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度」日本科學技術創新綜合戰略2017

本文轉載自:創新研究 來源: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創新研究報告》

編者按:2017年6月2日, 日本內閣會議出臺了《科學技術創新綜合戰略2017》(以下簡稱《綜合戰略2017》)。 該戰略在日本《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2016—2020)》(以下簡稱《第五期基本計畫》)第一年變化的基礎上, 重點論述了2017—2018 年度應重點推進的舉措, 包括實現超智慧社會5.0(Society 5.0)的必要舉措, 今後應對經濟社會問題的策略, 加強資金改革, 構建面向創造創新人才、知識、資金良好迴圈的創新機制和加強科學技術創新的推進功能等六項重點專案。 本報告主要摘錄其中五項重點專案進行簡要介紹。

一、實現Society 5.0 的必要舉措

《綜合戰略2017》為實現Society 5.0, 指明了實施步驟和各階段的重點事項。 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的源泉之一。 在戰略實施過程中, 不僅需要注意吸引民間投資和通過大學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還需要認識到基礎研究方面很難吸引民間投資。 因此, 要著力于明確創新的重點領域, 營造多樣化的學術研究環境, 以保證不同性質科學研究的順利開展。 此外, 大學和國立研究開發機構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主要推動者需要具備戰略眼光和視野。

1. 推進Society 5.0

若想實現超智慧社會, 需立足經濟社會發展並穩步推進11個系統的開發。 立足於提高產業競爭力這一目標, 要以“先進的道路交通系統”“能源價值鏈的優化”以及“新製作系統”為核心,

開發、構建一個容易創造新價值的平臺。 該平臺除了實現網路空間與物理空間的高度融合外, 還應該擔負著推進戰略制定、制度構建和人才培養的重任。 具體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應對:①構建以創造新價值和新服務為基礎的資料庫;②加強支撐平臺的基礎技術;③推進知識型產權戰略和國際標準化;④推進規章制度改革並形成社會認可;⑤推進研發和加強人才的培養。

2. 穩步擴大科技創新官民投資的主導權

在“擴大科技創新官民投資的主導權”項目中, 日本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600萬億日元的經濟目標, 促進優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在加強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CSTI)的“司令塔”功能的同時,

要實現以下3個目標:一是擴大官民的研究開發投資;二是實現《第五期基本計畫》中提出的政府研發投資目標;三是到2025年, 實現企業向大學和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的投資增長3倍等。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 應提出以下三大行動:預算編制程式改革;擴大研究開發投資的制度改革;有效擴大官民研發投資等。

3. 穩步實行“針對Society 5.0 的推廣和政府研發投資目標的實現”計畫

2017 年4 月, 日本政府召開的綜合科學技術與創新會議出臺了“針對Society 5.0 的推廣和政府研發投資目標的實現”的重點實施計畫。 基於這一計畫, 此後綜合科學技術與創新會議和財政部合作, 著眼於各部委的預算請求中被新登記為科技創新相關事業的專案(包含將科技創新元素添加到現有的業務以求實現Society 5.0 的專案)等,

特別是把其中面向Society 5.0 等可以預見對科技創新有幫助的項目指定出來, 將重點放在這些相關措施的預算編制過程上。 通過以上舉措, 以達到預期結果為目標, 確保所需預算的額度盡可能接近科學技術基本計畫所規定的政府研發投資的目標(GDP 比重1%)。

另外, 產業界應接受本措施並和政府達成統一步調, 以官民的總研究開發投資占到GDP 比重的4% 以上為目標, 努力將私營企業研發投資的GDP 比重增至3%, 與官民一同強化促進科技創新的相關措施。

二、應對經濟社會問題的策略

“可持續成長和地域社會的自主發展”“確保國家和國民的安全安心並實現豐富的高品質生活”以及“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策略和對世界發展的貢獻”是《第五期基本計畫》中提出列為目標的三項任務。

