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撕”破臉了?剛剛,騰訊幹了一件事,竟把網易逼得快“瘋”了

商場如戰場, 沒有永遠的敵人, 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只有永遠的利益。

比如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 這對昔日的好夥伴, 就在這幾天, 因版權轉授的問題“翻臉”了!

對此, 騰訊倒沒啥影響, 但網易就沒這麼輕鬆了。

首先, 網易雲音樂只能被迫下架了很多歌曲, 並給出提示 “因合作方要求, 該資源暫時無法使用”。

其次, 網易雲音樂還被騰訊音樂給告上了法庭, 理由是未經許可即向公眾傳播對方享有獨家版權的歌曲。

當然, 打官司事小, 但因歌曲下架影響到體驗, 並造成用戶流失, 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

權宜之下, 網易雲音樂在8月10日發佈了《關於版權, 我有一些話向和大家說》的聲明, 文中甚至用“心急如焚”表達了自己無奈的心情!

此外, 和以往的“互撕”套路截然不同的是, 縱觀整份聲明, 網易雲音樂並沒有說對方的“壞話”, 相反, 卻表示了要加速和騰訊音樂洽談的進程。

那麼, 兩個疑問就來了:面對昔日的合作夥伴, 騰訊為啥非要主動鬧到 “撕破臉”的地步?而網易又為啥在這件事上會有這麼的好脾氣呢?

面對強勢崛起的網易, 騰訊坐不住了

說到騰訊和網易之間有競爭的地方,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遊戲。

沒錯, 在過去激烈拼殺的3年裡,

這兩家公司都各自成長起來, 正在成為中國網路遊戲行業領域的兩極。

據協力廠商資料機構App Annie近日發佈的2017年5月全球手游指數榜單顯示, 在收入排行中, 《王者榮耀》和《夢幻西游》成為全世界最賺錢的兩款手遊。

但與此同時, 隨著網易雲音樂的強勢崛起,

騰訊在互聯網音樂版塊也受到了網易的越來越強烈的挑戰。

所以, 財大氣粗的騰訊音樂便橫掃市場, 集齊了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的詞曲及錄音版權。

歌曲數量固然重要, 但QQ音樂並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除此之外, 騰訊對QQ音樂的打磨似乎也不是很“走心”。

所有的這些, 便給了“後來者”網易雲音樂逆襲的機會。

正式上線於2013年的網易雲音樂, 並沒有走上其它音樂app的老路, 而是強調音樂和社交結合。

事實證明, 網易的確成功抓到了用戶的“痛點”!

隨著大家在音樂審美方面的不斷升級, 很多人要的不再僅僅是一首歌,而是更多的情感溝通和共鳴。

這時候樂評就有了用武之地,正如用戶留言所說,“我在網易雲音樂打開一首歌,會先翻到評論頁去看評論。”

與此同時,為了擴大品牌的這種影響力,網易雲音樂更是腦洞大開,陸續展開了不少有影響力的精准行銷。

先是將5000條樂評文案搬到了杭州地鐵站,接著,又精選了30條用戶評論,直接印到了4億瓶農夫山泉上。

就這樣,網易雲音樂用情懷贏得了眾多網友的青睞,這顯然給正在積極謀求上市的騰訊音樂集團帶來了壓力。

根據網易雲音樂公佈的資料,成立僅四年其用戶基數就突破3億,估值80億元。

有媒體就對此評論道,“目前網易雲音樂快速崛起,已經是騰訊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排除騰訊音樂利用版權來拖垮對手的可能。”

“來者不善”,網易咋就沒脾氣?

那反過來看,面對騰訊的“來者不善”,網易為啥不像之前菜鳥網路和順豐,京東和蘇寧那樣,借著公開信“怒懟”對方一把呢?

因為,網易雲音樂擁有的獨家版權極少,在版權上對騰訊音樂集團的依賴非常強。

顯然,如果網易和騰訊的關係鬧得太僵,騰訊方面勢必會對網易雲音樂版權授權進一步收縮,又或者“獅子大開口”,抬高版權費,而這些都是尚在快速發展期的網易雲音樂所不願意面對的。

根據網易2016年財報顯示,2016年,主要因網易雲音樂版權轉授費均攤,資訊費一項增長了超過3070萬元,達到2.66億元。

面對這種尷尬的境地,在2017中國網路版權保護大會上,網易公司創始人兼CEO丁磊就不爽地痛批了行業進入巨頭哄抬獨家版權費、賠本賺吆喝的怪圈,“版權壟斷和強勢資本可以解決短期問題,但解決不了長期問題。”

但痛批就痛批吧,騰訊向來被人“罵”慣了,人家根本不在乎啊,在合法的前提下,有錢賺就行!

再說,這個市場本就是自由的,誰讓你網易當初不及時出手搶獨家版權呢?

所以,現在的被動局面,歸根到底,還是網易自己的失誤判斷造成的!

很多人要的不再僅僅是一首歌,而是更多的情感溝通和共鳴。

這時候樂評就有了用武之地,正如用戶留言所說,“我在網易雲音樂打開一首歌,會先翻到評論頁去看評論。”

與此同時,為了擴大品牌的這種影響力,網易雲音樂更是腦洞大開,陸續展開了不少有影響力的精准行銷。

先是將5000條樂評文案搬到了杭州地鐵站,接著,又精選了30條用戶評論,直接印到了4億瓶農夫山泉上。

就這樣,網易雲音樂用情懷贏得了眾多網友的青睞,這顯然給正在積極謀求上市的騰訊音樂集團帶來了壓力。

根據網易雲音樂公佈的資料,成立僅四年其用戶基數就突破3億,估值80億元。

有媒體就對此評論道,“目前網易雲音樂快速崛起,已經是騰訊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排除騰訊音樂利用版權來拖垮對手的可能。”

“來者不善”,網易咋就沒脾氣?

那反過來看,面對騰訊的“來者不善”,網易為啥不像之前菜鳥網路和順豐,京東和蘇寧那樣,借著公開信“怒懟”對方一把呢?

因為,網易雲音樂擁有的獨家版權極少,在版權上對騰訊音樂集團的依賴非常強。

顯然,如果網易和騰訊的關係鬧得太僵,騰訊方面勢必會對網易雲音樂版權授權進一步收縮,又或者“獅子大開口”,抬高版權費,而這些都是尚在快速發展期的網易雲音樂所不願意面對的。

根據網易2016年財報顯示,2016年,主要因網易雲音樂版權轉授費均攤,資訊費一項增長了超過3070萬元,達到2.66億元。

面對這種尷尬的境地,在2017中國網路版權保護大會上,網易公司創始人兼CEO丁磊就不爽地痛批了行業進入巨頭哄抬獨家版權費、賠本賺吆喝的怪圈,“版權壟斷和強勢資本可以解決短期問題,但解決不了長期問題。”

但痛批就痛批吧,騰訊向來被人“罵”慣了,人家根本不在乎啊,在合法的前提下,有錢賺就行!

再說,這個市場本就是自由的,誰讓你網易當初不及時出手搶獨家版權呢?

所以,現在的被動局面,歸根到底,還是網易自己的失誤判斷造成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