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從輕到重 趣旅正試圖建立起海島資源壁壘

居民消費大升級已在中國的各行各業初現端倪, 市場龐大的出境旅遊也不例外。 在出境遊頻次中占比較高的海島旅遊市場, 亦得到了諸多旅遊創業公司的青睞。

不過, 普吉島、巴厘島等著名海島遊目的地已是紅海市場, 其他諸如塞班、帛琉等小島, 或許還有發展機會。

深耕海島遊的趣旅正在試圖拿下更多的海島資源。 據趣旅創始人兼CEO欒傑對新旅界(LvJieMedia)介紹, 目前趣旅的目的地資源已經覆蓋包括馬爾地夫、塞班、關島、模里西斯、斯里蘭卡、夏威夷、斐濟、大溪地、芽莊、沙巴、巴厘島、美娜多、新加坡、民丹島等在內的50多個海島。

成立於2012年的趣旅, 在過去的兩年中也進入了快速成長期。 公司過去兩年營收均以100%以上增速增長, 2016年營收規模更達到了10億元, 目前上線的境外海島遊產品達到10000餘條, 合作的海島目的地國家有20多個, 服務遊客達60萬人。

模里西斯

今年初, 趣旅推出新品牌“最海島”及“小馬哥”, 形成以“趣旅”B2C品牌加“最海島”B2B平臺和“小馬哥”海島地接品牌協同發展的品牌矩陣, 試圖以全新的品牌形象, 通過更清晰的多條產品線, 實現輕重結合發展, 建立起海島旅遊業務的“護城河”。

掌握目的地一手資源

相較於城市目的地,

海島資源比較稀缺, 誰先搶佔到更多資源就能更容易地建立起行業壁壘。

“海島目的地的資源並不像其他旅遊資源一樣可以無限拓展, 如果你把沙灘占住, 拿下一片, 對於其他人來說那一片就沒了, 無人島也是這樣。 ”欒傑在2017海島旅遊投資大會暨中國上市旅遊公司高峰論壇上曾經這樣表示。

而海島旅遊產品的打造是趣旅拿下海外目的地戰略的重心。 一直以來, 趣旅通過直采和整合目的地資源, 形成了自由行產品、包機產品、主題遊產品、旅遊增值服務四大產品線, 為出境海島游遊客提供一站式服務。

區別于傳統機票+酒店的標準化旅遊產品, 趣旅結合消費者旅遊需求及目的地特色資源, 圍繞海島地接社、購物店、酒店、船隊等,

開發了一系列頗具特色的旅遊產品和配套設施。

此外, 為打造海島旅遊價值鏈, 趣旅正逐步向全球海島遊資源供應商轉變, 通過無人島開發、酒店並購、購物店建設等三個方面展開海島目的地的全面佈局, 通過對產品、服務及目的地資源整合,

持續擴大對目的地資源的把控能力。

事實上, 做海島旅遊可能還要面臨很多“坑”, 為了解決海島遊市場目前存在的諸多痛點, 趣旅做了更多嘗試。

欒傑在2017海島旅遊投資大會上曾公開表示, 一路走來, 趣旅趟過了很多“坑”。 比如從餐廳角度來講, 海島游本應非常講究餐食, 但不少海島在這方面的工作投入還比較欠缺, 像美娜多, 找一個合適的中餐廳很困難, 再如斯里蘭卡, 基本都是咖喱味的餐食。

而對於中國遊客來說, 海島遊還需解決夜生活問題, 解決晚上玩什麼。 歐美遊客和中國遊客的消費習慣不同, 前者可能覺得白天曬曬太陽就可以, 但是中國人出發之前, 常常要先看看是否有豐富的夜生活。

為此,趣旅在馬爾地夫馬累成立了其第一家過夜酒店,用來服務趣旅赴馬代旅遊客人過夜的問題;在部分海島建立了購物中心,解決遊客的購物需求;佈局海島夜生活服務,提供餐飲、酒吧娛樂、演藝等服務。

另外,人員管理也是制約國際海島遊的發展瓶頸之一。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人手一部智慧手機,可以解決大部分生活問題,但很多海島國家的網路系統、軟體等並不能與中國的發展同步。欒傑介紹,海島國家的居民生活節奏相對較慢,中國企業和當地人融合有很大難度。“想管理好當地人就得找當地人,不然會很困難。”

