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有錢有閑的中年人為何開始重修美術課?

綠茶覺得畫畫已經成為他關乎未來的出口。 “我甚至會想, 或許以前蹉跎過的時光, 就是在等今天呢。 ”

文 ✎ 蔣平

編輯 ✎ 卜昌炯

圖 ❏ 尹夕遠

Tina穿著長及腳踝的大紅裙子, 春風滿面地走進北京雙井的“那時畫室”。 迎面有同學走過來打招呼, “今天真漂亮哦”, 她莞爾一笑。 身為金融圈中高級管理人員, Tina平日很少打扮成這樣, 更多時候, 她處在一個嚴謹、高效、被各種資料縈繞的環境裡, 神情是緊繃的, 心情也是。

這天, 她來畫室繼續死磕那幅已經畫了一個多月的古典油畫。 畫板差不多有兩隻手掌大, 畫上是中世紀歐洲的桌椅花瓶。 她用的是新學的畫法——罩染技法, 簡單地形容, 就是一層一層慢慢畫。 對Tina來說, 比掌握技法更要緊的是屏住呼吸, 保持耐性。 她每次來都老老實實坐上幾個小時, 仔仔細細畫一層, 下次來, 再畫一層, 進度極為緩慢。

週末的畫室稍顯熱鬧, 三四十人分散在300多平方米的空間裡各自作畫,

每個人走路都輕輕的, 有時低語, 偶爾傳來輕笑聲。

這是一間專為零基礎的成年人服務的畫室, 在居民樓頂層, 寬敞的房間和長長的走廊圍著大片落地窗, 從早到晚, 陽光變換著角度照射進來, 音樂飄浮在空氣中, 一切都讓人心情愉悅。

▵“那時畫室”一角。 學生們畫畫時非常專注, 偶爾交流也輕聲細語

性格內斂的燕梓也是這間畫室的常客, 35歲, 比Tina略小, 和Tina一樣漂亮、化淡妝、衣著精緻, 一樣有個可愛的兒子和支持自己做喜歡之事的先生。 不同的是, 燕梓4年前已從“硝煙彌漫”的職場退出, 成了全職太太。

燕梓說話時略帶害羞地笑, 笑得很頻繁, 一臉陽光。 她是這間畫室堅持最久的學員, 每週來兩三次, 有時從早上9點一直畫到晚上9點, 連畫室的老闆——大家都稱呼為殷老師, 都頗為驚歎。

畫室的一個房間中央, 擺放著燕梓一幅尺寸為1米乘1.4米的油畫作品, 殷老師經常展示給其他人看, 內容是一對父子手把手站在山頂俯瞰北京城, 人物原型是燕梓的先生和兒子。

為了畫好這幅畫, 燕梓專門在初春的淩晨爬起來, 跑到景山山頂看日出。 她等在那裡, 看著天空漸變的顏色, 想像著要把看到的一切搬到畫上。 等到畫時, 她又加入了一點想像, 天空藍得更深邃, 遠處還有山和海, 一片原野之間, 星星點點的是北京的故宮, 先生帶著兒子站在山頂遠望, 志存高遠, 一切都在腳下, 一切都不重要。 燕梓畫了一個多月, 給這幅畫起名《逍遙望》。

畫室裡的人看起來多少都有些逍遙感, 在這個行色匆匆的世界裡, 他們為自己營造了一段慢時光。

Tina很忙, 每晚七八點鐘到家, 陪兒子、做雜事, 時間密不透風, 想和先生一起看場電影也只能安排在午夜場, 那時兒子已睡, 他們忙中偷閒。 但再忙, Tina也會在週末抽出一整天到畫室畫畫,

一走進畫室, 時間瞬間切換至慢車道, 整個人也舒展了。

殷老師粗算了一下, 畫室開張至今, 共接收400多名學員, 尤其最近一年, 學畫畫的人突然增多, 反映到營業額上, 2017年的半年收入是2015年全年的4倍。 學員年紀在“70後”至“80末”之間, 30多歲居多, 10個人中有9個是女士, 共同點是生活優渥。

他們看起來像一群充滿閒情逸致的人, 安穩, 體面, 講求生活品質, 喜歡在某個心情正好、陽光正好的午後, 沉浸在安靜的畫室, 描摹一幅油畫, 或是水彩, 再或者曠日持久地和一堆形狀各異的素描石膏模型對峙。

▵學員們選擇比較多的是水彩、丙烯畫和油畫,零基礎學習通常從臨摹開始

他們成功地擠進了中產,但人生也進入中年,毫無繪畫基礎,卻忽然毫無預兆地拿起了畫筆,還畫得煞有介事。偶爾曬一幅新近作品,朋友圈底下會有人留言:你竟然還會畫畫?