為實現這三項任務, 應發揮“戰略性創新創造方案”(SIP)的先導作用, 使科技創新問題得到解決。 科技成果轉化能讓更多人受惠, 並使大眾充分認識到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性。

三、加強資金改革

為了支持科學技術創新活動資金的改革和強化, 政府應有效、靈活的運用研究資金以提升大學或公共研究機構從政府以外獲取外部資金的能力。 政府支出的研究資金主要包括持續穩定支持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基本經費和推進優秀科研成果轉化的公募型科研經費。 迄今為止, 雖然國立大學運用這些資金推動了多種多樣的改革並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在世界競爭激化的背景下,社會環境也在激變中,作為科技創新的引擎,國立大學應持續加強“知識”創造,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今後,要大力加強組織改革,促進環境的有效治理。因此,國家在推進基礎經費和公募型科研經費兩方面改革的同時,也應推進國立大學的機構改革,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始終把握好基礎經費和公募型科研資金的平衡。

圖1 公司向大學等和公共研究機構支出的研究費用總額

四、構建面向創造創新人才、知識、資金良好迴圈的創新機制

全球化競爭的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現在可以說是一個尋求如何迅速地將科技成果實際運用於社會並得到收益的時代。使組織內外的知識和技術的開放式創新措施在世界範圍內推進,目前必須要做的是構建面向創造創新的人才、知識和資金良好迴圈的創新機制,並且迅速推進其創新機制在社會應用。另外,也將目光放到國內,2008年人口減少達到頂峰,推進地方創生成為了首要問題。在地方層面構建自主持續的創造創新機制是當前的一大緊急要務。

圖2 大學和國家風險企業中首次公開募股企業數量的趨勢

1

優化產學官①協作以推進開放式創新

為了構建面向創造創新人才、知識、資金良好迴圈的創新機制,首先需要優化產學官協作以推進開放式創新。企業、大學、公共研究機構在提升各自競爭力的同時,還需要強大人才、知識和資金的流動性,營造易於創新的環境,集結產學官的資源,形成有機合作、協同創新的陣地。

在日本主要產出創新成果的是企業,想要在圍繞Society 5.0 進行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最終勝利,就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來創造新的價值。為了能在全球範圍內推動開放式創新,企業、大學、公共研究機構各主體要發揮各自的長處,構建可以互補、互相融合的機制。

2

鼓勵中小型風險企業發展

鼓勵中小型風險企業發展,以喚起企業自身勇於承擔風險的意識,創造新的價值,整頓市場環境來應對多樣化的挑戰。當前,日本中小型風險企業開始提供包括先進技術和服務等在內的新業務,但是智慧財產權合適的權利化和市場創造成了嚴重問題。因此,國家需要從充實有關專利申請磋商的對策、保證初始需求以此啟動市場創造、對新產品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及評估結果的回饋等方面出發,從需求者的角度對智慧財產權諮詢視窗進行調整,並考慮公共籌措的理想狀態。

3

構建有助於“地方創生”的創新系統

2008年,日本人口減少達到頂峰以及地方和東京圈經濟差距的擴大,許多地區面臨青年人才外流、人口減少和地方經濟萎縮這一惡迴圈的風險。為了克服這一問題,推動當地發展,必須從自主的觀點和中長期的角度出發,擴大就業。地方的產學官需讓資源不限於行政領域,最大限度的靈活利用現有資源。在資源有限的地方,產學官等地方政府的有關人員需要根據自己的強項和個性謀求最適合的通力合作方式,一邊推動國家和自治體的相關政策,一邊從中長期的觀點出發全力應對相關問題,推動地方專利的權利和使用。

