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錦江區貫徹落實“中優”部署 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錦江區107個老舊院落的改造工作很“走心”

高標準、高品質地做優老舊院落改造工作, 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是錦江區貫徹落實“中優”部署的重要內容。 乾淨舒適的居住環境是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保證, 也是政府民生工程的重點目標。

當前, 錦江區將老舊院落改造與特色街區打造、背街小巷整治和小綠地建設緊密結合, 實現最大限度優化城市空間與城市形象;同時將老舊院落改造與歷史建築保護、區域文化挖掘傳承結合起來, 引導老舊院落改造向特色文化方向發展, 增強老舊院落文化魅力, 從而助推老舊院落通過改造實現內外環境和文化魅力雙提升。 據悉, 今年全區共有107個老舊院落參與改造, 其中有60個院落已完成硬體改造任務, 其餘老舊院落的改造工作也有條不紊的推進之中。 錦江區正全力以赴, 貫徹落實“中優”部署, 實現百姓安居夢。

解決群眾反映問題

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均隆街64號院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共1棟2個單元, 21戶居民。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院落, 也存在著困擾居民生活出行的大大煩惱。

62歲的居民李茂榮是院落的“元老級”居民了。 她告訴筆者, 如果不是老舊院落改造, 她已經決定搬家, 去和子女一起居住了。 “以前我們的院子裡連個垃圾回收處都沒有, 所有的垃圾都堆在院落一處廢棄的地方, 兩個單元的居民要回家, 都要從那處垃圾堆放處前經過。 冬天還好, 夏天簡直臭不堪聞。 ”李茂榮還表示, 由於院落設施設備老化陳舊, 年久失修, 雨季內澇的問題也困擾著每一個居民。

作為看守了院落6年的門衛, 李春秀也是苦不堪言。 “院落本來就小,

有私家車的居民還把車在院子裡亂停亂放, 嚴重阻礙大家的正常出行, 因為規勸大家整齊停放車輛, 有幾次私家車主都罵我多管閒事, 我也十分委屈。 ”更讓李春秀委屈的是, 由於沒有規劃停車棚, 居民的電瓶車、自行車都隨意停放在院落一處廢舊的棚戶下, 毫無安全防護, 丟失車輛的事件時有發生, 為此, 她已經賠過四輛車了。 “院落再不改造, 這門衛我是當不下去了。 ”李春秀告訴筆者。

居民的呼聲, 就是必須響應的民意。 在今年改造的107個老舊院落中, 均隆街64號院率先開始了改造。 院落內修建起了垃圾房, 垃圾不再露天無序堆放;院落管道進行了維修及更換, 極大程度的解決了院落雨季內澇的問題;路面重新規劃了停車位, 讓原本停放5輛車都擁擠不堪的院落如今可以有序停放七輛車;最讓李春秀高興的是, 此次老舊院落改造還將原來隨意堆放垃圾的廢棄處和原本停放非機動車的破爛棚戶連通打造了起來, 成了一個嶄新的、有遮擋、有防護欄、能上鎖的非機動車停車棚,

居民們的自行車、電瓶車終於找到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家”, 再也沒有發生過車輛丟失事件, 李春秀也再沒有賠過一輛車了。

“最讓我覺得錦上添花的是, 此次院落改造不是生硬冰冷的改造院落硬體設施, 而是結合我們轄區歷史和院落特色, 在改造中融入了‘院落文化’。”李茂榮告訴筆者,院落所在的均隆街在古代又稱“交子街”,於是此次的院落改造還在細節處植入了交子文化,院落的打造也以川西民居風格特色為主。改造後的院落與均隆街的歷史文化渾然一體,凸顯出了整體風格,擁有了獨特風貌。“這次的老舊院落整改,真的很‘走心’。”李茂榮豎起了大拇指。

充分尊重民情民意

設立改造長效機制

正如李茂榮所說,今年錦江區的老舊院落改造工作,可用“走心”二字來形容。據悉,整個老舊院落的改造過程中,街道、社區、社會力量都參與其中,改造充分尊重民意。

“為確保老舊院落改造按年度目標順利完成,我區建立健全了‘區、街辦、社區、院落’四級聯動機制。房管、民政等多個部門形成聯動機制,分工協作,發揮專項改造牽頭作用,構建起自上而下、對口負責的層級組織體系。”錦江區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改造中,按照“先自治後整治”的老舊院落改造推進原則,以各老舊院落為基本單位,由街道辦事處牽頭,以社區兩委和居民自治組織為抓手,以提升居民自我管理服務能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邀請專家、社會專業組織開展院落居民培訓、居民自治沙龍、院落主題活動,推動院落居民的參與能力建設,促進居民融合,構建和諧院落。