偶然和必然

溫和的“中年大叔”綠茶兼具Tina和燕梓身上的某些特徵:A面,他是書評人,在不同媒體開設專欄,經營自己的公眾號“綠茶書情”,小有知名度;B面,他是貼心奶爸和模範先生,接送兒子上幼稚園、買菜做飯、收拾家務。這樣一個忙裡忙外的人,拿起畫筆純屬偶然。

2016年冬天,太太過生日的那天早上,給太太訂的鮮花和蛋糕都到了,綠茶怎麼看都覺得缺點什麼,靈光一閃,對4歲的兒子茶包說,咱們給媽媽畫幅畫吧,兒子興奮點頭。父子倆熱情高漲,找來很多繪本參考,雄心勃勃準備畫一個“豆本”(迷你書)。他們很快發現這是一個坑,共8頁的“生日小豆本”沒那麼容易畫。兩人緊趕慢趕,最終在壽星下班前完成。

這次飽含愛意的傑作在朋友圈受到空前盛讚,幾百個贊和評論激發了綠茶的畫畫熱情。恰逢第二天綠茶一個人坐火車回老家,9個多小時的單調路程,讓他前一天的熱情之火再度熊熊燃燒。他用隨身帶的簽字筆一口氣畫了6幅小畫,既有火車裡的行李架,也有手機裡存的畫展上的作品。“長長的旅程突然覺得很有趣,甚至希望旅途再長一些。”他這樣形容。

Tina第一次畫畫也充滿偶然。當時她陪兒子去少兒畫室,和其他媽媽們等在外面。畫室老闆擔心家長們無聊,隔出一個房間,讓大家隨便畫畫。就是這隨便畫畫,勾起Tina小時候的回憶。她記得曾經很喜歡畫畫,但在那個年月,好好學習才是大人眼中的正事兒,畫畫基本被歸為“不務正業”,在萌芽階段就被掐滅。Tina的心癢了,她想拾回點什麼。找到畫室當天,她豪不猶豫就交了六七千元辦了卡,平均下來每節課需要240元。

相比之下,燕梓選擇畫畫沒那麼輕鬆,當時她正經歷一段心理低潮期。生孩子、辭職、帶孩子,一切平穩順遂。孩子長到兩歲時,燕梓失落地發現自己那些年沒有成長。曾經她也是幹練出色的職場女強人,如果堅持到現在可能也會年薪百萬,而眼下,她的世界只有孩子,沒有自己。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焦慮。朋友給她寄來當時很流行的號稱專為白領解壓的《秘密花園》塗繪本,但燕梓一次也沒有打開。她想像中畫畫不應該是這樣機械地塗抹色彩,但真實的畫畫又是什麼樣子呢?她決定找間畫室學學。

他們因為不同的“偶然”而拾筆作畫,在殷老師看來卻是某種必然。他從美術學院畢業,做過程式師和市場行銷,不錯的邏輯思維和行銷頭腦讓他從一開始就瞄準了零基礎成人繪畫市場。西方藝術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進入中國後,已經越發呈現出藝術平民化的意味;與此同時,中國人消費升級,從物質消費進入到精神消費。兩點交匯,他看到的是商機。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沒有偏差,到畫室諮詢的成年人非常多,畫室在兩年之內經歷了兩次調整和搬遷,從最初的幾十平方米擴充到現在的300平方米。

目前,北京大大小小的成人畫室已經有上百家。生源也不再局限於個體,一些企業也在團隊建設中引入繪畫一項,作為員工福利分享給大家。

陪伴

第一天在畫室學畫,燕梓充滿期待。老師讓她從素描開始,先畫分隔號,她就一遍一遍地練習,畫一根又一根的分隔號,畫了一天。她一點不覺得無聊,反而有一種“總算比原來的生活做出一點改變”的透亮。之前很長時間,她都覺得頭頂頂著一塊烏雲。

