門,一條飛練界雲根。此間已幸朝宗便,更對羣流托體尊。

清·李炳南

洞口鮫綃薄,山心玉蕊浮。殘雲掛疎影,新月下空鉤。白鶴仙人去,蒼苔石磴幽。奇蹤看不倦,旬日為淹留。

元·張國衡

龍娥卷下水晶宮,垂向秋崖紫翠中。宇宙懸光珠錯落,山河倒影玉玲瓏。寒勾夜侵瓊台月,涼雨晴飛石磴風。應掛九重閶闔上,恩波沾灑萬方同。

明 楊文中

重崖複峯勢崔巍,盡日尋山入翠微。洞口鳴湍成鼓吹,林端飛瀑散珠璣。坐來禪榻神射寂,話到仙蹤興欲飛。洗髓滌腸從此始,前生本著水田衣僧衣。

清·王炳

我從董嶴門前望水簾,一條玉龍三回折。又從山寺門前望水簾,兩端噴瀑中橫絕。下輿卻複到山前,但見翠石壁立水濺濺。有時忽飄作細雨,有時忽並成流泉。有時散,笛竹織簟臨風懸。有時聚,匹練當空忽右旋。有時急,刀劍當心山腹穿。有時緩,珠璣亂灑千點圓。大聲斷續若調弦,細聲瑣碎如鳴蟬。山回路轉無人處,餘響隱隱風為傳。君不見,黔州之泉稱漏汋,東陽之泉之洞名小樂。溪山到處有奇緣,有生何苦羈塵腳。宇內水簾三十六,何如茲水愈細境愈博。大潦不增旱不涸,餘流渦盤去不覺。目光屬眴成驚愕,翻愛崖垠多犖確。我欲移家來。誅茆築草堂。朝朝對水簾,心地自清涼。莽莽浮生何紛糾,明年又向長安走。白雲有約不我留,筍將峰中屢回首。

清·朱亢宗

瀑布落差兩百多米,分成幾折,飛流直下,蔚為壯觀,文革末期在瀑布上面造了一個小水庫後瀑布消失,實在遺憾,前陣子聽聞天臺大瀑布已經恢復了,不知道水簾瀑布何時能起死回生)

民國時期,寺前村為水簾鄉公所所在地。建國初,沿用民國舊制,寺前仍屬水簾鄉;1952年土改結束時,水簾鄉改稱寺前鄉,屬田市區;1958年,仙居以區建社,寺前作為寺前管理區所在地,屬田市人民公社。1961年體制下放,寺前村成為寺前人民公社駐地。其後,寺前人民公社撤並至白塔鎮,寺前村亦屬之。

寺前顧名思義是處在寺院(廟)前的一個村落。事實也是如此,十七都寺前其旁有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的水簾寺,村落因居於寺前而得名,而水簾寺之名則來自水簾瀑布。水簾瀑布是仙居舊“八景”之一,也曾是文人墨客遊覽的佳所。據史料記載,宋元祐年間,仙居名士吳炌曾在水簾瀑布下築台居住,並留下了 “今古常垂地,晨昏不上鈎”的詩句。其後,明代的張可權,張景悌、李一瀚、吳時來等歷史名人都遊覽過水簾瀑布;清代時又有朱華、朱亢宗、王魏勝等人遊歷過並留下了紀勝之作。

關於水簾瀑布的勝景,清代吳江名士潘耒曾有過描述。他在《游仙居諸山記》中寫到:“瀑布懸於崖端,亦從空噴出,煙飛霧卷,恍然複見大龍湫,但恨其短。而此山更有懸瀑兩層則甚長。第一層落處,在萬仞崗頭,遠望如銀河,三折傾跌而下,高敞明豁,數舍外皆見之。是亦瀑布之豪而僻在荒穀,世無稱焉”。在潘耒的筆下,水簾瀑布似乎比雁蕩山的大龍湫還要壯觀數倍。不過,令人可惜的是,建國後由於在水簾瀑布的覆鐘山源頭修建了小水庫,水簾瀑布的勝景也由此消失了。

寺前村的居民以李姓為主,朱姓等雜之。李氏是仙居的大族,有管山李氏和李宅李氏之分,寺前李氏當屬於李宅李氏的分支。李宅李氏始遷於南宋,奉李樸為始遷祖。據《樂安李氏宗譜》記錄,李樸,字守貞,號盤穀,為蒼坡李氏第六代裔孫,家族中行十,族中後人尊稱其為十府君。宋高宗建炎初年,李朴和兄弟九府君名梧、十一府君(名不詳)及兒子徹為避亂一起離開蒼坡,到了台州府仙居縣境內,李朴父子在一個叫“赤石”的山谷裡定居了下來。“赤岩”即後來的李宅村。其後子孫繁衍,分居周邊東村、寺前等村落。

至於寺前的朱氏,則可能來自周邊下朱、下塘等朱氏聚居比較多的村落。據《樂安朱氏宗譜》載,唐憲宗年間(806-821),朱永自湖北襄陽之義陽遷徙到溫州永嘉。曆四世轉徙金華。第五世朱仁濤,自金華遷徙台州臨海黃沙埠頭。此後,有第八世朱邃遷居十三都下陳;第十世朱壽翁于宋建炎年間遷居社山;第十二世朱養直自黃沙埠頭遷徙至東門河橋。又有第十三世朱仲暘,自東門遷徙至雙樓,並形成了朱溪、小園、社山、雙樓、新路、吳家井、後求、城關東門、李坎頭、下朱、下塘等主要聚居的村落。當然,村內諸如吳氏、蔣氏等雜姓大多也是由周邊的村落或避災、或逃難而來。

