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興名鎮|充滿皇家氣息的瀛海鎮

瀛海鎮在哪?

瀛海鎮, 位於北京南郊大興區, 距北京城區僅幾公里。 該鎮轄域36.79平方公里, 近20000人口。 其東臨京津塘高速路, 西接黃村衛星城, 北靠京城四環路, 南有高速公路二環穿行, 由黃村通往亦莊的黃亦路與104國道十字交會於鎮域之中。 暢達便捷的現代交通網絡, 將瀛海地區帶入了首都世紀的戰略格局。

瀛海鎮怎樣?

今日瀛海, 經濟繁榮、人民富裕, 呈現著崇尚科學、文明進取的社會風氣。 以它優越的環境、豐厚的資源和改革開放的博大胸襟, 迎來了眾多國內外朋友在這裡創業發展、落戶安家。

座落在京城“龍脈”上的沃土, 成為名符其實的京南福地。

行政區域劃分: 興海園社區、玉璟園社區、忠興莊村、薑場村、瀛海東一村、瀛海東二村、瀛海西一村、瀛海西二村、三槐堂村、怡樂莊村、篤慶堂村、南宮村、四合莊一村、四合莊二村、四海莊一村、四海莊二村、四海莊三村、四海莊四村、燒餅莊村、下十號村、千頃堂村、同義莊村、宏農莊村、瑞合莊一村、瑞合莊二村、太和莊北村、太和莊西村、太和莊東村、石太莊村、東合盛村[1]。 南海家園一裡社區、南海家園二裡社區、南海家園三裡社區、南海家園四裡社區、南海家園五裡社區、南海家園六裡社區、南海家園七裡社區、鹿海園五裡社區。

瀛海地區歷史悠久

它是中華麋鹿的故鄉

也是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的發祥地

是不是很厲害呢?

歷史沿革

清光緒末年

南苑海子裡土地荒廢, 河間鄉民于慶春等戶由河間來此開荒種地。 後許多農戶隨于家逐漸從河間來四海莊落戶, 漸成村落。

因此地與南苑地區四海子近, 而取名四海莊。

四海莊西有一小莊海宴莊, 坐落在四海大葦坑的西岸堰上。 清光緒末年, 南苑地區土地荒廢, 在皇宮有一名將軍, 賜給土地十頃, 招人看護, 居住在四海子西堰上, 後成村落, 即稱海堰莊, 後諧音成海宴莊。 解放後海宴莊與四海莊合併為一村。

1900年

清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 特別是1890年永定河決堤, 把皇家御苑淹成一片沼澤, 圍牆倒塌了, 野獸逃散了, 清王朝已經無力修復這片皇家園林。 加上1902年八國聯軍幾次對南宮、團河宮的搶劫焚毀,

海子裡變成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 一片荒涼。

這時, 行宮裡的太監顯貴, 有錢有勢的人紛紛搶佔海子裡的土地, 再出租給來這裡逃荒的窮人。 最早來四海莊開荒的幾家, 開始只搭窩棚, 後來乾打壘蓋些簡易房屋, 或開荒或租種別人的土地。 由於地多人少, 土地肥沃, 從而吸引了更多人來這裡安家落戶。

八大家

最早有八大家。

他們是:頓萬端、梁希齋、幹俊卿、李廣輝、董玉良、白洪飛、於逢志、劉輔廷八家。 這八家有的來此開荒種地, 有的是本就有錢有勢, 像頓萬端、白洪飛、於逢志來自河北肅甯, 董玉良來自軍界(軍閥張宗昌的副官)。 解放後劃分的成份為:三戶定為中農, 兩戶定為富農, 三戶定為地主。

20世紀後期

20世紀後期, 伴隨著新北京, 新大興的崛起, 瀛海人以爭創一流的雄心, 敢闖敢為的膽略, 誓創大業的氣魄, 真抓實幹的作風, 在北京南郊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上, 創建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新天地。

今日

今日瀛海, 經濟繁榮、人民富裕, 呈現著崇尚科學、文明進取的社會風氣。 以它優越的環境、豐厚的資源和改革開放的博大胸襟, 迎來了眾多國內外朋友在這裡創業發展、落戶安家。 座落在京城“龍脈”上的沃土, 成為名符其實的京南福地。