畫素描那段日子,燕梓早上9點畫室一開門就到了,一坐就是一天。“覺得時間是屬於自己的,要充分珍惜。”一畫起來,燕梓就沉浸其中,聽不到音樂聲,不看手機,不與人交流,如果沒定鬧鐘,她還會忘記吃飯。一直畫完第20幅素描,可以接觸色彩了,她回過頭來才發覺,原來素描真的很枯燥。

Tina佩服燕梓的耐力,她略過了素描這個環節,直接進入印象派。一開始,她的畫風很粗獷,色彩絢麗,畫得大刀闊斧。

燕梓慢慢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她從素描畫到水彩,從臨摹到運用自己的想像,畫畫幫助燕梓在最迷茫的時候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甚至可以說,具體為什麼而努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努力,在找回自己。朋友看到燕梓的變化,她自己也感覺越來越好,朋友圈不再只有孩子可曬了。燕梓甚至產生了一個念頭,如果學有所成,說不定可以轉型做插畫師。

燕梓的第一幅油畫,畫了自己與先生並肩而行的兩隻腳,作為送給他的生日禮物。她寫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偕同音鞋,畫的是鞋,寓意是一起走下去。這幅畫燕梓準備了3周,先生很喜歡,不僅是因為畫,還欣慰于太太的日漸快樂。

喬是青島一所大學的心理學老師,她利用暑假報了一個油畫班,那個畫室藏匿在老房子裡,赭紅色的牆外藤蘿纏繞,四周清新幽靜。畫畫時,她本能地會從專業角度去理解畫畫對人的功效,覺得畫畫是人們潛意識的表達,有點類似於用藝術的方式做心理按摩。

她最喜歡自己畫的一幅穿紅色風衣的女人,只有背影,撐著傘走在風雨中。畫完,她審視了自己表達的潛意識,發現畫中人物被她投射了對自己的欣賞和期望,即“不論悲喜,都能應對”。

綠茶的畫信手拈來,充滿童趣,畫的東西邊邊角角都是圓的,和他的字跡一樣。他解釋,是因為天天和兒子在一起。

▵喜歡上插畫後,綠茶每天都會隨身攜帶速寫本和彩鉛筆。他很喜歡到社區裡這家風格十年未變的書店裡作畫

他沒有跟任何人學習,卻得到專業畫畫的朋友的讚賞——沒有條條框框,就像孩子一樣。一次,綠茶和朋友到畫家黃永玉家做客,聊著聊著,朋友對黃永玉說,綠茶也畫畫。黃永玉一邊翻綠茶的插畫本,一邊點頭,綠茶心裡沒底,說:“我沒學過,不會畫。”黃永玉告訴他:“挺好,就這樣畫,不會畫就對了。”後來,黃永玉來了興致,指著一把椅子對綠茶說:“你坐那兒,我給你也來一幅。”唰唰幾筆,黃永玉給綠茶勾勒了一幅肖像。現在那幅肖像還保存在綠茶的速寫本裡。

綠茶保持著這份隨性,家裡有什麼紙就拿來畫。快遞盒子、塑膠紙、牆、水杯,都承載過他的畫筆。一次,綠茶開了一服中藥,看著藥方上那些陌生的名字,很好奇,這些藥都長啥樣?他靈機一動,一味一味藥去搜,再一個一個把搜出來的葉子畫在藥方上相對應的名字旁邊,童趣十足。

綠茶以前從來不會關注這些瑣碎。開始畫畫後,很微妙的,他突然覺得眼前的很多場景變得美好起來。坐在咖啡館裡,杯子擺在眼前,以前視線掃過不會停留,現在,他腦子裡立刻會有一個焦點對著它,構思它的比例。這樣的細微觀察不放過任何一個普通的物品,窗戶、背包,甚至角落的垃圾桶。“特別神奇,這個東西一旦被你重新描繪之後,它就不是那麼髒亂,突然覺得很多美好的感受撲面而來。”綠茶說。

