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結束

福州新聞網8月14日訊8月12日, 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總決賽暨閉幕式在長沙舉行。 經過激烈角逐, 來自蘇丹的選手趙之行奪得總冠軍。 擔任總決賽評審的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 賽前接受了包括本報在內全國約30家媒體群訪。

參加總決賽的5強選手分別是五大洲冠軍, 他們是德國賽區的何本德、馬來西亞賽區的沙米爾、美國賽區的穆宸鵬、澳大利亞賽區的劉思遠和蘇丹賽區的趙之行。 他們過五關斬六將, 經過“過橋賽”、複賽、決賽層層遴選, 最後從112個國家的145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 站在了總決賽的舞臺上。

被問及怎麼看待當下的漢語熱, 錢文忠認為, 這是歷史的必然。 在他看來, 文化自信首先是語言自信。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 外語好是一個了不起的優勢, 現在單純的外語好已經不足以成為優勢。 對語言沒有自信, 對文化一定沒有自信。 我們努力構建的文化自信要建立在語言自信的基礎上, 這種自信與國家強盛不無關係。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排名前幾位的經濟體, 但漢語的全球地位與國家地位匹配其實還有很大空間, 漢語橋是推動漢語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樑。 我特別高興, 有那麼多人來學習漢語。 30年前, 我在德國留學, 那時候只有大量的中國人出去學外語, 現在很多外國人學中文, 有來有往我覺得才是正常的。

錢文忠還認為, 不僅要把經濟技術、文化文明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 一定還要走進來, “它不是一個單行線, 它是一個雙通道和立交橋, 我們一定要瞭解別人, 也歡迎別人瞭解我們。 我們也有條件為別人瞭解我們提供幫助和支援。 ”

據介紹, 本次比賽實況將於8月31日在湖南衛視播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