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為啥每年30萬人選擇這種有1500年歷史的傳統療法?

本文指導專家:廣東省中醫院 傳統療法科 主治醫師 甄宏鵬

【小編碎碎念】現在已是末伏了, 至8月21日今年的三伏天就要過完了, 對那些做天灸的人來說, 過了這段時間, 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就要等明年了。 作為一個經常感冒的人(寫此稿時小編還在感冒未痊癒狀態), 小編今年專門去做了天灸, 希望改善自己的體質。 以前我也像你一樣不知道天灸為何物, 聽說有些家長帶體質差的小孩去貼完就好些了, 只覺這是一種神奇的存在。 現奉上最新體驗報告來告訴你它是什麼以及它感覺怎麼樣?

什麼是天灸?不用火的灸法

天灸療法是中醫傳統的外治療法,

是借助藥物(用幾種中草藥研成粉末)對穴位的刺激, 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 甚至起泡, 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它是中醫灸治療法中非火熱灸法中的主要方法, 又稱發泡療法。

因為是一種不用“火”的灸法(一般的灸如艾灸等皆要用火), 故稱“天灸”。

天灸何時來的?天灸的歷史

歷史長達1500年天灸療法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南北朝, 即西元420-589年間。 南北朝梁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八月十四日民並以朱水點兒頭額, 名為天灸, 以厭疾”。 明代李時珍於西元1518-1593年編《本草綱目》也介紹了天灸療法可以截瘧。

在嶺南著名醫家葛洪、鮑姑的影響下, 天灸療法等灸法在嶺南地區盛行,

而廣東省中醫院是嶺南傳統天灸療法的傳承和發揚者, 自1984年大規模開展“嶺南傳統天灸療法”以來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近來每年天灸人數達30萬人次, 其中“三伏天”達20萬左右。 “嶺南傳統天灸療法” 已入選廣東省和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小編表示

好厲害!

感覺三伏天灸已經成為

廣東省中醫院及羊城百姓的一大盛事

每年這個時候

醫院門口廣場都是熱鬧非凡

甚為壯觀!

怎樣防病治病?天灸的作用機理

1、局部組織的刺激作用

天灸藥物大都帶有較強的刺激性, 有使皮膚發泡的作用, 可使局部血管擴張, 促進血液迴圈, 改善周圍組織營養, 從而起到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的作用, 甚者發泡化膿, 使滲出液增加, 能發揮消炎退腫的效果。

2、經絡穴位的調衡作用

中醫認為穴位不僅能反映各臟腑生理或病理機能, 同時也是治療五臟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點。

天灸刺激和作用於體表穴位相應的皮部, 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整, 糾正臟腑陰陽的偏盛或偏衰, 改善經絡氣血的運行,

對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態產生良好的治療和調整作用, 使其趨於平衡, 達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3、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

天灸藥物透過穴位皮膚, 其有效成分通過血液迴圈直達病變部位, 發揮其藥理效應。 更重要的是藥物通過經絡穴位吸收、傳輸、利用的同時, 經絡腧穴對藥物刺激做出較強反應, 將藥物作用放大, 其療效是經絡穴位與藥物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它們之間相互激發、相互協同, 作用疊加。

4、神經調節作用

天灸主要通過藥物使作用部位的皮膚上的各種神經末梢進入活動狀態, 從而改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 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通過神經反射作用, 激發機體的調節功能, 從而調整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只有夏天能天灸?冬天也可以!

很多人都知道三伏天要做天灸, 殊不知天灸根據貼藥的時間分為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 也就是說夏天和冬天都可以做, 只是三伏天灸更為普遍和常見。 那為什麼天灸要選擇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和一年中最冷的時間段進行呢?