在地鐵上,擠在人堆中,看著頭挨著頭,綠茶就會構思,“以後人山人海的時候,視覺效果就是這樣的,人的神情是這樣的,想著這些,人就變得不那麼煩躁了,起碼找到一個心靈的出口”。

綠茶曾經特意去觀察過10種不同的樹,看它們的樹皮分別什麼模樣,“孩子會這麼幹,但大人通常不會這麼幹。這種觀察,使你和這個世界的關係更親密”。

他有意識地在每一幅畫裡都點綴一個小小的主人公,那是以兒子茶包為原型創作的人物。這樣一來,他與畫的關係感覺又深刻了幾分,兒子就像他的印章。

出口

綠茶現在出門會隨身帶著一盒畫筆,20種顏色攤開來,筆尖從0.01cm、0.05cm、0.1cm到0.9cm,不同粗細都有。

他隨手畫自己的名片、正在保養的汽車,甚至還畫過全家的一次西安之旅。所有的畫,他都融入自己的發揮,畫畫讓他完成了對美的重新定義。有出書的朋友看到綠茶的畫,頗喜歡,邀請他為書配圖。如今,綠茶在媒體上開起了插畫專欄,其中“綠茶書情手繪版”頗受歡迎,在這個專欄裡,他把推薦的每一本書的封面都重新畫一遍。

綠茶覺得畫畫已經成為他關乎未來的出口。“每個人最終其實都是在找,你真正的落點在哪裡?有了畫畫這個出口之後,我會發現,我所有的思想、積累、閱歷,所有的東西,其實最後都是為這一件事服務的。我甚至會想,或許以前蹉跎過的時光,就是在等今天呢,有這個可能。”

燕梓在越畫越多之後則暫時擱淺了當插畫師的念頭。她明白,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這不重要,她已走出焦慮,現在享受在一片歲月靜好裡。她健身、畫畫、寫東西,不久前還開設了公眾號“燕梓志”。

她的畫慢慢有了自己的風格。她喜歡畫人,筆下的人物清瘦、窈窕。在公眾號裡,她開了一個小欄目,“採訪”不同的媽媽,畫媽媽們的故事。她還想學攝影,把攝影和畫畫結合,再學播音,在公眾號裡做語音節目。她沉浸在自己的樂趣裡,看到文章被認同、被轉發,就感到幸福。

身邊人開始叫她才女,這是她之前從未想過的稱謂。相比在職場裡拼殺,她更渴望哪天帶著插畫本旅遊,一邊走一邊畫。

幾乎所有成年開始學畫畫的人都會強調一個觀點:畫畫沒有門檻,任何人都可以。

因為沒有門檻,在人生進入中年,逐漸擺脫生計之憂後,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不同的理由,走上了繪畫之途。

在廣州工作的黃金山,是軍人出身的公司副總裁,最近被朋友拉進一個畫畫的微信群。群裡20多人來自不同城市,大多三四十歲,群主給大家佈置了“任務”,一個月要畫夠20幅,如果沒完成,月底要在群裡發20元紅包自罰。大家熱烈地參與其中,每天爭相在群裡交作業,儘管畫得都非常稚嫩。黃金山在這份熱烈裡感受到某種莫名的朝氣蓬勃,也加入進來,有空時,他拿著鋼筆在紙上畫簡筆劃,筆觸裡透著一股軍人的剛毅。

Tina曾經會想,儘管生活看起來不錯,但前半輩子好像沒做什麼喜歡的事。她這一代人,上學時選擇金融專業主要是為以後的工作考慮,進入金融圈通常意味著高收入,所有的衡量標準中,唯一沒有考慮自己是不是喜歡。“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她這樣問自己。開始畫畫後,她感覺到生活中增添了一抹亮色。

又一個週末下午,Tina在畫室低頭作畫,一個年長的姐姐走過來,拎著一幅剛完成的素描,興奮地問她:“我畫得好不好?”Tina打量著,畫中的女模特被畫得格外粗壯,甚至有些喜劇效果。看Tina表情不對,年長的姐姐馬上補充一句:“你可以看,不可以笑。”

結果是,兩個人笑作一團。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博客天下”:bktx2012。放心地把你每天十分鐘的閱讀時間交給我們,你選擇的是一群很酷的傢伙。

▵學員們選擇比較多的是水彩、丙烯畫和油畫,零基礎學習通常從臨摹開始

他們成功地擠進了中產,但人生也進入中年,毫無繪畫基礎,卻忽然毫無預兆地拿起了畫筆,還畫得煞有介事。偶爾曬一幅新近作品,朋友圈底下會有人留言:你竟然還會畫畫?

