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抽煙喝飲料成家常便飯,28歲小夥心肌梗死差點兒送命

28歲的牡丹區居民小王反復腹痛20多個小時, 以為是胃炎, 到牡丹人民醫院看急診, 被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幸虧醫生搶救及時, 才保住了年輕的生命。 他這麼年輕, 為什麼會發生心梗?原來, 他愛抽煙, 還經常拿飲料當水喝。

8月8日晚7時多, 小王開始出現腹痛症狀, 以為吃壞東西造成的胃痛, 沒當回事就早早睡下了。 9日一早8時許, 腹痛又開始發作, 一直持續到下午兩點多, 家人陪同小王趕到牡丹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 牡丹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孫豐年趕緊上前查看:測量生命體征平穩, 全腹部無壓痛。

細心的孫豐年立即為患者進行了心電圖檢查、抽血化驗, 結果發現心電圖異常, 超敏肌鈣蛋白高達4.0ng/ml, 確診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建議立即進行急診PCI。 隨後, 通過冠狀動脈造影發現:左冠狀動脈狹窄95%, 右冠遠端完全閉塞。 接著為患者實施了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導管內血栓抽吸術、導管內溶栓術。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手術, 小王腹痛緩解明顯, 術後恢復良好。

孫豐年告訴記者, 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但現在越來越年輕化。 在我國, 中青年出現心肌梗死的比例逐年增高, 更令人擔憂的是, 年輕人發生心肌梗死, 症狀可能不典型且病情更嚴重。 其實, 心肌梗死症狀會“聲東擊西”, 少部分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出現心梗的典型症狀,

而是表現為胃疼、牙痛、咽喉痛、關節痛等各種看似與冠心病病情不相干的症狀, 常易被忽視。

為什麼年輕人也發生心肌梗死?第一, 工作壓力的增大, 生活節奏加快, 長期熬夜、過度疲勞;第二, 體力勞動減少, 缺乏鍛煉, 三高人群增多;第三, 飲食不規律, 長期抽煙、酗酒, 煙中的尼古丁可使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增多, 導致血液黏稠, 損傷血管內皮, 很容易引起血液凝固與血管的異常變化, 研究發現吸煙者冠心病的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6倍;第四, 大量攝入含糖飲料。 大量臨床研究證明, 每天多攝入一瓶含糖飲料, 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16%, 喝得越多, 風險越高。 事實上, 糖除了增加冠心病的風險外, 還與中風、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疾病密切相關。

孫豐年建議, 科學起居、勞逸結合、合理膳食、適時補充水分, 戒煙限酒, 定期健康體檢, 對於年輕人預防心肌梗死尤為重要。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 錦 通訊員 侯凱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