寺前村歷史上似乎有著濃重的重商傳統,至少在清以期應該是如此。如若你去翻閱仙居歷代的縣誌,你很少會發現有秀才、舉人或進士是出自寺前村;但如若你去村內走上一圈,你卻會發現村內的古老的房屋建築也絕非一般人家的財富所能建造。個中原因,或與寺前村的區位地理有關。該村位於十七都坑中段,曾經是皤灘、白塔一帶以及田市前往十七都的必經之地,也是仙居西鄉前往溫州、黃岩一帶的古道一部分;加之又臨近白塔、田市諸大集鎮,周邊如上葉、東鮑等村落窯器等手工業發達。為此,其在發展商業上可以說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目前,村中依稀尚存的古街道以及臨街房屋的石制貨鋪似乎仍可說明村落因為商業曾經所有過的繁榮;而村外始建于清嘉慶二年(1871),“寬十一丈,長百余米,疊石而成,工費甚巨” 的永鎮橋,則更說明了居民們曾經所有過的富庶(清道光年間,李宅李氏有李鐘侯(學名逢春,字志信,號秀齋)者經商成縣內巨富,並因“置地數千畝,構屋百餘楹”而揚名全縣。)。

清代中期開始,寺前村逐漸出現了經濟、政治、文化並盛的局面。清同治十年(1871),仙居縣令余麗元在郡守劉璈的督導下,在水簾寺設立了義塾,並捐錢六百緡作為經費,對以寺前村為主的周邊區域的文化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據《樂安李氏宗譜》記載,清道光四年(1824年),李氏族中長者討論決定將祖上在橫溪河塘的莊田田租用來繼續延請名師教育子弟,其中崇正義塾的一部分經費亦來自寺前村的李氏族人。)同一時期,縣內各地開始捐設義倉,其中十六都、十七都的義倉即設置在寺前村的崇正書院內。也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寺前村成為了十七都一帶地標性的村落,不僅十七都港被俗稱為“寺前港”,而且寺前村在後來的百余年間曾幾度鄉級行政建置的駐地所在。如民國時期的水簾鄉公所,建國後的寺前鄉、田市管理區公所(1958年)無不都設在寺前村。

知識拓展

水簾瀑布(水簾寺)歷代吟詠摘錄

十年蔔築願猶違,水石依然舊日奇。樹杪銀泉高百尺,洞門珠箔散千絲。莓苔委路開雲榻。松檜清陰下月磯。湖海關情虛宿約,北山應莫遣文移。

明·李一瀚

飛泉一道散天漿,秋日來尋興獨長。古樹逗雲迷怪壑,回風拖雨落空床。只疑騎鹿來匡阜,還是尋花到石樑。二十年前遊息處,良朋此日笑攜觴。

明·吳時來

絕壁開幽洞,飛泉掛石欄。日出半空雨,風回六月寒。玲瓏簾不卷,噴薄練長攤。銜芝心自洗,欲去且盤桓。

明·吳炳思

獨較廬山近海門,一條飛練界雲根。此間已幸朝宗便,更對羣流托體尊。

清·李炳南

洞口鮫綃薄,山心玉蕊浮。殘雲掛疎影,新月下空鉤。白鶴仙人去,蒼苔石磴幽。奇蹤看不倦,旬日為淹留。

元·張國衡

龍娥卷下水晶宮,垂向秋崖紫翠中。宇宙懸光珠錯落,山河倒影玉玲瓏。寒勾夜侵瓊台月,涼雨晴飛石磴風。應掛九重閶闔上,恩波沾灑萬方同。

明 楊文中

重崖複峯勢崔巍,盡日尋山入翠微。洞口鳴湍成鼓吹,林端飛瀑散珠璣。坐來禪榻神射寂,話到仙蹤興欲飛。洗髓滌腸從此始,前生本著水田衣僧衣。

清·王炳

我從董嶴門前望水簾,一條玉龍三回折。又從山寺門前望水簾,兩端噴瀑中橫絕。下輿卻複到山前,但見翠石壁立水濺濺。有時忽飄作細雨,有時忽並成流泉。有時散,笛竹織簟臨風懸。有時聚,匹練當空忽右旋。有時急,刀劍當心山腹穿。有時緩,珠璣亂灑千點圓。大聲斷續若調弦,細聲瑣碎如鳴蟬。山回路轉無人處,餘響隱隱風為傳。君不見,黔州之泉稱漏汋,東陽之泉之洞名小樂。溪山到處有奇緣,有生何苦羈塵腳。宇內水簾三十六,何如茲水愈細境愈博。大潦不增旱不涸,餘流渦盤去不覺。目光屬眴成驚愕,翻愛崖垠多犖確。我欲移家來。誅茆築草堂。朝朝對水簾,心地自清涼。莽莽浮生何紛糾,明年又向長安走。白雲有約不我留,筍將峰中屢回首。

清·朱亢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