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熱鬧的網路文學+,充滿隱憂的IP開發市場

- 烹小鮮, 發現娛樂新鮮價值! -

discover the new value of entertainment

導語

多部改編自網路IP的影視作品的大火, 驗證了網路文學的市場價值, 也見證了中國網路文學的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

文:酸酸醬

自1998年, 蔡智恒以痞子蔡的筆名在網上發表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到如今二十多年間, 中國的網路文學進入了蓬勃發展的快車道, 據第3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 到了2016年年末, 中國的網路文學使用者規模已達3.33億, 目前全國文學網站簽約作家已突破350萬, 單去年一年, 新增網路文學作品175部。

網路文學使用者基數的不斷增大, 使其熱度不斷地從線上延伸到線下, 大量的網路文學不僅被出版、成為暢銷書, 還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成為家喻戶曉的文化品牌。

為了推進網文產業的發展, 2017年8月11日, 中國首屆“網路文學+”大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宏森,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 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等出席本次大會;相關專家學者、知名網路文學企業負責人和網路文學作者500余人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大會在展示最新網文產業實踐成果的同時, 眾多網路文學相關企業更對健康產業生態圈的構建展開了深入探討。

從破土而出的投資熱點, 網文產業發展20年

在網文IP+高峰論壇上, 愛奇藝CCO王曉暉帶大家回顧了網路文學發展的不同階段。 自1998年痞子蔡的網路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從臺灣引進, 並銷售火爆,

帶動了不少出版社當即把目光聚焦在這一熱點上來, 使網文出版很快成為熱鬧的出版景觀。

這時, 為了網羅網路作家, 不少文學網站應運而出。 1999年, 紅袖添香小說網創立, 提供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劇本等的創作和閱讀;2001年, 瀟湘書院創建, 是最早發展女性網路原創文學的網站之一,

也是最早的文學付費網站。 同時, 值得紀念的是, 起點中文網的前身“中國玄幻文學協會”在此時成立, 成為中國文學原創行業的起點。

之後,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 網路文學自2003以後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文學網站之間出現了商業競爭, 網路文學類型化進入探索和活躍期。 遠古神話、玄幻仙俠、都市異能、現代修真、懸疑探險等大量具有本土特色的網路文學類型紛紛出現, 並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遊戲、漫畫等, 影遊漫聯動模式逐漸形成。

到2009至2012年之間,智慧手機的普及應用,使移動閱讀成為網路文學最主要的閱讀方式,各個文學網頁用戶流覽量呈現翻番式增長,創作平臺的日更量成倍增加,產業規模隨之迅速擴展,湧現了貓膩、天蠶土豆、唐家三少等有重要影響力的網路小說家和作品。

2012年至今,網路IP改編劇的火熱繼續反哺網文市場的發展,這一時期標準性的事件是,越來越多的視頻和電子商務平臺開始進軍文學行業,與下游劇、電影、遊戲等產業鏈齊頭並進。2015年,騰訊文學與原盛大文學文學整合成閱文集團,同年,愛奇藝成立愛奇藝文學,隨後啟動原創事業,打造爆款IP,阿裡巴巴移動事業群也宣佈正式推出阿裡巴巴文學,網路文學行業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眼中的香餑餑。

繁盛背後的亂象,喜憂參半的網路文學+前景

2016年,唐家三少以1.22億元的版權稅高居中國網路作家富豪榜榜首,同時越來越多改編自網路小說的影視作品不斷刷新國產劇的收視神話,使網路大IP成為寫作者和文娛行業投資人追捧的熱點。

然而,隨著網路文學市場所謂有影響力的頭部內容被挖掘殆盡,大IP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關於如何打造有世界級影響力的超級IP成為了大家的戰略目標。

閱文集團CEO吳文輝認為,超級IP之路,內容先行。“超級IP作為影響力巨大的粉絲收割機,將帶動IP全產業鏈運營邁向成熟,在進一步加速擴容國內市場的同時,更向廣闊的全球市場發起衝擊。”在此過程中,國家政府層面的管理與指導,堪比產業合力向上的“強心針”。因此在網路文學+大會上,吳文輝呼籲全產業積極回應各級政府部門的指導工作,共同助推相關政策的落地,包括完善版權保障機制,搭建海內外溝通平臺等等,讓指導政策在不斷完善中成為產業發展的護航者。

大會現場,吳文輝還介紹了閱文目前深度介入IP產業開發的成績,包括推出“IP共營合夥人”制;攜手萬達、騰訊成立合資公司,以提高IP產品精品率等等。

儘管探索更好的IP開發模式已經是各家影視和出版公司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不可忽視的是,目前網路文學作品普遍存在數量大、品質低的現象,有“高原”缺“高峰”,機械化生產、速食式消費和片面追求點擊率等傾向較為突出,甚至抄襲怪像頻出,先前《楚喬傳》《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多部作品,傳出抄襲醜聞,現在著名網路作家匪我思存和《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在網路上也展開了是否抄襲的論戰,總之,網路文學發展現狀與觀眾的期待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張毅君看來,中國網路文學“繁榮”景象是傳統文學形成千百年來所未曾有過的,然而其發展現階段尚存在較為突出問題,需冷靜客觀的判斷。

