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耗時80個小時,模擬250億個星系,超級電腦繪製宇宙地圖

上世紀20年代, 即使愛因斯坦也認為宇宙是靜止的。 為了解釋物質密度不為零的靜態宇宙的存在, 他在場方程中引入了宇宙常數。 現在, 眾所周知, 宇宙處於不斷擴張之中, 星系之間彼此遠離的速度加快, 不過原因依然不為人知。 為解開謎團, 歐洲航天局計畫將在2020年發射“歐幾裡得”(Euclid)衛星, 觀測星系光的扭曲來研究宇宙膨脹的原動力——暗物質和暗能量。

超級電腦繪製的宇宙地圖(圖源:)

“歐幾裡得”將耗費6年時間觀測宇宙。 不過, 在深入觀察時空之前, 科學家首先需要清楚該如何處理望遠鏡產生的海量資料。 為此他們在瑞士建造了一台可以類比宇宙的超級電腦。 這台名為“Piz Daint”的電腦耗時僅80小時, 模擬產生20億個暗物質粒子和250億個星系。

纖維狀大尺度宇宙構造(圖源:Wikipedia)

95%的宇宙是黑暗的。 整個宇宙包含了23%的暗物質和72%的暗能量。 蘇黎世大學教授Romain Teyssier認為:“暗能量的屬性是現代科學中主要的未解之謎。 ”“歐幾裡得”將捕捉數十億個星系的光, 受暗物質的影響, 這些光會產生非常微弱的偏移。

歐幾裡得太空望遠鏡虛擬圖(圖源:Wikipedia)

未來的星系模型目錄將在超過1000個參與“歐幾裡得”計畫的科學家之間共用, 他們可以以最優的方式收集、處理資料。 科學家們將通過分工不斷優化模型, 繪製出更加完美的宇宙地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