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溫州現在的“七都”“八裡”等地名是從何而來的嗎?

溫州歷史時期縣以下基層行政區劃

薑竺卿 / 文

秦漢時期的縣以下基層政區採用 “鄉里什伍” 制度, 規定 “五戶為伍, 十戶為什, 百戶為裡, 十裡為亭, 十亭為鄉”。 魏晉南朝時代因循漢代的鄉里制度, 但民戶多依附於世家大族, 鄉里制度的作用反在莊園塢堡之下。 隋代採用 “百戶為裡, 五裡為鄉” 的鄉里制度。 唐代基層政區劃分是很嚴密周到的, 規定在城區四戶為鄰, 五鄰為保, 五保為坊;在郊區四戶為鄰, 五鄰為保, 五保為村;在鄉村四戶為鄰, 五鄰為保, 五保為裡, 五裡為鄉。 唐代這種坊裡制度對政府的行政管理很有好處,

所以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宋代。 宋代王安石變法, 實行保甲制度, 但保甲制度與原有的坊裡制度在職責上存在著重疊和衝突, 所以變法失敗後, 有的地方實行保甲, 有的地方實行坊裡。 元代實行鄉都村社制度, 鄉轄都, 都轄村社, 每鄉轄都不等。 明清兩代在城區實行隅廂制, 在農村實行鄉都制。 城區的隅廂制是城垣以內設 “隅”, 城垣以外設 “廂”, 隅廂以下設 “總”, 總以下設 “甲”。 農村的鄉都制是鄉以下設 “都”, 都以下設 “裡”。 至今溫州遺留下來的 “七都”、“八裡” 之類的地名比比皆是。

1、元代以前

元代及其以前的溫州地方誌均已佚失, 難以列出完整的基層行政區劃。 下面僅從古代文獻和文物中獲取一鱗半爪作局部介紹。

唐代開元年間(713~741年), 溫州的永嘉、安固、樂成、橫陽4縣共轄78個鄉, 到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調整為76個鄉。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 溫州共轄44個鄉, 其中永嘉縣11鄉, 里安縣16鄉, 平陽縣11鄉, 樂清縣6鄉。 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 溫州共轄41個鄉, 其中永嘉縣13鄉, 里安縣12鄉, 平陽縣10鄉, 樂清縣6鄉。 溫州各地鄉的名稱多不可考,

永嘉縣僅知建牙、德政、吹台、孝義、賢宰、仙桂、清通、仙居8鄉, 里安縣僅知帆遊、崇泰、漲西、集善、芳山、來暮、清泉、嘉嶼、廣化9鄉, 平陽縣僅知東鄉、西鄉、金舟、親仁、宰清、萬全、鳳棲、鳳林、歸仁9鄉, 樂清縣僅知東鄉、永康2鄉。

元代僅知平陽縣轄10鄉54都。

2、明代

明代實行隅廂制和鄉都制。 溫州府城設置4隅, 東南隅下轄18總, 西南隅下轄18總, 西北隅下轄15總, 東北隅下轄9總。 溫州城外設置4廂, 城南廂下轄7總, 廣化廂下轄6總, 集雲廂下轄5總, 望京廂下轄2總。 里安縣城設置4隅1廂, 即東南隅、東北隅、西南隅、西北隅和永豐廂;平陽縣城設置4隅, 即東隅、南隅、西隅、北隅;樂清縣城只設置東、西兩隅。

明代鄉都制採用 “縣-鄉-都-裡” 四級基層管理。 明朝前期的溫州府各縣鄉村共設置4縣41鄉201都823裡,

見下表。

景泰三年(1452年), 朝廷派兵鎮壓了浙閩邊境的鄧茂七、葉宗留農民起義後, 從里安縣義翔鄉分出五十六都、五十七都、五十八都、五十九都、六十都5都12裡, 從平陽縣歸仁鄉分出三十八都、三十九都、四十都3都6裡, 設置泰順縣。

