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美國用對付過日本的“貿易核武”懟中國?小心吃虧的是自己!

自上臺以來, 特朗普競選期間就津津樂道的中美貿易戰是否會爆發, 一直是全球矚目的焦點。

在初期, 中美進行過幾個回合的試探之後,

這場戰役或終將在特朗普對著中國拿起“貿易核武”的同時爆發。

這裡被稱為“貿易核武”的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總統能夠單方面實施關稅或其它貿易限制, 以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其他國家“不公平貿易做法”的損害。

301條款的內容細則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如日中天,

但90年代卻停滯不前, 美國“幹掉”日本的原因有很多, 從貿易角度來講, 301條款立了“頭等功”。

1971年美國從貿易順差國變成了貿易逆差國, 為了制止日本的崛起之勢, 美國先後動用了一般301條款和超級301條款。

而近些年, 隨著中國企業在技術階梯上爬上頂端, 智慧財產權問題成了中國同西方之間的關鍵戰場。 中國的市場准入常常被有意或無意地與外國公司進一步轉讓技術聯繫在一起。

《紐約時報》稱, 美國無線通訊技術領導企業高通公司一直在扶持中國科技企業發展, 不斷向中國輸出資金、經驗和技術。 華芯通半導體公司就是高通公司和貴州省共同成立的一家合資公司, 研發自主要伺服器晶片。

中國或將“技術必須轉讓給合資公司”作為外企入華的准入門檻。

技術才是製造生產的靈魂, 所以美國對相關企業向中國技術轉讓方案強烈反對, 於是美國決定拿起301條款這個“大棒”對準中國。 8月1日, 美國特朗普政權開始討論依據301條款對中國展開調查, 考慮對不公平貿易實施制裁。

可惜, 中國不是當年的日本, 美國此舉或將適得其反。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6日刊發文章稱, 美國動用這種強硬武器可能被中國人視為極端挑釁, 帶來爆發一場全面貿易戰的風險。 而中美貿易戰, 只能兩敗俱傷。

如今的中美貿易, 不像當年的日本和美國是競爭關係, 反而恰好相反。

如果爆發貿易戰, 諸如波音、蘋果、星巴克等知名美國企業將首當其衝受到衝擊。

而中國方面, 即使美國採取禁止性關稅, 中國也能自給自足。 北京的確視華盛頓為重要的交易夥伴, 但這並不足以令中國完全受制於美。

對中國單方面地實施霸道的“301條款”, 美國最後的結果可能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