此外,在今年的改造中,錦江區圍繞推動人居環境更新升級的總體要求,著力“162”工作重點,高水準地做優107個老舊院落改造,長效機制保障改造成效。

所謂老舊院落改造“162”工作重點,即:1個自治組織、6個硬體改造大項、2項長效機制。6個硬體改造大項包括安防設施、環境整治、房屋共用部位、管理用房、共用設施設備、院務公開欄等;而2項長效機制是指物業管理機制和房屋公共部位專項維修資金歸集機制。這種“硬體+軟體”的模式被廣泛應用,在大力推進老舊院落改造過程中,無疑起到了高效高質的作用。

據統計,今年完善13家社區物業服務中心,根據各老舊院落居民意願採取聘請專業物管與社區物業服務中心直接管理和居民自治請社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監督指導等方式,全面完成107個老舊院落物業管理機制的建立和落實,老舊院落物業管理長效機制初步實施。

同時,通過“壩壩會”和居民代表會等形式,大力開展維修資金歸集宣傳。並根據各院落實際情況和居民群眾意願,因地制宜採取業主自籌、院落共有部分經營收益歸集和分期歸集逐步提高標準等多種方法,大力開展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歸集,107個老舊院落維修資金歸集工作全面達標。

結合當前智慧城市的新形勢,錦江區還進一步探索老舊院落物業管理新模式,構建老舊院落“互聯網+”,通過網格化管理和微信平臺,逐步打造老舊院落的“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瞄準地域特色

緊盯專案“微腐敗”

除了確定工作機制,瞄準地域特色,促進城市魅力提升,則是今年錦江區老舊院落改造工作的一大亮點。

“老舊院落改造將挖掘院落歷史背景、地域特色、民風民俗文化底蘊,提煉文化內涵,引導老舊院落改造向特色文化方向發展,增強老舊院落文化魅力,不斷體現正能量,滿足群眾文化需求。”錦江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錦江區將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依法治區宣傳教育工作,打造8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院落及法治文化主題院落;深入挖掘川劇文化和川西民俗文化等文化底蘊,提煉文化內涵,打造5個川西區域特色文化院落,助推老舊院落通過改造實現內外環境和文化魅力雙提升。

筆者獲悉,青蓮下街56號院將被打造成川西民俗文化院落,較場壩西街11號院被打造成交子文化院落……這些各具特色的院落是根據其地理位置、大小、佈局、設施等狀況因地制宜、精雕細琢,改造將最大限度的強化其功能、突出其特色,力求百花齊放。在改造中,我區還結合特色街區打造、背街小巷整治和綠地建設,通過外形風格設計、立面色調搭配和片區文化元素的注入,與區域文化、建築格調、環境風貌整體協調,交相輝映,打造宜居環境,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今年我區老舊院落的改造工程中,還嚴格督查每步流程,緊盯專案‘微腐敗’。”錦江區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老舊院落改造過程中,全區專項治理“微腐敗”工作滲透老舊院落改造專案全程,確保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在各院落改造現場公開投訴電話,設立“微腐敗”專項治理舉報箱,打造出方便群眾舉報的“綠色通道”,讓“蠅貪”無處遁形。老舊院落“微腐敗”工作重點治理幹部違規操作、弄虛作假、以權謀私、虛報冒領、貪污侵佔老舊院落改造專項資金;重點治理幹部利用微小工程建設專案進行權力尋租、以權謀私、挪用公款、收受禮金,通過採購設施設備收取回扣等問題;重點治理幹部吃拿卡要、慵懶散浮拖、推諉扯皮、工作不實、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履行管理服務職能不到位,監管不力、失職瀆職,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力,對待群眾態度生冷、作風粗暴等問題。

“2017年,是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關鍵之年,圍繞‘中優’使命,我區將繼續以‘走心’的工作態度,積極深入開展老舊院落改造工作,持續提升民生福祉,推動‘品位錦江’的建設。”錦江區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范舒/圖 文 )

編輯:王旋力

在改造中融入了‘院落文化’。”李茂榮告訴筆者,院落所在的均隆街在古代又稱“交子街”,於是此次的院落改造還在細節處植入了交子文化,院落的打造也以川西民居風格特色為主。改造後的院落與均隆街的歷史文化渾然一體,凸顯出了整體風格,擁有了獨特風貌。“這次的老舊院落整改,真的很‘走心’。”李茂榮豎起了大拇指。