新設的泰順縣置東、西兩隅, 不置鄉, 轄8都18裡。 於是里安縣由原來的60都140裡減至55都128裡, 平陽縣由原來的55都247裡減至52都241裡。 後來, 平陽縣因三十四都無住戶, 其地分別劃歸三十二都、三十三都和三十五都, 全縣減為51都。 成化十二年(1476年), 樂清縣山門鄉的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及玉環鄉的全部(三十二都、三十三都、三十四都), 共計6都32裡劃給台州府太平縣(今溫嶺市), 於是樂清縣從原來的6鄉34都168裡減為5鄉28都136裡。

3、清代

清代基層政區承襲明制。 順治十二年(1655年)海禁和順治十七年(1660年)遷界, 永嘉縣遷棄茅竹嶺以東的一都至五都和膺符鄉的七都;樂清縣遷棄94裡, 只存42裡, 玉環島及江北老岸都遷棄一空, 連樂清縣政府也遷往大荊;里安縣先遷棄28裡, 後又遷棄6裡;平陽縣遷棄100多裡(裡不指長度單位,而是基層政區單位)。遷棄之地均無人居住,但鄉、都、裡的建置並未撤銷。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統一臺灣後,遷棄之地始漸恢復。

康熙四十年(1701年),泰順縣城由原來的東、西兩隅改設東、南、西、北四隅,仍不設鄉,仍轄8都18裡。

雍正六年(1728年),從台州府太平縣分出二十四都、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和樂清縣玉環島設置玉環廳,歸屬溫州府。玉環廳治設置東、西兩隅,不設鄉,下轄22都。

明清兩代的隅廂制和鄉都制在溫州實行了540年之久。直到清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頒佈《城鎮鄉自治章程》,規定縣以下改設城區、鎮、鄉等自治區域,隅廂制和鄉都制才被廢除。當時,永嘉和里安兩縣率先執行。永嘉縣劃分為城區和永強、膺符、會昌、鐘山、承化、西內7鎮以及仰山、孝義、永安、臨江、江北、七都、賢宰、水東、水西、龍沙10鄉;里安縣劃分為城區和羅陽、集廣2鎮以及清泰、南岸、芳山、來安、嘉安、嘉義6鄉。宣統三年(1911年),平陽縣劃分為城區和江南、金鄉、南港、北港4鎮以及萬全、小南、蒲門3鄉。樂清縣、泰順縣和玉環廳未及劃定,武昌起義爆發,《城鎮鄉自治章程》隨之廢除。

4、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政府頒佈《地方自治試行條例》,永嘉、里安、樂清和玉環等縣相繼劃分出若干個自治區域,平陽和泰順未及改劃,“南北和議” 達成,《條例》即被廢除。

北洋政府時期,溫州基層政區的體制和劃分比較紊亂。永嘉縣分為17個區,即城區、永強、膺符、會昌、鐘山、承化、江北、賢宰、七都、仰山、永臨、安溪、西內、水東、水西、龍沙和孝義。里安縣分為10個區,即城區、羅陽、清泰、南岸、來安、嘉安、集廣、芳山、嘉義和海島區。玉環縣分為11個區,即城區、坎門、楚門、南大、陳嶴、芳社、桐林、密溪、三盤、黃大嶴和靈昆。平陽縣分為5隅7鄉鎮,即城隅、東隅、南隅、西隅、北隅和萬全鎮、江南鎮、金鄉鎮、南港鎮、北港鎮、小南鄉和蒲門鄉。樂清縣分為5個自治區域,即東區、南區、西區、北區和小東區。泰順縣仍按明清體制,分為4隅8都18裡。

民國十六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縣以下實行村裡制,即縣下設區,區下在城設裡,在鄉設村。村以下實行閭鄰制,即村下設閭,閭下設鄰,十戶為鄰,十鄰為閭。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底,已成立的村、裡委員會數量,永嘉縣492個,里安縣386個,平陽縣360個,樂清縣434個,泰順縣134個,玉環縣108個。

