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學真是最奢侈無度的歲月?但在浙大750元能生活一個月

在消費方面, 有勞動能力卻沒有固定收入的大學生們, 其實是一個頗顯尷尬的群體......圍觀路人各抒己見, 小編整合了一些網友和身邊同學的意見, 搜羅了一份全國各地大學生生活費標準圖片。 就問問各位看官對此有何見解?

媽媽每月給1200, 女兒卻反問:是親生的嗎?

近日, 浙江義烏一位媽媽的一則諮詢帖, 再次引來大家對大學生月消費話題的熱議。 這位媽媽說, 女兒馬上要到杭州上大學了, 她每月給女兒1200元生活費, 女兒卻懟她是否是親生的?

這位義烏媽媽在帖子裡稱, 女兒平常成績就一般, 這次高考考上了杭州的一所非重點高校。 前幾天給女兒買手機電腦提起了生活費。 雖然這位媽媽不知道別家的孩子都給多少生活費, 但她覺得1200塊錢還是夠的。

沒想到女兒不高興了, 問她是不是媽媽親生的:“1200塊要餓死我嗎?同學的生活費是我的好幾倍。

這位元媽媽覺得, 電話費是他們出, 然後買衣服鞋子都有另外給錢, 而這1200元只算是給她的伙食費。

所以, 她想問一下, 1200元生活費少嗎?大家都給多少?

該帖子迅速引起網友熱議。

物價漲了, 杭州消費又高, 1200真不夠

“物價漲了, 這每月花銷也只能跟著漲了。 ”網友“紛飛”說, 他還在讀大一時, 記得學生街一份煎餅果子才2.5元, 大三時變成3.5元, 如今已經漲到5元左右了。

網友“基桑加尼”說, 1200元是夠少的, “我2003年讀大學時, 都要1000一個月了, 現在怎麼也得三千吧。 ”

網友“Pomelo”認為少了, “2010年都1000都不夠, 杭州消費確實高的, 不過她可以自己自力更生,

去偶爾兼職工作什麼的。 ”

1200夠用了, 但是褲腰帶得勒緊了

網友“易凡、”算了一筆賬, 1200元一月就是40元一天, “天天吃速食夠了, 不能吃好的, 不能買零食, 不能逛街看電影., 這大學上的還有什麼意思?”

這是小編搜羅的2016年的生活費參考標準——

emmmmm……

小編算了筆賬

以我浙最便宜的食堂伙食費來算:

1、早餐每天4元(一杯牛奶+一個雞蛋+一碗拌面)

2、中餐和晚餐各8元(最便宜的一葷一素+免費的湯)想喝有味道的湯基本和葷菜一個價錢, 男生要吃飽再加個菜

3、晚上10點多從實驗室, 自習室出來再塞口麵包4元

這樣大概生活費是720元。

然而,這樣算可能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旦有以上3條者,分分鐘月花銷破1000元大關!

有5條以上者1500元是絕對不夠的!

有10條以上者1800元是擋不住的!

小編也是經歷了一年磨難之後才明白,大學的生活費不是除了電話費,買衣服的錢就只剩下伙食費的。

養孩子不能遷就! 大學生可以自力更生

但不管1200元夠不夠,大學生在體力、精力、智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大學生自己兼職賺生活費早已是社會常態。

網友“clare”說,我們那時候什麼都自己負責,1000元一個月。“我2008年上的大學,所有的都自己負責,別說買衣服了,買手機都是自己買的。”“clare”說,教育孩子最講究功在平時,不能聽從“女孩要富養”之類要多給生活費等解讀。“富養是心靈的富養,不是給她一堆錢養成一個隻認錢的人。”

網友“病痛aaa”則說,1200元其實差不多了,“畢竟看帖子裡網友的意思,衣服錢、電話費都是另給的。月消費多少還是要看個人的家庭情況,再加上在杭州的話確實是比較高消費的。或者可以選擇一個月給兩三千塊,讓她什麼都自己交。”

網友“佩佩呀“評論,”台州讀書的我,一個月1200,所有費用都包含在裡面了,父母掙錢不容易,不好意思多要。“

網友“clare”更是直言,“說3000元的你們自己工資多少,你知道現在就是公務員發到手的工資只有4000多點嗎?”他認為,養孩子不能隨便都遷就,這麼小就學會攀比可不行。“1200元不夠吃的嗎?當然了,要是天天下館子肯定是不夠的。”

網友“KAl(SO4)2·12H2O“說:”怎麼說呢,要說1200包括全部的開銷是不夠的,但是大學生都是大人了,社會還有學校提供了很多自己兼職的機會,完全有能力自己賺一些。從上大學開始我一個學期大概只向家裡要3000左右,其餘的我自己能賺。“

