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佛教造像栩栩如生!包頭竟然也有這樣的古跡

明朝後期, 藏傳佛教(亦稱喇嘛教)開始流傳於蒙古草原, 至清朝達到鼎盛, 從民國日趨衰落。

如今, 陰山南麓的包頭地區尚存梅力更召、昆都侖召等藏傳佛教的廟宇。

泥塑神像總是容易損毀, 而銅制神像又造價不菲, 於是, 虔誠的信徒常常雕刻石像, 以此祈求神明永存、護佑永世。

在包頭市昆都侖區蔔汗圖嘎查(村)附近, 有一條陰山狹谷——榆樹溝, 入溝約五裡西側, 有一道崖壁。 壁上雕有一座金剛像, 造型栩栩如生, 讓人過目難忘。

造像高約2米, 為淺浮雕技法。

蔔汗圖石刻(陰山小蟲攝於2015年8月)

這尊金剛, 以骷髏為瓔珞頭冠, 頸部又掛有粗大的骷髏項鍊, 直拖至腹下, 令人生畏。 右手執金剛杵, 左手結法印, 軀幹飄舞金剛絹索, 威風凜凜。 其表情忿怒猙獰,

右腿彎曲, 左腿向外伸直, "顧視四方, 如獅子奮進"。 金剛造像有火焰紋背光, "遍身火焰, 洞然如劫燒焰", 底部雕有蓮花座。

這尊金剛, 頗似藏傳佛教中的大威德金剛, "降伏惡魔之威, 按善安良之德"。

當地蒙民稱之為"蔔爾漢", 意思為"神位"。

2010年6月, 蔔汗圖石刻列入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龍門石窟奉先寺的佛教造像(陰山小蟲攝於2011年4月)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的佛教造像, 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工高踞於摩崖石刻的巔峰, 成為中國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這些佛像的背後有很多長方形的小龕, 這是大約在宋、金時代, 人們為了保護大像龕, 依龕修建了木結構屋簷式建築, 然而, 這些建築影響了佛像的通風, 加速了佛像的風化, 因而後來被拆除。

在卜汗圖金剛像的北後也有類似的三個圓形小龕, 應是明清時代, 信徒為了保護石刻, 曾建有木質屋簷, 用來遮避雨雪。

蔔汗圖石刻上部的三個小龕

歲月侵蝕, 木質屋簷早已朽毀, 唯有石刻依然壁立。

陰山深處的蔔汗圖石刻, 為包頭地區的佛教史、為包頭地區的藝術史, 增添一抹光彩。

從蔔汗圖石刻眺望包鋼尾礦壩

作者簡介:陰山小蟲,內蒙古包頭人,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為了一份初心、一份夢想,辭職從事多年的醫藥行業,轉身成為自由張揚的文化玩家。願以"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為心旨,感悟文化,修行自己。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從蔔汗圖石刻眺望包鋼尾礦壩

作者簡介:陰山小蟲,內蒙古包頭人,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為了一份初心、一份夢想,辭職從事多年的醫藥行業,轉身成為自由張揚的文化玩家。願以"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為心旨,感悟文化,修行自己。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