輕重結合縱深發展

欒傑把趣旅的對標企業定為TUI途易,並表示趣旅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海島遊資源商,打通出發地到目的地的全球海島遊產業鏈。

關島

趣旅目前服務的主要客群是25-35歲,年收入超過20萬元的家庭。專注出境海島旅遊來切入、深入細分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直接迎戰OTA巨頭。

在銷售管道方面,除了與各大OTA、內容社區、電商合作,給傳統旅行社供貨外,趣旅也打造了直銷管道,實現C端、B端,線上、線下,一同獲客。

在出發地擁有管道獲客,在目的地讓趣旅掌控的地接社來服務,最後通過培育的海島遊樂項目來實現價值。趣旅試圖在構建海島資源壁壘的同時實現海島遊價值鏈閉環。

然而,趣旅並不滿足於輕資產的發展模式。“我們會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發展。在擴充海島數量的同時,也會選擇1-2個島進行深度資源投入。根據海島的不同特點,投入不同的資源配套服務作為試點,制定完服務標準和優化流程後,再到其他海島複製。”欒傑告訴新旅界。

不過,欒傑也表示,趣旅“沒有這麼多錢投大項目,只能投小項目”,對於目的地投資方面,趣旅以輕資產和重資產相結合的方式做,“我們不糾結做重或者是輕,只要解決用戶需求痛點的就做。”

而欒傑相信,趣旅後期在海島目的地資源佈局好後,能為遊客在諮詢、銷售、出遊、購物、歸來等環節上提供無縫服務,毛利將會有一個很大的突破。

“出發地機酒產品的毛利一般都在5-10%,通過對目的地資源的拓展,目的地產品的毛利會在15%以上”,欒傑說道,“趣旅成立5年了,一直致力於擴大市場的規模,預計將會在2018年實現盈利。”

而重資產投資回報風險大,與城市目的地不同,海島目的地比較封閉,投資重資產比如酒店,投完之後如何保證客流量?對這一點,欒傑表示海島當地旅遊局的推廣力度對於遊客流量有直接影響,有些海島旅遊局對目的地的推廣並不給力,全靠國內代理、旅行社等幫忙推廣,這的確是非常大的挑戰。“像美娜多不是我們一家包的,目的地旅遊局推得不到位,我們在國內做起來也挺費勁。”欒傑說。

但可快速複製的商業模式,以及擁有眾多OTA及旅行社任職經歷的核心高管團隊,讓趣旅得到了眾多投資人青睞。

2015年10月,趣旅網宣佈完成近20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元鈦長青基金;1月5日,則完成了由韓國投資、凱泰資本領投,創市金融、元鈦長青跟投的近4000萬美元B輪融資。欒傑稱,這筆資金趣旅將繼續用在國內出發地採購包機產品方面;同時也會在海島目的地進一步聚攏旅遊資源,對前、後端系統進行優化和升級。

欒傑對海島旅遊的未來充滿信心,並認為海島遊將是旅遊行業最值得關注的細分市場。“海島度假相對比較高頻次,陸續成長起來的90後更加有自主意識和享樂精神,海島遊多數國家有免簽和落地簽的特性,滿足了90後那顆‘說走就走’的心。”

資料顯示,2013年開始,中國連續四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消費國,對全球旅遊收入貢獻平均超過13%,據高盛2015年發佈的中國出境遊報告預測,到202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次將達2.2億人次,市場潛力巨大。而海島遊細分市場份額大,約佔據出境遊人次的30%。

值得注意的是,海島旅遊的發展還需要明確的政策法律支援。在海島旅遊目的地當中,有些具有明顯的地方保護主義特色,不允許外部人士在當地從事旅遊業務。如斯里蘭卡,按照當地法律規定,海島資源開發者最多只能擁有40%的股份,不能對其控股,這樣勢必會影響中國投資者的熱情。

但在“一帶一路”政策火熱推行至全球的當下,眼下可以說是發展海島遊的好時機,很多海島國家受益匪淺,或許這將吸引更多中國投資人的目光。

為此,趣旅在馬爾地夫馬累成立了其第一家過夜酒店,用來服務趣旅赴馬代旅遊客人過夜的問題;在部分海島建立了購物中心,解決遊客的購物需求;佈局海島夜生活服務,提供餐飲、酒吧娛樂、演藝等服務。

