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故事:歐冶子鑄劍

歐冶子和他的女兒莫邪, 在龍泉的秦溪山麓鑄劍己經整整十年。 十年來, 父女倆天天雞鳴而起, 夜半才歇。 寶珠總不會永遠被沙土埋沒, 歐冶子父女鑄的劍終於被世人公認, 譽滿神州。 越王勾踐見了也萬分賞識, 敕封歐冶子為“將軍”。 但歐冶子婉言謝絕了越王的封爵, 和女兒莫邪一道回到秦溪山麓, 照舊每天雞鳴而起, 夜半才歇, 細心鑄劍, 而且在技藝上格外刻苦鑽研, 精益求精。 他決心鑄出一把驚天地、泣鬼神的寶劍來。

寒來暑往, 不覺間又過了許多年。

一天夜裡, 莫邪提了個小提籃給她爹送來夜宵,

笑嘻嘻地問道:“爹, 您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

歐冶子被女兒這話問得莫名其妙:“你問這做甚?”

莫邪抿嘴一笑, 放下小提籃, 神秘地說:“你聽!”

歐冶子停住手裡的鐵錘, 傾耳細聽, 山睡風息, 萬籟俱寂, 什麼也聽不見。

莫邪只覺得心裡好笑, 又說道:“你抬頭看嘛!”

歐冶子抬頭一看, 只見兩隻喜鵲從空中撲棱棱飛進了大楓樹頂上的鳥窠, 他明白了:“哦, 你想幹將了。 ”

“爹, 瞧您說的!我的意思, 今天是七夕, 請您歇上一夜。 我看您今年以來, 面容清瘦, 氣力漸衰, 飯量減少, 夜裡睡眠不好, 我心裡著實不安。 ”

歐冶子聽了這話, 激動地說:“孩子, 你的關心我何嘗不知。 無奈世間萬物有盛必有衰, 人哪能長生不老?人生一世, 倘能智啟來者, 蔭覆他人, 雖死, 又有何怨恨!好吧,

吃過夜宵, 攜上這劍, 到渣嶼上去舞一 番, 散散心!”

莫邪見爹有這樣的興致, 心中非常高興, 連聲稱好。

吃罷夜宵, 莫邪一手拉著父親, 一手提著劍, 歡歡喜喜到了甌江邊。 他倆解開纜繩跳進船裡。 歐冶子木槳一劃, 小船便如一束鵝毛溧入江中。 明月之下, 水波粼粼, 清風拂衣, 父女倆的終日辛勞, 頓時全消。 對 此良宵美景, 莫邪情不自禁地引頸高歌;歐冶子以槳擊船相和, 悠悠然如置身塵世之外。

歌罷, 船到渣嶼。 父女倆泊住小船, 跳上岸來, 順著小路, 找了個平坦的地方, 歐冶子便舒動筋骨, 拔劍起舞。 一時間只見青光四射, 驚得嶼上宿鳥離窠, 江中魚龍跳躍, 山上猿猴啼嘯, 劍氣直沖銀河……

這時候, 天上有七位仙女, 覺得她們住的瓊樓微微震盪,

於是步出庭院, 來到銀河邊上, 撩開夜幕, 定睛一看, 才知是歐冶子父女在渣嶼上舞劍。 歐冶子父女為了富國強兵, 官爵不受, 含辛茹苦, 在龍泉秦溪山 麓鑄劍的事, 她們早有所聞, 此刻見了, 她們心中更加敬佩, 於是駕起祥雲來到人間。

莫邪發現七朵祥雲從空中冉冉降下, 急忙告訴爹爹。 歐冶子收住架勢, 抬頭一看, 見是七位仙女腳踩祥雲, 笑盈盈地向他們迎面飄來。 不一會兒, 仙女們就落在渣嶼上。 歐冶子和莫邪連忙整理衣冠, 迎上前去。

相見禮畢, 眾仙女要過劍來, 仔細觀看, 莫不嘆服。 歐冶子謙恭地說:“眾位仙家, 此劍是塵間俗物, 有失雅望, 何勞如此誇獎!望你們賜教, 多多相助。 ”

眾仙女敬佩歐冶子父女為國為民、堅初不拔的精神,

各自摘下頭上的夜光寶珠, 朝秦溪山麓擲去, 頓時山麓下出現七泓清泉, 其狀酷似天上的北斗。

良宵苦短, 不覺金雞高唱, 天將破曉, 七位仙女和歐冶子父女都知道分別在即。 七仙中的大姐指著七泓清泉說:“請取七泉之水, 配合為一, 用於淬火, 用於磨礪, 定能鑄出更好的劍來。 ”說畢, 叫過六位妹妹, 與歐冶子父女告別, 向天空飛去。

父女倆送別了七位仙女, 就登船渡江, 奔回寮棚。 歐冶子把那劍放進爐裡, 加上青楓硬炭, 拉動風箱。 莫邪取來七泉之水放在爐旁。 經過千錘百煉, 當歐冶子取劍在七泉之水中淬火時, 只見一團白霧沖天而起, 等霧氣消散, 就出現了一支寒光閃閃的劍。 歐冶子父女又用七泉之水, 悉心地磨礪。

越磨, 越感到涼氣襲人, 滿屋生寒。 歐冶子將劍稍稍一試, 開金石不倒鋒, 捲曲不彎折, 伸屈自如, 剛柔並寓。 父女倆喜出望外。 為了感謝七位仙女, 他倆又描下北斗七星形狀, 將它鏤在劍身上。

後人見了此劍, 都視為珍寶。 因它在龍泉鑄成, 身上又有七星的標記, 故有叫“龍泉劍”的, 也有叫“七星劍”的。 久而久之, 龍泉就成了劍的代稱, 以至有“手握三尺龍泉”之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