說到瀛海鎮

就不得不提一下南海子公園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園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 也是北京市最大的濕地公園, 全部建成後總面積超過11平方公里。

南海子公園位於大興區東北部南五環南側、大興新城與亦莊新城之間,

是北京落實城南行動計畫的第一個重大生態工程, 一期工程已於2010年竣工並對外開放, 二期工程仍在建設中。

公園重點建設濕地景觀、皇家文化、麋鹿保護、生態休閒等功能區, 使之與北部奧運文化、中心城歷史文化遙相呼應。 整個公園規劃總面積11.65平方公里, 是北京最大的濕地公園。 據瞭解, 開園的一期工程僅是整個公園面積的五分之一, 整個公園面積相當於4個頤和園。

主要景點

觀鹿台

以青磚石為主材, 仿舊城牆砌築, 遊人置身其中, 動物游離其外, 基調自然, 構成動物與人和諧共處的場景。 東方護生詩畫老蘚緣牆, 敗槁布地。

宣教廣場

結合土坡地形, 以直徑 20cm ~ 30cm 圓木做成階梯式擋土牆, 每級高 0.5m ,寬 0.6m ,三七灰土找平並鋪上青石板,形成自然的階梯式看臺座椅。造型宛如新月,面向水面,半圍合青石板鋪裝小廣場,夏季林蔭匝地,水面吹來涼風徐徐,是開展小型科普宣傳教育的最佳場所,也是自娛自樂表演節目的小舞臺。

南囿秋風

與“西山晴雪”、“盧溝曉月”等並稱為燕京十景,如今在南海子麋鹿苑得到部分復原,一塊高約 8m 的巨石矗立在紀念園濕地景觀湖畔,正面是乾隆手書的“南囿秋風”四個大字,與周圍的波濤般起伏的蘆葦形成一剛一柔的鮮明對比,既是點景之石,也是點睛之筆。

中山紀念林

油松、龍柏、側柏都是比較普通的常綠樹種,在本設計中,把油松呈半圓形排列,中間環抱中山紀念林石碑,前方 10 × 10 的龍柏、側柏方格網狀樹陣,在自然鄉土植被景觀背景上,盡顯其高貴典雅,又突出中山紀念林之莊嚴肅穆。

據北京市大興區園林綠化局黨委書記介紹,南海子公園一期於2010年1月中旬開始建設,包括濕地修復、垃圾無害化與資源化處理、水景等郊野景觀恢復等,現已全部完成。

公園目前已形成東南部主門景觀區、西南部山地景觀區、西部濕地風貌區、北部南囿秋風景區和東部園藝花卉景觀區等五大景區,有朱雀迎賓、昆石雙柳、鳥語瑤台、楓林醉愛、溪穀春曉、觀鹿台、聖石橋、陂塘雁影、望原亭、晾鷹台、銀杏聽濤、國色天香、海戶人家、百草杏林、日晷廣場、上林花塢等 16個景點,並與原有的麋鹿苑連成一片,景觀總面積達3700多畝。

據考察,瀛海鎮的村鄉也劃分得十分明確

且聽我慢慢道來

瀛海鄉

紅星區轄鄉。位於大興區東北部,距黃村鎮東10 公里。此地原屬“南海子”一部分,為元、明、清三代帝王行圍狩獵的範圍。清光緒二十八年准令開墾“南海子”內大片土地,由皇宮內太監在此圈佔土地,開設私莊,從河北省河間、肅寧等縣招來大批貧苦百姓為他們開墾耕種,故在此形成一個個村落。清末這一帶統屬大興縣。民國時期屬北平市十一區。1952 年改屬南苑區管轄。1958 年劃歸大興縣。因鄉人民政府設瀛海莊,故名瀛海鄉。

瀛海莊

瀛海莊瀛海鄉政府駐地,轄瀛海莊、四義莊、信義莊。位於黃村鎮東北9.2公里,紅星區公所南偏東5公里處,東隔京濟公路與大三槐堂相望。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直隸河間縣移民到此,墾荒建村。河間古稱瀛州,遂取“瀛州”、“海子”,各首字合為瀛海莊,以表懷念祖籍思鄉之情。1946年屬河北省大興縣南苑區團河鄉。1948年12月屬北京市23區,後屬14區。1952年屬南苑區。1956 年屬南苑區紅星集體農莊。1958年屬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大三槐堂