偶然和必然

溫和的“中年大叔”綠茶兼具Tina和燕梓身上的某些特徵:A面,他是書評人,在不同媒體開設專欄,經營自己的公眾號“綠茶書情”,小有知名度;B面,他是貼心奶爸和模範先生,接送兒子上幼稚園、買菜做飯、收拾家務。這樣一個忙裡忙外的人,拿起畫筆純屬偶然。

2016年冬天,太太過生日的那天早上,給太太訂的鮮花和蛋糕都到了,綠茶怎麼看都覺得缺點什麼,靈光一閃,對4歲的兒子茶包說,咱們給媽媽畫幅畫吧,兒子興奮點頭。父子倆熱情高漲,找來很多繪本參考,雄心勃勃準備畫一個“豆本”(迷你書)。他們很快發現這是一個坑,共8頁的“生日小豆本”沒那麼容易畫。兩人緊趕慢趕,最終在壽星下班前完成。

這次飽含愛意的傑作在朋友圈受到空前盛讚,幾百個贊和評論激發了綠茶的畫畫熱情。恰逢第二天綠茶一個人坐火車回老家,9個多小時的單調路程,讓他前一天的熱情之火再度熊熊燃燒。他用隨身帶的簽字筆一口氣畫了6幅小畫,既有火車裡的行李架,也有手機裡存的畫展上的作品。“長長的旅程突然覺得很有趣,甚至希望旅途再長一些。”他這樣形容。

Tina第一次畫畫也充滿偶然。當時她陪兒子去少兒畫室,和其他媽媽們等在外面。畫室老闆擔心家長們無聊,隔出一個房間,讓大家隨便畫畫。就是這隨便畫畫,勾起Tina小時候的回憶。她記得曾經很喜歡畫畫,但在那個年月,好好學習才是大人眼中的正事兒,畫畫基本被歸為“不務正業”,在萌芽階段就被掐滅。Tina的心癢了,她想拾回點什麼。找到畫室當天,她豪不猶豫就交了六七千元辦了卡,平均下來每節課需要240元。

相比之下,燕梓選擇畫畫沒那麼輕鬆,當時她正經歷一段心理低潮期。生孩子、辭職、帶孩子,一切平穩順遂。孩子長到兩歲時,燕梓失落地發現自己那些年沒有成長。曾經她也是幹練出色的職場女強人,如果堅持到現在可能也會年薪百萬,而眼下,她的世界只有孩子,沒有自己。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焦慮。朋友給她寄來當時很流行的號稱專為白領解壓的《秘密花園》塗繪本,但燕梓一次也沒有打開。她想像中畫畫不應該是這樣機械地塗抹色彩,但真實的畫畫又是什麼樣子呢?她決定找間畫室學學。

他們因為不同的“偶然”而拾筆作畫,在殷老師看來卻是某種必然。他從美術學院畢業,做過程式師和市場行銷,不錯的邏輯思維和行銷頭腦讓他從一開始就瞄準了零基礎成人繪畫市場。西方藝術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進入中國後,已經越發呈現出藝術平民化的意味;與此同時,中國人消費升級,從物質消費進入到精神消費。兩點交匯,他看到的是商機。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沒有偏差,到畫室諮詢的成年人非常多,畫室在兩年之內經歷了兩次調整和搬遷,從最初的幾十平方米擴充到現在的300平方米。

目前,北京大大小小的成人畫室已經有上百家。生源也不再局限於個體,一些企業也在團隊建設中引入繪畫一項,作為員工福利分享給大家。

陪伴

第一天在畫室學畫,燕梓充滿期待。老師讓她從素描開始,先畫分隔號,她就一遍一遍地練習,畫一根又一根的分隔號,畫了一天。她一點不覺得無聊,反而有一種“總算比原來的生活做出一點改變”的透亮。之前很長時間,她都覺得頭頂頂著一塊烏雲。