比如,他認為,當前,網路文學從內容角度看,還相當程度存在“量大質低”之疾;從產業角度看,相當程度存在“急功近利”之憂;從市場角度看,相當程度存在“失序失範”之困。

張毅君表示,為了規範網文文化市場的發展,政府已經和正在使用“看得見的手”。今年內擬發佈《關於規範網路文學出版服務秩序的通知》,對網站簽約作者實名註冊、責任編輯署名、作品編發機制等關鍵環節作出具體規定,以進一步規範企業運營行為,改善產業發展環境。

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網路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也指出:中國網路文學已進入“升級換代”的關鍵期,對其宜放長遠之眼、抱寬容之心、施對症之策。“打造網路文學精品,重在引導網路作家樹立文學理想、提升思想境界、關注現實題材,增強精品意識和創新能力。”

因此,雖然現在的網路文學的生態並不容樂觀,但正如作家月關所說,網路文學市場化暫時催生了劣幣追逐良幣的現象,可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好的作品終究會留下來。

1

END

1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烹小鮮】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

新浪看點|網易號|鳳凰網

請猛戳右邊二維碼

公眾號ID

pengxx01

到2009至2012年之間,智慧手機的普及應用,使移動閱讀成為網路文學最主要的閱讀方式,各個文學網頁用戶流覽量呈現翻番式增長,創作平臺的日更量成倍增加,產業規模隨之迅速擴展,湧現了貓膩、天蠶土豆、唐家三少等有重要影響力的網路小說家和作品。

2012年至今,網路IP改編劇的火熱繼續反哺網文市場的發展,這一時期標準性的事件是,越來越多的視頻和電子商務平臺開始進軍文學行業,與下游劇、電影、遊戲等產業鏈齊頭並進。2015年,騰訊文學與原盛大文學文學整合成閱文集團,同年,愛奇藝成立愛奇藝文學,隨後啟動原創事業,打造爆款IP,阿裡巴巴移動事業群也宣佈正式推出阿裡巴巴文學,網路文學行業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眼中的香餑餑。

繁盛背後的亂象,喜憂參半的網路文學+前景

2016年,唐家三少以1.22億元的版權稅高居中國網路作家富豪榜榜首,同時越來越多改編自網路小說的影視作品不斷刷新國產劇的收視神話,使網路大IP成為寫作者和文娛行業投資人追捧的熱點。

然而,隨著網路文學市場所謂有影響力的頭部內容被挖掘殆盡,大IP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關於如何打造有世界級影響力的超級IP成為了大家的戰略目標。

閱文集團CEO吳文輝認為,超級IP之路,內容先行。“超級IP作為影響力巨大的粉絲收割機,將帶動IP全產業鏈運營邁向成熟,在進一步加速擴容國內市場的同時,更向廣闊的全球市場發起衝擊。”在此過程中,國家政府層面的管理與指導,堪比產業合力向上的“強心針”。因此在網路文學+大會上,吳文輝呼籲全產業積極回應各級政府部門的指導工作,共同助推相關政策的落地,包括完善版權保障機制,搭建海內外溝通平臺等等,讓指導政策在不斷完善中成為產業發展的護航者。

大會現場,吳文輝還介紹了閱文目前深度介入IP產業開發的成績,包括推出“IP共營合夥人”制;攜手萬達、騰訊成立合資公司,以提高IP產品精品率等等。

儘管探索更好的IP開發模式已經是各家影視和出版公司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不可忽視的是,目前網路文學作品普遍存在數量大、品質低的現象,有“高原”缺“高峰”,機械化生產、速食式消費和片面追求點擊率等傾向較為突出,甚至抄襲怪像頻出,先前《楚喬傳》《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多部作品,傳出抄襲醜聞,現在著名網路作家匪我思存和《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在網路上也展開了是否抄襲的論戰,總之,網路文學發展現狀與觀眾的期待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張毅君看來,中國網路文學“繁榮”景象是傳統文學形成千百年來所未曾有過的,然而其發展現階段尚存在較為突出問題,需冷靜客觀的判斷。

比如,他認為,當前,網路文學從內容角度看,還相當程度存在“量大質低”之疾;從產業角度看,相當程度存在“急功近利”之憂;從市場角度看,相當程度存在“失序失範”之困。

張毅君表示,為了規範網文文化市場的發展,政府已經和正在使用“看得見的手”。今年內擬發佈《關於規範網路文學出版服務秩序的通知》,對網站簽約作者實名註冊、責任編輯署名、作品編發機制等關鍵環節作出具體規定,以進一步規範企業運營行為,改善產業發展環境。

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網路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也指出:中國網路文學已進入“升級換代”的關鍵期,對其宜放長遠之眼、抱寬容之心、施對症之策。“打造網路文學精品,重在引導網路作家樹立文學理想、提升思想境界、關注現實題材,增強精品意識和創新能力。”

因此,雖然現在的網路文學的生態並不容樂觀,但正如作家月關所說,網路文學市場化暫時催生了劣幣追逐良幣的現象,可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好的作品終究會留下來。

1

END

1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烹小鮮】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

新浪看點|網易號|鳳凰網

請猛戳右邊二維碼

公眾號ID

pengxx0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