瀛海鄉轄村,設村民委員會,轄大小三槐堂2個自然村。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孟廣泰初建北莊,名寶豐莊。後易主福建督軍王永泉,以其庭院有三株槐樹,取北宋王祜手植三槐於庭,其子成為宰相之典故,更名三槐堂。後析二村,此村較大,故名。1949年屬河北省大興縣南苑區四海莊鄉,1956年屬紅星集體農莊。1958年隸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小三槐堂

大三槐堂村民委員會轄村。清末建村,名三槐堂村。後析為二,本村較小,稱小三槐堂。

篤慶堂

瀛海鄉轄村。位於黃村鎮東北11公里。清光緒末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京都皇商同順當鋪老闆李林莊圈佔大片土地在此建莊,取名篤慶堂。1946年屬河北省大興縣四海鄉。1956年屬南苑區紅星集體農莊。1958年改屬大興區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薑 場

瀛海鄉轄村,轄中立堂。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有一武官叫姜貴提,在此置田產建莊園,並在莊邊辟一場院,後形成村落,故名薑家場,後改今名。1946年屬河北省大興縣南苑區四海鄉。1948年屬北京市23區,1952年改北京市南苑區,1956年屬紅星集體農莊,為紅星集體農莊駐地。1958年屬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中立堂是姜場村民委員會轄村,北靠薑場。中立堂原來在德茂莊東側0.5公里處,後因建德茂牛場,故全村搬遷至姜場村南,但仍叫中立堂。

同心莊

瀛海鄉轄村,位於黃村鎮東偏北9公里。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請宮裁減內侍,太監唐觀卿、常潤峰相約至此墾荒為業,願同心協力創業,取同心莊為名。1956年屬紅星集體農莊。1958年屬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怡樂莊

瀛海鄉轄村,轄怡樂莊、大興莊2個自然村。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京師名妓購得此地建莊,名娛樂莊。後為廣善木廠所有,更名怡樂莊。1956年屬紅星集體農莊。1958年劃入大興區屬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大興莊

大興莊瀛海鄉恰樂莊村民委員會轄村。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官准招佃屯墾南苑內曠閑土地,時有李姓兄弟四人來此落戶,取村名大興莊,意為興旺發達,沿用至今。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瀛海鎮一直不忘初心

小到街邊環境

大到整體格局

都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跟著小編來看看

整治工作細緻入微 街面環境大有改善

據悉,瀛海城管執法隊將聯合瀛海鎮占道經營聯動小組成員單位,持續加大占道經營等各類街面環境秩序問題專項整治力度。截至目前,開展執法行動百餘次,檢查“門前三包”責任單位615個次,教育無照商販53人次,查處擅自擺攤設點、店外經營 、亂堆物料等占道經營行為13起,罰款9700元。拆除違規設置看板匾、宣傳品、道旗等12處,清理非法小廣告1.2萬張,移除大型占道集裝箱1個,協調清理京台高速兩側堆放渣土800余車約1.2萬立方米,苫蓋裸露地表2.3萬平方米,清理興亦路、黃亦路及104國道兩側白色污染、易燃物等垃圾雜物128立方米。

8號線南延,珠市口至瀛海明年開通

北京地鐵8號線是一條由北向南貫穿北京城區的軌道交通線,位於北京市的中軸線上,將清河、南苑和城市八區連接起來。根據建設時序的不同,地鐵八號線分為一期、二期、三期及三期南延工程。其中,一期工程就是常說的“奧運支線”,從森林公園南門站到北土城站,設4座車站,已經在2008年通車;二期工程全長17.6公里,設車站12座,北段為回龍觀東大街站到森林公園南門站,於2011年年底通車,南段為北土城站到中國美術館站,在2013年年底通車;三期工程北起二期工程終點(中國美術館以南)至五福堂,全長17.3公里,共設車站14座;三期南延工程起於八號線三期工程終點五福堂站南,沿104國道敷設至大興瀛海鎮,設德茂站和瀛海站兩站。

截止到目前,8號線三期和三期南延的16座車站,10座車站已全部封頂,剩餘6座車站正在建設中。16座車站中,設5座換乘車站,包括王府井站和地鐵1號線換乘,前門站和地鐵2號線換乘,珠市口站和地鐵7號線換乘,大紅門站和地鐵10號線換乘,以及永定門外和地鐵14號線換乘。

以小見大,以大見全

從歷史到現在

瀛海一直在努力

土地騰退、學習雷鋒、志願者活動.....

