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加州旅館》能經久不衰,來聽聽背後的故事!

《Hotel California》對於國人來說, 算是早年歐美音樂入門級英文歌。 小時候一直沒有去深究這首歌看似深奧又神秘的歌詞究竟講了什麼, 直至大學在專業課(歐美流行音樂文化)上聽到老師解說才恍然大悟。 這首歌的歌詞所象徵的意義比較隱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創作者Don Henley曾經在採訪中表示這首歌是他們對六七十年代, 洛杉磯上流社會奢靡生活的理解。 Glenn Frey說它暴露了成功人生的另一面, 人們所看不到的天堂陰暗面, 也是他們當年在洛杉磯生活時的體驗, 於是他們把那樣的世界比喻統稱為“Hotel California”(加州旅館)。

嚮往自由奔放生活的嬉皮士在荒漠中的公路上駕車賓士, 他們突然嗅到了不遠處飄來的大麻味道, 頓覺頭腦昏沉視線模糊, 不能再繼續旅程, 決定停下來過夜。 這一段隱喻的是六十年代的美國, 理想主義是當時社會的主題, 人們心中充滿了改變世界的激情, 追求仁愛反對暴力提倡平等是早期嬉皮士的主流。 而過渡到七十年代時, 美國經歷了經濟崩潰和重組, 許多人失去信仰, 失去生活目標, 一時間享樂主義變為社會思潮的主流。 嬉皮士們也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漸漸迷失了方向, 漸漸從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淪為純粹追求玩樂和自由的享樂主義者。 他們用大麻尋求精神解脫, 終日昏昏沉沉。

歌中的“她”便是引領嬉皮士走入享樂主義的物質社會的象徵。

嬉皮士進入了加州旅館, 看到裡面一片富麗堂皇, 更有人群熱情地夾道歡迎。 儘管眼前事物非常美好, 但他心中仍然在懷疑這過於美好的一切究竟是真的天堂還是地獄的幻像。 這暗喻了七十年代美國社會的一些年輕人, 雖有察覺到眼前社會過於物質化的覺悟, 卻無力掙脫的無奈。

嬉皮士環顧一下加州旅館, 看到引領他的女子完全沉溺在這紙醉金迷的世界裡, 流連於眾美男間, 豪車及奢侈品佔據了她所有的心思。 這段其實描述的是當時上流社會的生活, 擁有名譽、金錢、外表的人, 從來不缺乏物質享受, 於是盡情放縱自己。 他們在庭園裡狂舞, 有的是為了不斷回想社會崩盤前那個有理想有追求的自己,

有的則是想忘卻眼前所面對的, 如何在重建的社會中再起步的煩惱。

嬉皮士讓領班給自己拿些烈酒, 而領班說在1969年後再也沒有烈酒了。 這裡有一個非常巧妙的雙關語, “Spirit”在歌中除了形容烈酒, 更有“精神”的意思。 美國七十年代經濟衰落後, 在日益趨向物質化的社會中, 不少人早已失去了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熱情, 任由自己被淹沒在物欲橫流的年代。 嬉皮士不想加入這燈紅酒綠的狂歡中, 拒絕沉淪, 但即使到了深夜, 各種誘惑還是從四面八方襲來, 將其從夢中驚醒。

驚醒的嬉皮士看著天花板上紅粉香檳的鏡像, 聽到了“她”的聲音, 原來這裡的人都是自願沉溺為階下囚。 這一段非常隱晦地寫出了當時許多人自甘沉淪,

無人能救贖亦不願自救的現象。 而後面眾人用刀具戳刺獵物的描寫, 讓我想起了電影《少年派》, 派的心中有一頭野獸, 應該說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頭野獸, 那是我們的自私與貪婪。 不同于《少年派》的是, 派戰勝了自己心中的野獸, 歌中的人們卻無法殺掉自己心中的野獸, 選擇與之共存。 而越自私, 越貪婪, 便會越陷越深, 無法自拔。

嬉皮士最後醒覺自己身處之地簡直是“吃人旅館”, 於是想抽身逃離, 原路返回來時的地點。 這是當時許多人想掙脫七十年代的現狀重回六十年代的心理, 但時光倒流談何容易, 根本沒有回去的路。 守夜人的話更是一語道破, 身處於當下的社會體制, 人們根本逃無可逃。

我對這首歌的理解也許還不夠全面, 七八十年代的歐美流行樂壇湧現了許多反應社會的作品, 也許THE EAGLES也是想通過這樣的做法來喚醒當時身處混沌社會中的人們。 一首歌能夠歷久不衰, 肯定有它的道理, 我想其中原因是它不僅能反映社會, 代表一代人的思想, 更重要的是它能夠記載歷史, 説明後人瞭解一個時代, 引發後世人的思考, 這樣的作品, 才堪稱經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