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村裡制為鄉鎮制,縣下設區,區下設鄉或鎮,鄉鎮以下仍採用閭鄰制。此後溫州各縣相繼設置完成。永嘉縣設10區3鎮221鄉,里安縣設5區17鎮213鄉,平陽縣設6區21鎮192鄉,樂清縣設6區17鎮353鄉,玉環縣設4區6鎮44鄉,泰順縣不設區,下轄2鎮88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廢閭鄰制為保甲制。鄉鎮以下設保,保下設甲;10戶為甲,10甲為保,10~15保為1個鄉鎮。溫州共分為6個縣,34個區,55個鎮,425個鄉,5292個保,56463個甲。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福建壽寧縣葛藤嶺、張家垟、卓家坑、東溪頭、雙港渡等村9平方千米區域劃歸泰順縣,並樹界碑。此後,泰順與壽寧兩縣以東溪(壽泰溪)為界。

民國後期,上表中的政區有所變化。民國三十年(1941年),永嘉縣水東區改稱楓林區,水西區改稱岩頭區,西內區改稱碧蓮區,基層政區調整為119鄉鎮1243保14343甲。其中城區、永強、梧埏、郭溪4區共52鄉鎮581保6783甲85913戶,永臨、羅浮、沙頭、楓林、岩頭、碧蓮6區共67鄉鎮662保7560甲90404戶(今藤橋鎮當年屬於永臨區,七都屬於羅浮區,郭溪區包括三溪、澤雅、雙嶼、仰義等地)。此外,里安縣調整為93鄉鎮979保10519甲,平陽縣調整為87鄉鎮1047保11818甲,樂清縣調整為56鄉鎮750保7815甲,泰順縣調整為38鄉鎮340保3725甲,玉環縣調整為28鄉鎮239保3786甲。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2月,從里安縣中分出大嶨區的大嶨鎮和龍鳳、金樟、周陽、玉壺、金龍、嶨口、桂陽、珊溪、巨嶼9個鄉,從泰順縣中分出匯溪、兩岸2個鄉和翁山鄉、白雲鄉的一部分,從青田縣中分出南田、西坑、嶴裡、黃坦、三陽5個鄉和萬源鄉的一部分,設置文成縣。新建的文成縣下轄大嶨、南田、玉壺、黃坦、珊溪5區19鄉鎮266保2855甲。同年,將永嘉縣的溫溪、西嶴、石染3鄉劃給青田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溫州基層政區又作了調整。調整後,永嘉縣轄10區83鄉鎮1177保13510甲,里安縣轄4區48鄉鎮654保8266甲,平陽縣轄6區56鄉鎮690保7465甲,樂清縣轄4區44鄉鎮263保2631甲,泰順縣轄4區23鄉鎮293保2900甲,文成縣轄5區19鄉鎮266保2855甲。

說明:本文刊載於《溫州政協》雜誌2017年第3期

後又遷棄6裡;平陽縣遷棄100多裡(裡不指長度單位,而是基層政區單位)。遷棄之地均無人居住,但鄉、都、裡的建置並未撤銷。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統一臺灣後,遷棄之地始漸恢復。

康熙四十年(1701年),泰順縣城由原來的東、西兩隅改設東、南、西、北四隅,仍不設鄉,仍轄8都18裡。

雍正六年(1728年),從台州府太平縣分出二十四都、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和樂清縣玉環島設置玉環廳,歸屬溫州府。玉環廳治設置東、西兩隅,不設鄉,下轄22都。

明清兩代的隅廂制和鄉都制在溫州實行了540年之久。直到清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頒佈《城鎮鄉自治章程》,規定縣以下改設城區、鎮、鄉等自治區域,隅廂制和鄉都制才被廢除。當時,永嘉和里安兩縣率先執行。永嘉縣劃分為城區和永強、膺符、會昌、鐘山、承化、西內7鎮以及仰山、孝義、永安、臨江、江北、七都、賢宰、水東、水西、龍沙10鄉;里安縣劃分為城區和羅陽、集廣2鎮以及清泰、南岸、芳山、來安、嘉安、嘉義6鄉。宣統三年(1911年),平陽縣劃分為城區和江南、金鄉、南港、北港4鎮以及萬全、小南、蒲門3鄉。樂清縣、泰順縣和玉環廳未及劃定,武昌起義爆發,《城鎮鄉自治章程》隨之廢除。

4、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政府頒佈《地方自治試行條例》,永嘉、里安、樂清和玉環等縣相繼劃分出若干個自治區域,平陽和泰順未及改劃,“南北和議” 達成,《條例》即被廢除。

