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凱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將穿越土星大氣層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凱西尼號衛星將在完成目前最後一個任務後進入最終狀態, 它已經準備開始一組超近距離穿越土星的高層大氣, 以及最後的5個軌道環繞地球。

“凱西尼號”將於8月14日星期一上午12點22分在土星上空進行第一次變軌。 在這些通道中, 航天器與土星最接近的距離將在1010 - 1060英里(1630 - 1710公里)之間, 高於土星的雲層頂部。

這艘太空船預計將會遇到足夠密集的大氣層, 需要使用它的小型火箭推進器來維持穩定——類似於凱西尼號在土星的衛星泰坦上所遭遇到的情況, 它有自己的密集大氣層。

“凱西尼號之前的的泰坦探測器為我們準備了這些快速穿越土星高層大氣的方法,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凱西尼專案經理Earl說。 “多虧了我們過去的經驗, 相信我們能夠理解太空船將如何在我們的模型所預測的大氣密度中運行。 ”

Earl說, 如果推進器在他們能力的10%到60%之間運行, 團隊將考慮8月14日變軌。 如果推進器被迫更加努力地工作——這意味著大氣層的密度比模型預測的大——工程師將會增加後續軌道的高度。 被稱為“彈出式機動”的推進器將被用來提高最近的接近的高度, 可能是120英里(200公里)。

如果不需要彈出式機動, 而且在前三次飛行中大氣層的密度低於預期, 工程師們可能會交替使用“彈出式”選項來降低最後兩個軌道的距離, 也可能是120英里(200公里)。 這樣做將使凱西尼的科學儀器, 尤其是離子和中性質譜儀(INMS)能夠在更接近地球雲層頂部的大氣中獲取資料。

“隨著這五顆衛星進入土星, 接下來是它的最後一次俯衝, 凱西尼號將成為第一個土星大氣探測器,

”JPL的Cassini項目科學家Linda Spilker說。 “行星探索的目標是向土星大氣層發射一個專門的探測器, 我們正在為未來的探索奠定基礎。 ”

其他凱西尼儀器將對土星的極光、溫度和土星地標兩極的渦流進行詳細的高解析度觀測。 它的雷達將深入到大氣中, 以揭示小範圍的特徵, 如16英里(25公里)寬——比太空船在大結局之前觀測到的小近100倍。

9月11日, 與泰坦衛星的遠距離接觸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彈出式機動的引力版本, 減緩凱西尼環繞土星的軌道, 並稍微彎曲它的路徑, 讓飛船在9月15日進入地球。

在半軌道變軌期間, 計畫包括7個凱西尼科學儀器, 包括INMS, 在接近即時的情況下進行測量和報告測量。 這艘太空船預計將到達一個高度, 那裡的大氣密度大約是它在最後五次中所遇到的兩倍。

一旦凱西尼到達這一點, 它的推進器將不再能夠對抗土星的大氣層, 以保持航天器的天線指向地球, 而接觸將永久消失。 太空船將會像流星般破碎, 結束漫長而有益的旅程。

凱西尼-惠更斯任務是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ESA)和義大利航天局的合作項目。 噴氣推進實驗室在華盛頓負責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的任務。 JPL設計、開發和組裝了凱西尼飛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