三伏天灸

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 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利用三伏天人陽氣最盛的時機, 在背部的五臟六腑俞穴, 敷以辛溫、逐疾、走竄、通經、平喘藥物, 溫煦陽氣, 驅散內伏寒邪, 提高臟腑生理和抗病能力。 三伏天灸一般是在初、中、末伏期間連續貼5次左右, 也可視情況增加一兩次加強。

有些疾病一般寒冬季節發作較頻繁,症狀明顯,這時,常以治標緩解症狀為主,不便從本質進行治療。但到了夏天,這類疾病發作較少,或基本不發,正是根治的好時機。通過一些特殊的治療來補益人體元氣,增強抗病能力,以預防冬季來臨時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說的“

三九天灸

是在三九天進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乾燥,毛孔閉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療法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三九天天灸是三伏天天灸的補充,可以加強和鞏固三伏天灸的療效。

可防治哪些病?天灸的適宜病種

廣東省中醫院2017年天灸指引

總的來說,適宜的病種主要有:

1、肺系相關病症

包括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喘(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咳嗽、慢性肺氣腫等)、慢性咽炎、體虛易感冒等。

2、痛症:

如頸肩腰腿痛、膝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網球肘、胃痛、痛經等。

3、其他類:

如失眠、慢性腸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遺尿等。

人人都可以做嗎?不宜天灸的人群

急性發作期、發燒、咽喉發炎、一歲以下幼兒、孕婦、短時間內敷貼即會大量起水泡患、皮膚貼外用藥容易過敏者、月經期婦女、合併嚴重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內臟疾病及腫瘤患者。

具體怎樣操作的?天灸的過(gan)程(jue)

1、你會看到一張張類似於創可貼的圓形貼,然後醫生會在上面附著一些藥末。

2、醫生會根據你要防治的疾病及調理的方向,找到你相關的穴位貼上。一般一次天灸是貼8個穴位,可隨症加,也可隨病加。如果你治兩種病,那就是貼16個,不過醫生建議不要同時做超過2種喲!

3、成人一般要求貼藥時間以30~60分鐘,小孩時間酌減,如3歲兒童約15~30分鐘,以皮膚感受和耐受灼熱水準為察看指標,避免灼傷皮膚。時間到了自己取下就可以了。

小編表示:感覺就是,穴位在燒!

對於敷貼時間的問題,有些人還存在誤區,上次小編貼完藥撕下後,遇到另一位天灸完的大姐說,“只要受得了,貼得越久越好的!”後來小編專門問了醫生,醫生說這是不對的,成人天灸也不要超過1小時,雖然你自己感覺受得了,但是皮膚其實是受不了的,很有可能燙傷。

要忌口嗎?天灸的注意事項

貼藥後皮膚出現紅暈屬正常現象,可外塗皮膚軟膏以減緩不適症狀。

如引起水皰,應保護創面,避免抓破感染;若個別出現皮膚過敏者,可搽抗過敏藥膏並及時前來醫院處理。

注意飲食控制,不宜食用“發物”,如雞、鴨、燒鵝、牛肉、蝦、蟹、海產品、花生、韭菜、芋頭等;注意清淡飲食,不宜嗜吃生冷,以防損傷正氣影響療效。

建議女士們貼藥時不宜穿連衣裙、連身衣,儘量選擇較寬鬆的衣服以方便貼藥。

貼藥後不宜劇烈活動以免大量出汗導致藥膏脫落弄髒衣物。

貼藥後不要吹空調,以免受寒,並用溫水洗澡(揭掉2個小時後沖涼較好)。

關於最後一條,小編做的不好,一次因為穿了掉帶裙,在室內沒披上披肩,就被上文中的大姐教訓了“貼了藥還露肩!”她的朝陽群眾精神讓我很感動!

體驗綜述

作為我國傳統療法的經典傳承,感覺天灸還是非常不錯的:簡單省時,到醫院兩分鐘搞定,貼完即走,無創無痛(難怪那麼多家長帶小孩去做),價格也不貴,真是很便民的療法呢!不過,天灸需要堅持,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起不到效果。看小編不管颳風下雨、上班放假都堅持去貼,今年的三伏天灸已圓滿結束!聽說堅持貼幾年效果更好哦!大家有適應症也可去體驗下,研究好明年開始貼也行哦!