北洋政府時期,溫州基層政區的體制和劃分比較紊亂。永嘉縣分為17個區,即城區、永強、膺符、會昌、鐘山、承化、江北、賢宰、七都、仰山、永臨、安溪、西內、水東、水西、龍沙和孝義。里安縣分為10個區,即城區、羅陽、清泰、南岸、來安、嘉安、集廣、芳山、嘉義和海島區。玉環縣分為11個區,即城區、坎門、楚門、南大、陳嶴、芳社、桐林、密溪、三盤、黃大嶴和靈昆。平陽縣分為5隅7鄉鎮,即城隅、東隅、南隅、西隅、北隅和萬全鎮、江南鎮、金鄉鎮、南港鎮、北港鎮、小南鄉和蒲門鄉。樂清縣分為5個自治區域,即東區、南區、西區、北區和小東區。泰順縣仍按明清體制,分為4隅8都18裡。

民國十六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縣以下實行村裡制,即縣下設區,區下在城設裡,在鄉設村。村以下實行閭鄰制,即村下設閭,閭下設鄰,十戶為鄰,十鄰為閭。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底,已成立的村、裡委員會數量,永嘉縣492個,里安縣386個,平陽縣360個,樂清縣434個,泰順縣134個,玉環縣108個。

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村裡制為鄉鎮制,縣下設區,區下設鄉或鎮,鄉鎮以下仍採用閭鄰制。此後溫州各縣相繼設置完成。永嘉縣設10區3鎮221鄉,里安縣設5區17鎮213鄉,平陽縣設6區21鎮192鄉,樂清縣設6區17鎮353鄉,玉環縣設4區6鎮44鄉,泰順縣不設區,下轄2鎮88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廢閭鄰制為保甲制。鄉鎮以下設保,保下設甲;10戶為甲,10甲為保,10~15保為1個鄉鎮。溫州共分為6個縣,34個區,55個鎮,425個鄉,5292個保,56463個甲。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福建壽寧縣葛藤嶺、張家垟、卓家坑、東溪頭、雙港渡等村9平方千米區域劃歸泰順縣,並樹界碑。此後,泰順與壽寧兩縣以東溪(壽泰溪)為界。

民國後期,上表中的政區有所變化。民國三十年(1941年),永嘉縣水東區改稱楓林區,水西區改稱岩頭區,西內區改稱碧蓮區,基層政區調整為119鄉鎮1243保14343甲。其中城區、永強、梧埏、郭溪4區共52鄉鎮581保6783甲85913戶,永臨、羅浮、沙頭、楓林、岩頭、碧蓮6區共67鄉鎮662保7560甲90404戶(今藤橋鎮當年屬於永臨區,七都屬於羅浮區,郭溪區包括三溪、澤雅、雙嶼、仰義等地)。此外,里安縣調整為93鄉鎮979保10519甲,平陽縣調整為87鄉鎮1047保11818甲,樂清縣調整為56鄉鎮750保7815甲,泰順縣調整為38鄉鎮340保3725甲,玉環縣調整為28鄉鎮239保3786甲。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2月,從里安縣中分出大嶨區的大嶨鎮和龍鳳、金樟、周陽、玉壺、金龍、嶨口、桂陽、珊溪、巨嶼9個鄉,從泰順縣中分出匯溪、兩岸2個鄉和翁山鄉、白雲鄉的一部分,從青田縣中分出南田、西坑、嶴裡、黃坦、三陽5個鄉和萬源鄉的一部分,設置文成縣。新建的文成縣下轄大嶨、南田、玉壺、黃坦、珊溪5區19鄉鎮266保2855甲。同年,將永嘉縣的溫溪、西嶴、石染3鄉劃給青田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溫州基層政區又作了調整。調整後,永嘉縣轄10區83鄉鎮1177保13510甲,里安縣轄4區48鄉鎮654保8266甲,平陽縣轄6區56鄉鎮690保7465甲,樂清縣轄4區44鄉鎮263保2631甲,泰順縣轄4區23鄉鎮293保2900甲,文成縣轄5區19鄉鎮266保2855甲。

說明:本文刊載於《溫州政協》雜誌2017年第3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