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現如今

在大的格局下

相信瀛海鎮會有更大的發展

讓我們拭目以待

期待瀛海鎮更好的未來~

歡迎留言補充,與小編互動~

▎編輯排版:愛我大興/貝禮詩/錢大大

每級高 0.5m ,寬 0.6m ,三七灰土找平並鋪上青石板,形成自然的階梯式看臺座椅。造型宛如新月,面向水面,半圍合青石板鋪裝小廣場,夏季林蔭匝地,水面吹來涼風徐徐,是開展小型科普宣傳教育的最佳場所,也是自娛自樂表演節目的小舞臺。

南囿秋風

與“西山晴雪”、“盧溝曉月”等並稱為燕京十景,如今在南海子麋鹿苑得到部分復原,一塊高約 8m 的巨石矗立在紀念園濕地景觀湖畔,正面是乾隆手書的“南囿秋風”四個大字,與周圍的波濤般起伏的蘆葦形成一剛一柔的鮮明對比,既是點景之石,也是點睛之筆。

中山紀念林

油松、龍柏、側柏都是比較普通的常綠樹種,在本設計中,把油松呈半圓形排列,中間環抱中山紀念林石碑,前方 10 × 10 的龍柏、側柏方格網狀樹陣,在自然鄉土植被景觀背景上,盡顯其高貴典雅,又突出中山紀念林之莊嚴肅穆。

據北京市大興區園林綠化局黨委書記介紹,南海子公園一期於2010年1月中旬開始建設,包括濕地修復、垃圾無害化與資源化處理、水景等郊野景觀恢復等,現已全部完成。

公園目前已形成東南部主門景觀區、西南部山地景觀區、西部濕地風貌區、北部南囿秋風景區和東部園藝花卉景觀區等五大景區,有朱雀迎賓、昆石雙柳、鳥語瑤台、楓林醉愛、溪穀春曉、觀鹿台、聖石橋、陂塘雁影、望原亭、晾鷹台、銀杏聽濤、國色天香、海戶人家、百草杏林、日晷廣場、上林花塢等 16個景點,並與原有的麋鹿苑連成一片,景觀總面積達3700多畝。

據考察,瀛海鎮的村鄉也劃分得十分明確

且聽我慢慢道來

瀛海鄉

紅星區轄鄉。位於大興區東北部,距黃村鎮東10 公里。此地原屬“南海子”一部分,為元、明、清三代帝王行圍狩獵的範圍。清光緒二十八年准令開墾“南海子”內大片土地,由皇宮內太監在此圈佔土地,開設私莊,從河北省河間、肅寧等縣招來大批貧苦百姓為他們開墾耕種,故在此形成一個個村落。清末這一帶統屬大興縣。民國時期屬北平市十一區。1952 年改屬南苑區管轄。1958 年劃歸大興縣。因鄉人民政府設瀛海莊,故名瀛海鄉。

瀛海莊

瀛海莊瀛海鄉政府駐地,轄瀛海莊、四義莊、信義莊。位於黃村鎮東北9.2公里,紅星區公所南偏東5公里處,東隔京濟公路與大三槐堂相望。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直隸河間縣移民到此,墾荒建村。河間古稱瀛州,遂取“瀛州”、“海子”,各首字合為瀛海莊,以表懷念祖籍思鄉之情。1946年屬河北省大興縣南苑區團河鄉。1948年12月屬北京市23區,後屬14區。1952年屬南苑區。1956 年屬南苑區紅星集體農莊。1958年屬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大三槐堂

瀛海鄉轄村,設村民委員會,轄大小三槐堂2個自然村。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孟廣泰初建北莊,名寶豐莊。後易主福建督軍王永泉,以其庭院有三株槐樹,取北宋王祜手植三槐於庭,其子成為宰相之典故,更名三槐堂。後析二村,此村較大,故名。1949年屬河北省大興縣南苑區四海莊鄉,1956年屬紅星集體農莊。1958年隸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小三槐堂

