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午不食”養生法害人?專家:錯怪佛教了

“過午不食”的說法已經流行了很多年, 很多人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減肥、養生。 但是近日有媒體報導, 杭州29歲的小夥子5年過午不食,

結果胃黏膜廣泛充血糜爛, 長了兩個直徑大於2釐米的潰瘍, 還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 那麼, 過午不食究竟是養生妙法, 還是毀身“利器”?它又是否符合現代人的生活規律呢?

不是養生是“修行”

過午不食從字面理解就是過了正午(中午11點到下午1點)直到次日黎明都不再進食了。 它最早來源於佛教。 “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 在律部中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吳義春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佛陀規定過午不食有完整的理論訓練體系, 其目的是為了便於修行、清欲、養生等。

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朴初的《佛教常識答問》中也解釋了僧人過午不食的原因:一是為了不增加供養者的負擔,

二是有利於僧人修行。

後來, 過午不食在醫學中曾被明末清初的醫學家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提及, 特指血證兼痰證飲食最需要注意飲食禁忌的道理, 過午不食更應該理解為“非時不食”, 即按時進食, 也就是說在該吃的時候吃, 不該吃的時候不要吃。

不適合現代人生活

“過午不食並不適合現代人的生活。 ”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左小霞認為, 現代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壓力, 遠比古時的僧侶承受的更多, 因此我們必須保證每天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能量。 而且不同人群、不同年齡本身就存在客觀的個體差異, 經常坐辦公室的跟經常做體力勞動的人需要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 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

過午不食更多是從修行的角度來說, 作為養生方式應該因人而異, 不可盲目照搬。 吳義春表示, 人體內具有生物鐘, 到了吃飯的固定時間, 胃就會開始加速蠕動, 同時膽汁分泌旺盛。 午餐後不再進食, 讓身體長期處於空腹狀態, 沒有食物可消化, 膽汁、胃酸就會出現空運轉。 空運轉的時間一長, 膽汁、胃酸就會出現逆流, 腐蝕胃黏膜, 形成消化性潰瘍及膽汁反流等。 而且, 身體內部有著自己的調控識別, 長時間挨餓, 會讓身體對這種行為作出調控反應, 加強胃腸對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 降低基礎代謝率, 使更多的能量轉化為脂肪。

養生必須飲食有節

“不進食和少進食是兩個概念, 大家千萬別混為一談。

尤其是不吃晚餐存在一定的危害。 ”吳義春說, 不吃晚飯容易誘發低血糖, 尤其對於糖尿病患者, 會導致器官營養供給不夠, 人體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 但晚餐吃太多對身體也極為不利。 因為晚上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 加之運動量減少, 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形成肥胖, 從而誘發各種疾病的發生, 如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等等。

“每天的17—19點是最佳的晚餐進食時間。 ”吳義春說, 吃得太早, 睡前容易餓, 不僅影響睡眠, 也會影響胃部健康。 但也不能吃得太晚, 最遲也要與睡覺相隔4個小時。 這樣不僅可以給腸胃消化吸收營養留有充足的時間, 而且還可以做一些比較舒緩的運動, 讓攝入的熱量可以進行代謝。

吳義春說, 正常的養生之道應該是“飲食有節”,

一方面飲食要有份量節制, 即“先饑而食, 食勿令飽;先渴而飲, 飲勿太過”;另一方面飲食要有時間觀念, “不饑強食則脾勞, 不渴強飲則胃脹”, 既不能“過午不食”, 也不能“時時都食”, “食少節身方為根本。 ”

延伸拓展

三個“凡是”助你識別“偽養生”

除了“過午不食”之外, 如今各種各樣的“養生秘笈”充斥著微信朋友圈——“每天堅持做這個動作, 一年不感冒”“少吃甜食, 不得糖尿病”“一家人得了癌症, 竟然是因為這個生活習慣”“天天喝檸檬水能防癌”……每條看起來似乎都有理有據, 說得頭頭是道, 有的甚至義正言辭, 仿佛不立即照辦就健康不保, 但事實上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謠言, 很多養生方法連醫生都沒聽說過。

那麼多的養生帖, 如何判斷它可信不可信?專家介紹了3個“凡是”幫人們識別各類目前盛行的養生知識。 凡是宣稱某一樣食物能“抗癌”的,基本上就不可信;凡是看到“一項研究在老鼠身上獲得什麼什麼結果”這種文字就要長個心眼兒了,大量的“偽養生”帖喜歡拿動物實驗來說事兒;凡是只說食物的好處,不說劑量、副作用和禁忌的,也沒有任何意義。

遇到各式各樣的“養生知識”,大家應該多留個心眼兒,自己先想想這些內容的真偽,在平時也可以學習掌握一些正確的知識,以識別出不靠譜的養生法。普通人很關注自身健康,但缺少一定的專業判斷力,於是就會被一些煞有其事的帖子唬住,去轉發或進行嘗試。還有一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聽信網上各種飲食的禁忌。因此,在嘗試這些“養生知識”之前,最好先對其進行一定的瞭解,如果實在無法辨別,最好諮詢有關專家,而不是自己盲目嘗試。

凡是宣稱某一樣食物能“抗癌”的,基本上就不可信;凡是看到“一項研究在老鼠身上獲得什麼什麼結果”這種文字就要長個心眼兒了,大量的“偽養生”帖喜歡拿動物實驗來說事兒;凡是只說食物的好處,不說劑量、副作用和禁忌的,也沒有任何意義。

遇到各式各樣的“養生知識”,大家應該多留個心眼兒,自己先想想這些內容的真偽,在平時也可以學習掌握一些正確的知識,以識別出不靠譜的養生法。普通人很關注自身健康,但缺少一定的專業判斷力,於是就會被一些煞有其事的帖子唬住,去轉發或進行嘗試。還有一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聽信網上各種飲食的禁忌。因此,在嘗試這些“養生知識”之前,最好先對其進行一定的瞭解,如果實在無法辨別,最好諮詢有關專家,而不是自己盲目嘗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