充分尊重民情民意

設立改造長效機制

正如李茂榮所說,今年錦江區的老舊院落改造工作,可用“走心”二字來形容。據悉,整個老舊院落的改造過程中,街道、社區、社會力量都參與其中,改造充分尊重民意。

“為確保老舊院落改造按年度目標順利完成,我區建立健全了‘區、街辦、社區、院落’四級聯動機制。房管、民政等多個部門形成聯動機制,分工協作,發揮專項改造牽頭作用,構建起自上而下、對口負責的層級組織體系。”錦江區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改造中,按照“先自治後整治”的老舊院落改造推進原則,以各老舊院落為基本單位,由街道辦事處牽頭,以社區兩委和居民自治組織為抓手,以提升居民自我管理服務能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邀請專家、社會專業組織開展院落居民培訓、居民自治沙龍、院落主題活動,推動院落居民的參與能力建設,促進居民融合,構建和諧院落。

此外,在今年的改造中,錦江區圍繞推動人居環境更新升級的總體要求,著力“162”工作重點,高水準地做優107個老舊院落改造,長效機制保障改造成效。

所謂老舊院落改造“162”工作重點,即:1個自治組織、6個硬體改造大項、2項長效機制。6個硬體改造大項包括安防設施、環境整治、房屋共用部位、管理用房、共用設施設備、院務公開欄等;而2項長效機制是指物業管理機制和房屋公共部位專項維修資金歸集機制。這種“硬體+軟體”的模式被廣泛應用,在大力推進老舊院落改造過程中,無疑起到了高效高質的作用。

據統計,今年完善13家社區物業服務中心,根據各老舊院落居民意願採取聘請專業物管與社區物業服務中心直接管理和居民自治請社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監督指導等方式,全面完成107個老舊院落物業管理機制的建立和落實,老舊院落物業管理長效機制初步實施。

同時,通過“壩壩會”和居民代表會等形式,大力開展維修資金歸集宣傳。並根據各院落實際情況和居民群眾意願,因地制宜採取業主自籌、院落共有部分經營收益歸集和分期歸集逐步提高標準等多種方法,大力開展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歸集,107個老舊院落維修資金歸集工作全面達標。

結合當前智慧城市的新形勢,錦江區還進一步探索老舊院落物業管理新模式,構建老舊院落“互聯網+”,通過網格化管理和微信平臺,逐步打造老舊院落的“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瞄準地域特色

緊盯專案“微腐敗”

除了確定工作機制,瞄準地域特色,促進城市魅力提升,則是今年錦江區老舊院落改造工作的一大亮點。

“老舊院落改造將挖掘院落歷史背景、地域特色、民風民俗文化底蘊,提煉文化內涵,引導老舊院落改造向特色文化方向發展,增強老舊院落文化魅力,不斷體現正能量,滿足群眾文化需求。”錦江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錦江區將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依法治區宣傳教育工作,打造8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院落及法治文化主題院落;深入挖掘川劇文化和川西民俗文化等文化底蘊,提煉文化內涵,打造5個川西區域特色文化院落,助推老舊院落通過改造實現內外環境和文化魅力雙提升。

筆者獲悉,青蓮下街56號院將被打造成川西民俗文化院落,較場壩西街11號院被打造成交子文化院落……這些各具特色的院落是根據其地理位置、大小、佈局、設施等狀況因地制宜、精雕細琢,改造將最大限度的強化其功能、突出其特色,力求百花齊放。在改造中,我區還結合特色街區打造、背街小巷整治和綠地建設,通過外形風格設計、立面色調搭配和片區文化元素的注入,與區域文化、建築格調、環境風貌整體協調,交相輝映,打造宜居環境,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今年我區老舊院落的改造工程中,還嚴格督查每步流程,緊盯專案‘微腐敗’。”錦江區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老舊院落改造過程中,全區專項治理“微腐敗”工作滲透老舊院落改造專案全程,確保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在各院落改造現場公開投訴電話,設立“微腐敗”專項治理舉報箱,打造出方便群眾舉報的“綠色通道”,讓“蠅貪”無處遁形。老舊院落“微腐敗”工作重點治理幹部違規操作、弄虛作假、以權謀私、虛報冒領、貪污侵佔老舊院落改造專項資金;重點治理幹部利用微小工程建設專案進行權力尋租、以權謀私、挪用公款、收受禮金,通過採購設施設備收取回扣等問題;重點治理幹部吃拿卡要、慵懶散浮拖、推諉扯皮、工作不實、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履行管理服務職能不到位,監管不力、失職瀆職,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力,對待群眾態度生冷、作風粗暴等問題。

“2017年,是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關鍵之年,圍繞‘中優’使命,我區將繼續以‘走心’的工作態度,積極深入開展老舊院落改造工作,持續提升民生福祉,推動‘品位錦江’的建設。”錦江區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范舒/圖 文 )

編輯:王旋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