大三槐堂村民委員會轄村。清末建村,名三槐堂村。後析為二,本村較小,稱小三槐堂。

篤慶堂

瀛海鄉轄村。位於黃村鎮東北11公里。清光緒末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京都皇商同順當鋪老闆李林莊圈佔大片土地在此建莊,取名篤慶堂。1946年屬河北省大興縣四海鄉。1956年屬南苑區紅星集體農莊。1958年改屬大興區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薑 場

瀛海鄉轄村,轄中立堂。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有一武官叫姜貴提,在此置田產建莊園,並在莊邊辟一場院,後形成村落,故名薑家場,後改今名。1946年屬河北省大興縣南苑區四海鄉。1948年屬北京市23區,1952年改北京市南苑區,1956年屬紅星集體農莊,為紅星集體農莊駐地。1958年屬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中立堂是姜場村民委員會轄村,北靠薑場。中立堂原來在德茂莊東側0.5公里處,後因建德茂牛場,故全村搬遷至姜場村南,但仍叫中立堂。

同心莊

瀛海鄉轄村,位於黃村鎮東偏北9公里。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請宮裁減內侍,太監唐觀卿、常潤峰相約至此墾荒為業,願同心協力創業,取同心莊為名。1956年屬紅星集體農莊。1958年屬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怡樂莊

瀛海鄉轄村,轄怡樂莊、大興莊2個自然村。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南苑荒廢,官准招佃屯墾,京師名妓購得此地建莊,名娛樂莊。後為廣善木廠所有,更名怡樂莊。1956年屬紅星集體農莊。1958年劃入大興區屬紅星人民公社瀛海大隊。1984年屬瀛海鄉。

大興莊

大興莊瀛海鄉恰樂莊村民委員會轄村。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官准招佃屯墾南苑內曠閑土地,時有李姓兄弟四人來此落戶,取村名大興莊,意為興旺發達,沿用至今。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瀛海鎮一直不忘初心

小到街邊環境

大到整體格局

都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跟著小編來看看

整治工作細緻入微 街面環境大有改善

據悉,瀛海城管執法隊將聯合瀛海鎮占道經營聯動小組成員單位,持續加大占道經營等各類街面環境秩序問題專項整治力度。截至目前,開展執法行動百餘次,檢查“門前三包”責任單位615個次,教育無照商販53人次,查處擅自擺攤設點、店外經營 、亂堆物料等占道經營行為13起,罰款9700元。拆除違規設置看板匾、宣傳品、道旗等12處,清理非法小廣告1.2萬張,移除大型占道集裝箱1個,協調清理京台高速兩側堆放渣土800余車約1.2萬立方米,苫蓋裸露地表2.3萬平方米,清理興亦路、黃亦路及104國道兩側白色污染、易燃物等垃圾雜物128立方米。

8號線南延,珠市口至瀛海明年開通

北京地鐵8號線是一條由北向南貫穿北京城區的軌道交通線,位於北京市的中軸線上,將清河、南苑和城市八區連接起來。根據建設時序的不同,地鐵八號線分為一期、二期、三期及三期南延工程。其中,一期工程就是常說的“奧運支線”,從森林公園南門站到北土城站,設4座車站,已經在2008年通車;二期工程全長17.6公里,設車站12座,北段為回龍觀東大街站到森林公園南門站,於2011年年底通車,南段為北土城站到中國美術館站,在2013年年底通車;三期工程北起二期工程終點(中國美術館以南)至五福堂,全長17.3公里,共設車站14座;三期南延工程起於八號線三期工程終點五福堂站南,沿104國道敷設至大興瀛海鎮,設德茂站和瀛海站兩站。

截止到目前,8號線三期和三期南延的16座車站,10座車站已全部封頂,剩餘6座車站正在建設中。16座車站中,設5座換乘車站,包括王府井站和地鐵1號線換乘,前門站和地鐵2號線換乘,珠市口站和地鐵7號線換乘,大紅門站和地鐵10號線換乘,以及永定門外和地鐵14號線換乘。

以小見大,以大見全

從歷史到現在

瀛海一直在努力

土地騰退、學習雷鋒、志願者活動.....

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現如今

在大的格局下

相信瀛海鎮會有更大的發展

讓我們拭目以待

期待瀛海鎮更好的未來~

歡迎留言補充,與小編互動~

▎編輯排版:愛我大興/貝禮詩/錢大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