另外,人員管理也是制約國際海島遊的發展瓶頸之一。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人手一部智慧手機,可以解決大部分生活問題,但很多海島國家的網路系統、軟體等並不能與中國的發展同步。欒傑介紹,海島國家的居民生活節奏相對較慢,中國企業和當地人融合有很大難度。“想管理好當地人就得找當地人,不然會很困難。”

輕重結合縱深發展

欒傑把趣旅的對標企業定為TUI途易,並表示趣旅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海島遊資源商,打通出發地到目的地的全球海島遊產業鏈。

關島

趣旅目前服務的主要客群是25-35歲,年收入超過20萬元的家庭。專注出境海島旅遊來切入、深入細分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直接迎戰OTA巨頭。

在銷售管道方面,除了與各大OTA、內容社區、電商合作,給傳統旅行社供貨外,趣旅也打造了直銷管道,實現C端、B端,線上、線下,一同獲客。

在出發地擁有管道獲客,在目的地讓趣旅掌控的地接社來服務,最後通過培育的海島遊樂項目來實現價值。趣旅試圖在構建海島資源壁壘的同時實現海島遊價值鏈閉環。

然而,趣旅並不滿足於輕資產的發展模式。“我們會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發展。在擴充海島數量的同時,也會選擇1-2個島進行深度資源投入。根據海島的不同特點,投入不同的資源配套服務作為試點,制定完服務標準和優化流程後,再到其他海島複製。”欒傑告訴新旅界。

不過,欒傑也表示,趣旅“沒有這麼多錢投大項目,只能投小項目”,對於目的地投資方面,趣旅以輕資產和重資產相結合的方式做,“我們不糾結做重或者是輕,只要解決用戶需求痛點的就做。”

而欒傑相信,趣旅後期在海島目的地資源佈局好後,能為遊客在諮詢、銷售、出遊、購物、歸來等環節上提供無縫服務,毛利將會有一個很大的突破。

“出發地機酒產品的毛利一般都在5-10%,通過對目的地資源的拓展,目的地產品的毛利會在15%以上”,欒傑說道,“趣旅成立5年了,一直致力於擴大市場的規模,預計將會在2018年實現盈利。”

而重資產投資回報風險大,與城市目的地不同,海島目的地比較封閉,投資重資產比如酒店,投完之後如何保證客流量?對這一點,欒傑表示海島當地旅遊局的推廣力度對於遊客流量有直接影響,有些海島旅遊局對目的地的推廣並不給力,全靠國內代理、旅行社等幫忙推廣,這的確是非常大的挑戰。“像美娜多不是我們一家包的,目的地旅遊局推得不到位,我們在國內做起來也挺費勁。”欒傑說。

但可快速複製的商業模式,以及擁有眾多OTA及旅行社任職經歷的核心高管團隊,讓趣旅得到了眾多投資人青睞。

2015年10月,趣旅網宣佈完成近20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元鈦長青基金;1月5日,則完成了由韓國投資、凱泰資本領投,創市金融、元鈦長青跟投的近4000萬美元B輪融資。欒傑稱,這筆資金趣旅將繼續用在國內出發地採購包機產品方面;同時也會在海島目的地進一步聚攏旅遊資源,對前、後端系統進行優化和升級。

欒傑對海島旅遊的未來充滿信心,並認為海島遊將是旅遊行業最值得關注的細分市場。“海島度假相對比較高頻次,陸續成長起來的90後更加有自主意識和享樂精神,海島遊多數國家有免簽和落地簽的特性,滿足了90後那顆‘說走就走’的心。”

資料顯示,2013年開始,中國連續四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消費國,對全球旅遊收入貢獻平均超過13%,據高盛2015年發佈的中國出境遊報告預測,到202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次將達2.2億人次,市場潛力巨大。而海島遊細分市場份額大,約佔據出境遊人次的30%。

值得注意的是,海島旅遊的發展還需要明確的政策法律支援。在海島旅遊目的地當中,有些具有明顯的地方保護主義特色,不允許外部人士在當地從事旅遊業務。如斯里蘭卡,按照當地法律規定,海島資源開發者最多只能擁有40%的股份,不能對其控股,這樣勢必會影響中國投資者的熱情。

但在“一帶一路”政策火熱推行至全球的當下,眼下可以說是發展海島遊的好時機,很多海島國家受益匪淺,或許這將吸引更多中國投資人的目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