五、加強科學技術創新的推進功能

1. 嚴格實行大學和國立研究開發機構的徹底改革

科學技術創新活動的執行主體主要是大學和國立研發機構,必須要推進這些機構的改革,加強基礎研究的投入,實現經費來源多樣化,並進一步深化創新國際系統有利於推動日本的科學基礎創新。以實現Society 5.0 為主的科技創新推進是達成2020 年600 萬億日元經濟成長戰略的關鍵,政府應在努力實現 Society 5.0 的同時,重新評估大學和國立研究開發機構的戰略規劃和人事系統,厲行全面而徹底的改革,從而與私營企業構建良好的信賴關係,擴大其所需的官民研究開發投資。

2. 根據研究開發的特性提升政府辦事效率

構建創造科技創新的環境時,政府需要立足于研究開發的特性進行經費安排,且要在經費到位之前充分考慮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測性。特別是在進行國際競爭投標的手續時,距離刊登公告的時間太長是阻礙預算迅速高效執行的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縮短刊登到政府公報(包括網路版政府公報)上的時間。

3. 推進相關科學技術創新政策制定,加強綜合科學技術與創新會議的“司令塔”功能

為更好地實現Society 5.0,還需加強面向國內外一體化戰略性體制的建設以及科學技術創新政策的制定,以此提高政策的執行力。特別要通過加強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CSTI)的“司令塔”功能,來提高使科學技術創新推進到全日本所需要的牽引力。因此,掌握《第五期基本計畫》的進度以及成果的情況,並將之反映到政策的PDCA 週期(plan-do-check-action cycle)中。同時,為了掌握科學技術創新政策的整體藍圖,日本需要將有限的資源適當分配在必要的領域中,並有效利用本綜合戰略。

①“產學官”指的是日本的產業(民間企業)、學校(教育和研究機構)和官公庁(國家、地方政府)。

http://www8.cao.go.jp/cstp/sogosenryaku/2017.html

編譯:王達 高曉巍 詹可容

《創新研究報告》編輯:高曉巍

歡迎大家評論

《 召 集 令 》

身懷學術絕技的你速速前來!

1,有學術水準:一定的專業學術水準是必須的!

2,有獨到思想:具深度,廣度,銳度者為最佳!

3,內容範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不設限!

4,資訊或翻譯類文章:符合上述條件的均可以。

學術plus諮詢/投稿郵箱

xueshuplus@163.com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學報電話:010-68893411

學報郵箱:dkyxuebao@vip.126.com

但在世界競爭激化的背景下,社會環境也在激變中,作為科技創新的引擎,國立大學應持續加強“知識”創造,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今後,要大力加強組織改革,促進環境的有效治理。因此,國家在推進基礎經費和公募型科研經費兩方面改革的同時,也應推進國立大學的機構改革,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始終把握好基礎經費和公募型科研資金的平衡。

圖1 公司向大學等和公共研究機構支出的研究費用總額

四、構建面向創造創新人才、知識、資金良好迴圈的創新機制

全球化競爭的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現在可以說是一個尋求如何迅速地將科技成果實際運用於社會並得到收益的時代。使組織內外的知識和技術的開放式創新措施在世界範圍內推進,目前必須要做的是構建面向創造創新的人才、知識和資金良好迴圈的創新機制,並且迅速推進其創新機制在社會應用。另外,也將目光放到國內,2008年人口減少達到頂峰,推進地方創生成為了首要問題。在地方層面構建自主持續的創造創新機制是當前的一大緊急要務。

圖2 大學和國家風險企業中首次公開募股企業數量的趨勢

1

優化產學官①協作以推進開放式創新

為了構建面向創造創新人才、知識、資金良好迴圈的創新機制,首先需要優化產學官協作以推進開放式創新。企業、大學、公共研究機構在提升各自競爭力的同時,還需要強大人才、知識和資金的流動性,營造易於創新的環境,集結產學官的資源,形成有機合作、協同創新的陣地。

在日本主要產出創新成果的是企業,想要在圍繞Society 5.0 進行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最終勝利,就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來創造新的價值。為了能在全球範圍內推動開放式創新,企業、大學、公共研究機構各主體要發揮各自的長處,構建可以互補、互相融合的機制。