畫素描那段日子,燕梓早上9點畫室一開門就到了,一坐就是一天。“覺得時間是屬於自己的,要充分珍惜。”一畫起來,燕梓就沉浸其中,聽不到音樂聲,不看手機,不與人交流,如果沒定鬧鐘,她還會忘記吃飯。一直畫完第20幅素描,可以接觸色彩了,她回過頭來才發覺,原來素描真的很枯燥。

Tina佩服燕梓的耐力,她略過了素描這個環節,直接進入印象派。一開始,她的畫風很粗獷,色彩絢麗,畫得大刀闊斧。

燕梓慢慢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她從素描畫到水彩,從臨摹到運用自己的想像,畫畫幫助燕梓在最迷茫的時候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甚至可以說,具體為什麼而努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努力,在找回自己。朋友看到燕梓的變化,她自己也感覺越來越好,朋友圈不再只有孩子可曬了。燕梓甚至產生了一個念頭,如果學有所成,說不定可以轉型做插畫師。

燕梓的第一幅油畫,畫了自己與先生並肩而行的兩隻腳,作為送給他的生日禮物。她寫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偕同音鞋,畫的是鞋,寓意是一起走下去。這幅畫燕梓準備了3周,先生很喜歡,不僅是因為畫,還欣慰于太太的日漸快樂。

喬是青島一所大學的心理學老師,她利用暑假報了一個油畫班,那個畫室藏匿在老房子裡,赭紅色的牆外藤蘿纏繞,四周清新幽靜。畫畫時,她本能地會從專業角度去理解畫畫對人的功效,覺得畫畫是人們潛意識的表達,有點類似於用藝術的方式做心理按摩。

她最喜歡自己畫的一幅穿紅色風衣的女人,只有背影,撐著傘走在風雨中。畫完,她審視了自己表達的潛意識,發現畫中人物被她投射了對自己的欣賞和期望,即“不論悲喜,都能應對”。

綠茶的畫信手拈來,充滿童趣,畫的東西邊邊角角都是圓的,和他的字跡一樣。他解釋,是因為天天和兒子在一起。

▵喜歡上插畫後,綠茶每天都會隨身攜帶速寫本和彩鉛筆。他很喜歡到社區裡這家風格十年未變的書店裡作畫

他沒有跟任何人學習,卻得到專業畫畫的朋友的讚賞——沒有條條框框,就像孩子一樣。一次,綠茶和朋友到畫家黃永玉家做客,聊著聊著,朋友對黃永玉說,綠茶也畫畫。黃永玉一邊翻綠茶的插畫本,一邊點頭,綠茶心裡沒底,說:“我沒學過,不會畫。”黃永玉告訴他:“挺好,就這樣畫,不會畫就對了。”後來,黃永玉來了興致,指著一把椅子對綠茶說:“你坐那兒,我給你也來一幅。”唰唰幾筆,黃永玉給綠茶勾勒了一幅肖像。現在那幅肖像還保存在綠茶的速寫本裡。

綠茶保持著這份隨性,家裡有什麼紙就拿來畫。快遞盒子、塑膠紙、牆、水杯,都承載過他的畫筆。一次,綠茶開了一服中藥,看著藥方上那些陌生的名字,很好奇,這些藥都長啥樣?他靈機一動,一味一味藥去搜,再一個一個把搜出來的葉子畫在藥方上相對應的名字旁邊,童趣十足。

綠茶以前從來不會關注這些瑣碎。開始畫畫後,很微妙的,他突然覺得眼前的很多場景變得美好起來。坐在咖啡館裡,杯子擺在眼前,以前視線掃過不會停留,現在,他腦子裡立刻會有一個焦點對著它,構思它的比例。這樣的細微觀察不放過任何一個普通的物品,窗戶、背包,甚至角落的垃圾桶。“特別神奇,這個東西一旦被你重新描繪之後,它就不是那麼髒亂,突然覺得很多美好的感受撲面而來。”綠茶說。