更多權威健康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廣州互聯網醫院訂閱號(weiyiguangdong)”

有些疾病一般寒冬季節發作較頻繁,症狀明顯,這時,常以治標緩解症狀為主,不便從本質進行治療。但到了夏天,這類疾病發作較少,或基本不發,正是根治的好時機。通過一些特殊的治療來補益人體元氣,增強抗病能力,以預防冬季來臨時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說的“

三九天灸

是在三九天進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乾燥,毛孔閉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療法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三九天天灸是三伏天天灸的補充,可以加強和鞏固三伏天灸的療效。

可防治哪些病?天灸的適宜病種

廣東省中醫院2017年天灸指引

總的來說,適宜的病種主要有:

1、肺系相關病症

包括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喘(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咳嗽、慢性肺氣腫等)、慢性咽炎、體虛易感冒等。

2、痛症:

如頸肩腰腿痛、膝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網球肘、胃痛、痛經等。

3、其他類:

如失眠、慢性腸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遺尿等。

人人都可以做嗎?不宜天灸的人群

急性發作期、發燒、咽喉發炎、一歲以下幼兒、孕婦、短時間內敷貼即會大量起水泡患、皮膚貼外用藥容易過敏者、月經期婦女、合併嚴重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內臟疾病及腫瘤患者。

具體怎樣操作的?天灸的過(gan)程(jue)

1、你會看到一張張類似於創可貼的圓形貼,然後醫生會在上面附著一些藥末。

2、醫生會根據你要防治的疾病及調理的方向,找到你相關的穴位貼上。一般一次天灸是貼8個穴位,可隨症加,也可隨病加。如果你治兩種病,那就是貼16個,不過醫生建議不要同時做超過2種喲!

3、成人一般要求貼藥時間以30~60分鐘,小孩時間酌減,如3歲兒童約15~30分鐘,以皮膚感受和耐受灼熱水準為察看指標,避免灼傷皮膚。時間到了自己取下就可以了。

小編表示:感覺就是,穴位在燒!

對於敷貼時間的問題,有些人還存在誤區,上次小編貼完藥撕下後,遇到另一位天灸完的大姐說,“只要受得了,貼得越久越好的!”後來小編專門問了醫生,醫生說這是不對的,成人天灸也不要超過1小時,雖然你自己感覺受得了,但是皮膚其實是受不了的,很有可能燙傷。

要忌口嗎?天灸的注意事項

貼藥後皮膚出現紅暈屬正常現象,可外塗皮膚軟膏以減緩不適症狀。

如引起水皰,應保護創面,避免抓破感染;若個別出現皮膚過敏者,可搽抗過敏藥膏並及時前來醫院處理。

注意飲食控制,不宜食用“發物”,如雞、鴨、燒鵝、牛肉、蝦、蟹、海產品、花生、韭菜、芋頭等;注意清淡飲食,不宜嗜吃生冷,以防損傷正氣影響療效。

建議女士們貼藥時不宜穿連衣裙、連身衣,儘量選擇較寬鬆的衣服以方便貼藥。

貼藥後不宜劇烈活動以免大量出汗導致藥膏脫落弄髒衣物。

貼藥後不要吹空調,以免受寒,並用溫水洗澡(揭掉2個小時後沖涼較好)。

關於最後一條,小編做的不好,一次因為穿了掉帶裙,在室內沒披上披肩,就被上文中的大姐教訓了“貼了藥還露肩!”她的朝陽群眾精神讓我很感動!

體驗綜述

作為我國傳統療法的經典傳承,感覺天灸還是非常不錯的:簡單省時,到醫院兩分鐘搞定,貼完即走,無創無痛(難怪那麼多家長帶小孩去做),價格也不貴,真是很便民的療法呢!不過,天灸需要堅持,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起不到效果。看小編不管颳風下雨、上班放假都堅持去貼,今年的三伏天灸已圓滿結束!聽說堅持貼幾年效果更好哦!大家有適應症也可去體驗下,研究好明年開始貼也行哦!

更多權威健康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廣州互聯網醫院訂閱號(weiyiguangdo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