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鏡頭新津|老房子,沉澱在內心深處的獨特感知

主辦單位:新津縣互聯網資訊辦公室

圖問感謝:陳翱 曾剛

對於市民來講, 城市不僅僅是一個容身之所, 更應該是人民心靈的歸宿。

(縣城復興街民居)

(老五津鎮)

當我們在一座城市生活, 那種與城市氣質息息相關的符號, 將成為沉澱在內心深處的獨特感知。

(純陽觀忠孝二亭)

(正西街童家院子)

城市的一草一木, 每座老建築, 每條熟悉的街道, 都是人們記憶的底片。

(縣城外西街自由巷)

(鄧公場院落)

新津建縣1400多年, 對於這一座具有豐厚歷史底蘊的城市, 老建築不僅承載著一代代生活者的記憶, 還是構建城市特色風格的“筋骨”。

(清末照壁)

(鄧公場小巷子)

行走在老街上, 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 感覺很好。

(舊縣街景)

(古鎮人家)

這裡的距離, 是人與人之間熟悉、人情味濃的感覺, 是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文化氣質所賦予的。

(黃鶴樓初雪)

(模範街南江旅館街景)

我們從老建築中可以解讀道很多人文特徵, 諸如家族倫理文化、古人的日常生活等, 還可以發現過去的許多經濟情況和工藝特色。

(新津三飯店舊址)

(大水南門碼頭旁邊的民居茶園)

城市老建築本身就是一枚閃亮的城市名片。 透過他們看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讀懂這裡的風土人情。

(花橋人家)

(正西街童家院子)

一座城市, 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就沒有了它的味道, 從某種意義上講,

留住老建築, 哪怕是選擇性的保留, 都會讓靈魂的歸宿有所寄託。

(正西街鄧家院子)

覺得不錯, 給津津點個讃再走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