在地鐵上,擠在人堆中,看著頭挨著頭,綠茶就會構思,“以後人山人海的時候,視覺效果就是這樣的,人的神情是這樣的,想著這些,人就變得不那麼煩躁了,起碼找到一個心靈的出口”。

綠茶曾經特意去觀察過10種不同的樹,看它們的樹皮分別什麼模樣,“孩子會這麼幹,但大人通常不會這麼幹。這種觀察,使你和這個世界的關係更親密”。

他有意識地在每一幅畫裡都點綴一個小小的主人公,那是以兒子茶包為原型創作的人物。這樣一來,他與畫的關係感覺又深刻了幾分,兒子就像他的印章。

出口

綠茶現在出門會隨身帶著一盒畫筆,20種顏色攤開來,筆尖從0.01cm、0.05cm、0.1cm到0.9cm,不同粗細都有。

他隨手畫自己的名片、正在保養的汽車,甚至還畫過全家的一次西安之旅。所有的畫,他都融入自己的發揮,畫畫讓他完成了對美的重新定義。有出書的朋友看到綠茶的畫,頗喜歡,邀請他為書配圖。如今,綠茶在媒體上開起了插畫專欄,其中“綠茶書情手繪版”頗受歡迎,在這個專欄裡,他把推薦的每一本書的封面都重新畫一遍。

綠茶覺得畫畫已經成為他關乎未來的出口。“每個人最終其實都是在找,你真正的落點在哪裡?有了畫畫這個出口之後,我會發現,我所有的思想、積累、閱歷,所有的東西,其實最後都是為這一件事服務的。我甚至會想,或許以前蹉跎過的時光,就是在等今天呢,有這個可能。”

燕梓在越畫越多之後則暫時擱淺了當插畫師的念頭。她明白,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這不重要,她已走出焦慮,現在享受在一片歲月靜好裡。她健身、畫畫、寫東西,不久前還開設了公眾號“燕梓志”。

她的畫慢慢有了自己的風格。她喜歡畫人,筆下的人物清瘦、窈窕。在公眾號裡,她開了一個小欄目,“採訪”不同的媽媽,畫媽媽們的故事。她還想學攝影,把攝影和畫畫結合,再學播音,在公眾號裡做語音節目。她沉浸在自己的樂趣裡,看到文章被認同、被轉發,就感到幸福。

身邊人開始叫她才女,這是她之前從未想過的稱謂。相比在職場裡拼殺,她更渴望哪天帶著插畫本旅遊,一邊走一邊畫。

幾乎所有成年開始學畫畫的人都會強調一個觀點:畫畫沒有門檻,任何人都可以。

因為沒有門檻,在人生進入中年,逐漸擺脫生計之憂後,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不同的理由,走上了繪畫之途。

在廣州工作的黃金山,是軍人出身的公司副總裁,最近被朋友拉進一個畫畫的微信群。群裡20多人來自不同城市,大多三四十歲,群主給大家佈置了“任務”,一個月要畫夠20幅,如果沒完成,月底要在群裡發20元紅包自罰。大家熱烈地參與其中,每天爭相在群裡交作業,儘管畫得都非常稚嫩。黃金山在這份熱烈裡感受到某種莫名的朝氣蓬勃,也加入進來,有空時,他拿著鋼筆在紙上畫簡筆劃,筆觸裡透著一股軍人的剛毅。

Tina曾經會想,儘管生活看起來不錯,但前半輩子好像沒做什麼喜歡的事。她這一代人,上學時選擇金融專業主要是為以後的工作考慮,進入金融圈通常意味著高收入,所有的衡量標準中,唯一沒有考慮自己是不是喜歡。“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她這樣問自己。開始畫畫後,她感覺到生活中增添了一抹亮色。

又一個週末下午,Tina在畫室低頭作畫,一個年長的姐姐走過來,拎著一幅剛完成的素描,興奮地問她:“我畫得好不好?”Tina打量著,畫中的女模特被畫得格外粗壯,甚至有些喜劇效果。看Tina表情不對,年長的姐姐馬上補充一句:“你可以看,不可以笑。”

結果是,兩個人笑作一團。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博客天下”:bktx2012。放心地把你每天十分鐘的閱讀時間交給我們,你選擇的是一群很酷的傢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