“我是男生,當年我媽是一次性都給我的,在舟山讀書一個月也1300左右,也出去做兼職送外賣,真的自己出去做做兼職什麼的既能鍛煉自己,賺的錢也能讓自己過得更好”網友“區區這廂有禮了”評論。

“呆阿毛”說:“在浙工大讀書的我,自從讀了大學就沒有和家裡要過錢,學費都是自己家教攢的,父母上班太不容易,實在不好開口跟他們要錢。“

調查: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1212元

就此,小編也瞭解到,此前麥可斯研究院曾公佈一份“大學生消費理財觀”的調查報告:

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為1212元(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家庭是學生生活費的最主要來源,94%的學生生活費由父母或親戚提供,其次為打工兼職。

對此,曾有教育專家表示,大學生消費,是作為一個社會問題而存在,與當前社會現象、社會風氣息息相關。作為學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引導,提倡健康的消費觀;作為學生,要根據自身條件,適度調整規範自己的消費觀,把有限的金錢和精力投入到生活學習中去。

1200元生活費夠不夠你的大學生活?你又會怎麼分配這1200元呢?如果生活費不夠,你又會怎麼做?

歡迎在評論區和小編交流哦~

文字編輯:浙江大學微訊社 張宸玥

然而,這樣算可能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旦有以上3條者,分分鐘月花銷破1000元大關!

有5條以上者1500元是絕對不夠的!

有10條以上者1800元是擋不住的!

小編也是經歷了一年磨難之後才明白,大學的生活費不是除了電話費,買衣服的錢就只剩下伙食費的。

養孩子不能遷就! 大學生可以自力更生

但不管1200元夠不夠,大學生在體力、精力、智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大學生自己兼職賺生活費早已是社會常態。

網友“clare”說,我們那時候什麼都自己負責,1000元一個月。“我2008年上的大學,所有的都自己負責,別說買衣服了,買手機都是自己買的。”“clare”說,教育孩子最講究功在平時,不能聽從“女孩要富養”之類要多給生活費等解讀。“富養是心靈的富養,不是給她一堆錢養成一個隻認錢的人。”

網友“病痛aaa”則說,1200元其實差不多了,“畢竟看帖子裡網友的意思,衣服錢、電話費都是另給的。月消費多少還是要看個人的家庭情況,再加上在杭州的話確實是比較高消費的。或者可以選擇一個月給兩三千塊,讓她什麼都自己交。”

網友“佩佩呀“評論,”台州讀書的我,一個月1200,所有費用都包含在裡面了,父母掙錢不容易,不好意思多要。“

網友“clare”更是直言,“說3000元的你們自己工資多少,你知道現在就是公務員發到手的工資只有4000多點嗎?”他認為,養孩子不能隨便都遷就,這麼小就學會攀比可不行。“1200元不夠吃的嗎?當然了,要是天天下館子肯定是不夠的。”

網友“KAl(SO4)2·12H2O“說:”怎麼說呢,要說1200包括全部的開銷是不夠的,但是大學生都是大人了,社會還有學校提供了很多自己兼職的機會,完全有能力自己賺一些。從上大學開始我一個學期大概只向家裡要3000左右,其餘的我自己能賺。“

“我是男生,當年我媽是一次性都給我的,在舟山讀書一個月也1300左右,也出去做兼職送外賣,真的自己出去做做兼職什麼的既能鍛煉自己,賺的錢也能讓自己過得更好”網友“區區這廂有禮了”評論。

“呆阿毛”說:“在浙工大讀書的我,自從讀了大學就沒有和家裡要過錢,學費都是自己家教攢的,父母上班太不容易,實在不好開口跟他們要錢。“

調查: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1212元

就此,小編也瞭解到,此前麥可斯研究院曾公佈一份“大學生消費理財觀”的調查報告:

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為1212元(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家庭是學生生活費的最主要來源,94%的學生生活費由父母或親戚提供,其次為打工兼職。

對此,曾有教育專家表示,大學生消費,是作為一個社會問題而存在,與當前社會現象、社會風氣息息相關。作為學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引導,提倡健康的消費觀;作為學生,要根據自身條件,適度調整規範自己的消費觀,把有限的金錢和精力投入到生活學習中去。

1200元生活費夠不夠你的大學生活?你又會怎麼分配這1200元呢?如果生活費不夠,你又會怎麼做?

歡迎在評論區和小編交流哦~

文字編輯:浙江大學微訊社 張宸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