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結婚後,婆媳為什麼不合?三個原因告訴你!

兩個人結婚後, 便有了婆婆這層關係。

對於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兒媳來說, 婆婆都是一種不能理解的生物, 無法溝通, 無法理喻。

於是但凡思維正常點的男人, 是絕不會讓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媽共存于同一個屋簷下的。

首先, 兒媳與婆婆的生活習慣不同。

兒媳可能比較新潮, 在家走動不喜歡穿太多衣服, 但是有婆婆在, 沒辦法, 只能收斂些, 可是這樣就沒了自己的自由。

偶爾一次可能會被婆婆看到, 開明點的婆婆可能不會發生什麼事兒, 最多和自己兒子說讓兒媳注意點之類的話, 只怕是那思想陳舊死板的婆婆, 估計是要翻出“三從四德”、“女經”之類的中華民族精髓來好好教育教育兒媳了。

兒媳可能喜歡熬夜, 或者是追劇或者是為工作, 不管是為了什麼, 都是人家自己的生活習慣而已。 但婆婆是上了歲數且一輩子操持家裡家外的人, 如何節約用電,

如何節約用(偷)水, 一概門清兒。

她會不斷的來敲門說, “早點睡吧, 明天還要上班呢”, 狠點兒的婆婆會說, “現在電費很貴的, 沒什麼事兒就別開電視電腦了, 省點電”。

其次, 兒媳在婆婆眼裡是“外人”。

結婚了, 婆婆兒媳住在一起, 時間長了一堆矛盾。 婆婆閑兒媳下班太晚, 家務活都沒時間幹。

兒媳呢, 委屈啊, 自己上班已經很累了, 回家是來休息的, 哪有精力再去搞什麼衛生啊, 好不容易有個週末, 還要去過個“二人世界”, 家務活根本就排不上日程。

有了孩子, 矛盾會急劇加深。 兒子兒媳本來想著, 有婆婆在, 搭把手, 帶孩子總歸要輕鬆一些。

誰知, 事與願違, 婆婆的育兒觀念陳舊, 兒媳說了正確的又不聽, 只認自己的死理, 雙方爭執下來,

都是一肚子的氣。

於是, 婆婆找自己兒子抱怨, 兒媳找自己老公抱怨, 男人成了兩個女人之間的“夾心餅乾”, 護著誰都不對。

想著自己媳婦吧, 另一邊是自己的親媽, 成了“娶了媳婦忘了娘”的白眼狼;向著自己媽吧, 另一邊是自己要共度一生的人, 成了“長不大”的媽寶男, 左右不是人, 左右為難。

更有男人被逼急了, 索性撂下話說“你們自己處理吧, 我不管”。

最後, 婆婆管的太寬。

婆婆習慣了對自己兒子的事情發表意見, 指手畫腳, 兒子也已經習慣了, 但是兒媳不習慣啊, 大家都是成年人, 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思維, 有自己的判斷力, 有能夠承擔責任的能力, 不需要誰來指出對或者錯。

有的婆婆不容許兒子給兒媳洗衣服, 有的婆婆嫌兒媳遲遲不生孫子,

有的婆婆不幫忙帶孫子還總嫌兒媳對自己不好, 等等等等。

兒媳和婆婆就像水與火一樣無法相容, 婆婆大多凡事都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或者從自己兒子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 很少會站在兒媳的角度上思考問題, 這才是婆媳關係的關鍵所在。

希望在結婚後, 婆婆能多替兒媳考慮考慮, 對自己兒子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家和萬事興”嘛。

以上觀點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