2

鼓勵中小型風險企業發展

鼓勵中小型風險企業發展,以喚起企業自身勇於承擔風險的意識,創造新的價值,整頓市場環境來應對多樣化的挑戰。當前,日本中小型風險企業開始提供包括先進技術和服務等在內的新業務,但是智慧財產權合適的權利化和市場創造成了嚴重問題。因此,國家需要從充實有關專利申請磋商的對策、保證初始需求以此啟動市場創造、對新產品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及評估結果的回饋等方面出發,從需求者的角度對智慧財產權諮詢視窗進行調整,並考慮公共籌措的理想狀態。

3

構建有助於“地方創生”的創新系統

2008年,日本人口減少達到頂峰以及地方和東京圈經濟差距的擴大,許多地區面臨青年人才外流、人口減少和地方經濟萎縮這一惡迴圈的風險。為了克服這一問題,推動當地發展,必須從自主的觀點和中長期的角度出發,擴大就業。地方的產學官需讓資源不限於行政領域,最大限度的靈活利用現有資源。在資源有限的地方,產學官等地方政府的有關人員需要根據自己的強項和個性謀求最適合的通力合作方式,一邊推動國家和自治體的相關政策,一邊從中長期的觀點出發全力應對相關問題,推動地方專利的權利和使用。

五、加強科學技術創新的推進功能

1. 嚴格實行大學和國立研究開發機構的徹底改革

科學技術創新活動的執行主體主要是大學和國立研發機構,必須要推進這些機構的改革,加強基礎研究的投入,實現經費來源多樣化,並進一步深化創新國際系統有利於推動日本的科學基礎創新。以實現Society 5.0 為主的科技創新推進是達成2020 年600 萬億日元經濟成長戰略的關鍵,政府應在努力實現 Society 5.0 的同時,重新評估大學和國立研究開發機構的戰略規劃和人事系統,厲行全面而徹底的改革,從而與私營企業構建良好的信賴關係,擴大其所需的官民研究開發投資。

2. 根據研究開發的特性提升政府辦事效率

構建創造科技創新的環境時,政府需要立足于研究開發的特性進行經費安排,且要在經費到位之前充分考慮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測性。特別是在進行國際競爭投標的手續時,距離刊登公告的時間太長是阻礙預算迅速高效執行的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縮短刊登到政府公報(包括網路版政府公報)上的時間。

3. 推進相關科學技術創新政策制定,加強綜合科學技術與創新會議的“司令塔”功能

為更好地實現Society 5.0,還需加強面向國內外一體化戰略性體制的建設以及科學技術創新政策的制定,以此提高政策的執行力。特別要通過加強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CSTI)的“司令塔”功能,來提高使科學技術創新推進到全日本所需要的牽引力。因此,掌握《第五期基本計畫》的進度以及成果的情況,並將之反映到政策的PDCA 週期(plan-do-check-action cycle)中。同時,為了掌握科學技術創新政策的整體藍圖,日本需要將有限的資源適當分配在必要的領域中,並有效利用本綜合戰略。

①“產學官”指的是日本的產業(民間企業)、學校(教育和研究機構)和官公庁(國家、地方政府)。

http://www8.cao.go.jp/cstp/sogosenryaku/2017.html

編譯:王達 高曉巍 詹可容

《創新研究報告》編輯:高曉巍

歡迎大家評論

《 召 集 令 》

身懷學術絕技的你速速前來!

1,有學術水準:一定的專業學術水準是必須的!

2,有獨到思想:具深度,廣度,銳度者為最佳!

3,內容範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不設限!

4,資訊或翻譯類文章:符合上述條件的均可以。

學術plus諮詢/投稿郵箱

xueshuplus@163.com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學報電話:010-68893411

學報郵箱:dkyxuebao@vip.126.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