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工作做到人民群眾心坎兒上——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視窗服務紀實

把工作做到人民群眾心坎兒上——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視窗服務紀實

“半年的血汗錢終於到手了, 趕快給娃兒把學費交了,

謝謝監察員同志, 謝謝!”日前, 家住四川資陽的王模金如願以償地領到了被拖欠的務工工資後, 拉住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監察員唐勇、趙飛的手激動不已。

近年來, 四川省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緊緊圍繞“以人為本、民生至上”的服務理念, 按照“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依法行政、重在維權”的工作思路,大力開展“強服務意識、樹視窗形象”活動, 規範監察執法行為, 依法辦理投訴案件, 積極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努力把工作做到人民群眾心坎兒上。

念群眾之要 牢記宗旨聚民心

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始終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認真學習, 嚴格要求, 不斷增強凝聚力, 提高公信力, 激發戰鬥力, 樹立好勞動保障監察形象。

堅定政治立場, 不斷增強凝聚力。 堅持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歷次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以地方經濟建設為中心, 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 充分發揮勞動保障監察職能作用, 構築黨委、政府和群眾之間、企業和職工之間的“連心橋”;堅持以維護廣大勞動者和用工單位合法權益為天職, 把維護發展、穩定大局作為第一要務, 強化執法維權, 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讓民心所向成為實現“兩個跨越”的堅實基礎。

堅守法紀紅線, 不斷提高公信力。 堅持推進作風建設, 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

落實“一崗雙責”,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實行執法維權服務承諾, 形成黨風廉政建設人人是主體、人人要負責、人人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以社會監督為重點, 嚴格遵守勞動監察員“五公開、十不准”規定, 規範執法程式, 始終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依法辦案的公平公正。 結合廉潔從政等若干準則要求, 制定了《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廉政建設“十不准”》, 努力以廉潔、高效、規範的行為服務群眾, 塑造了監察隊伍的良好形象。

堅持學習進取, 不斷激發戰鬥力。 堅持每週一下午學習制度, 採取聽取講座、業務輔導、案例分析等方式, 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歷次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

開展疑難案件專題研討, 為勞動監察執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 結合工作實際, 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 不斷改進工作作風。 制定和完善《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管理制度》等10余項規章和制度, 堅持以好的制度管人管事, 營造了同心共力、團結協作的良好氛圍, 鍛造了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執法公正、敢打硬仗的勞動保障監察隊伍。

思群眾之需 周到服務暖民心

一直以來, 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按照“服務標準化、接待人性化、辦理高效化”的理念, 不斷加大視窗建設力度, 努力提升視窗服務水準, 竭力方便群眾辦事, 儘量讓每一個細節都能溫暖心窩。

注重服務標準化。 “你們這裡的給我們辦事的想得很周到, 辦起事來真方便。 ”春節前夕, 來辦事的某物業公司員工張峰、向忠在投訴中心對嚴淑慧主任說。 在監察大隊辦公區, 牆上公示了工作制度、辦事流程、投訴電話、舉報信箱和維權網站, 桌上擺放了工作人員身份資訊和承諾牌, 室內放置的有取閱架(便民聯繫卡、職工維權小常識、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等)、飲水機、便民台(紙、筆、計算器等), 標準化的設置, 使前來辦事的每一位群眾一看便知、一問便明、一查便懂、一辦便成。

堅持接待人性化。 根據實際情況, 大隊制定了《勞動保障監察接待工作規範》, 要求全程“微笑服務、文明辦事”。 在一樓投訴接待大廳, 每一位接訪工作人員身著工作裝,堅持做到視窗文明用語、文明辦公、文明服務,按照“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清茶暖心、一腔熱忱待人、一身正氣辦事”的五到位服務要求,全體工作人員“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熱情周到接待好每一個前來辦事的群眾。今年5月,在投訴大廳辦完事情的楊雲臨走時對監察員牛慶林、塗漢新等同志說:“來你們這裡辦事態度好,辦得又有想頭,給你們點個贊!”

實現辦理高效化。“您好,這裡是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請問需要什麼説明嗎?”、“請問您貴姓?”、“請您簡明介紹一下情況。”投訴(舉報)中心監察員廖芯、董宇一邊接聽電話一邊進行登記,並迅速呈報大隊領導立案處理。大隊建立電話、短信、電子信箱“三位一體”維權管道,安排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確保網上舉報、電話投訴、信箱提交等各類管道暢通無阻。推行舉報投訴視窗全域受理,做到“來人有接待、電話有記錄、投訴有登記、案件有處理、處理有回復”,建立完善“有報必動、有訴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追”的工作機制,讓群眾“不出門、不見面、不上訪、基本不花錢”就能隨時反映問題。加快來訪、來信、市長專線等管道接轉的案件承辦速度,發現問題或線索,實行快立、快審、快辦、快結。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監察案件262件,受理立案224件,辦結211件,調解成功38件,解答諮詢156人次。

擔群眾之憂 主動作為順民心

和諧勞動關係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始終堅持知民心、順民意、解民憂,主動作為,勇於擔當,有效實現了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雙保護、雙維護”。

靈活方式,普法宣傳見真效。“勞動合同約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有以下幾方面……” 4月份,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到紡織製造有限公司給職工集體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近兩年,大隊開展“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三進活動,免費贈送自編宣傳資料1.5萬多份、宣傳讀本3萬多冊,排查勞動矛盾糾紛115件,督促企業補簽、續簽勞動用工合同1.1萬份,説明46家用人單位建立了用工電子台帳。採取法制宣傳、行政建議、走訪約見、規勸提示、警示告誡、案件回訪等多種形式開展行政指導,為用人單位提供與勞動保障監察相關的建議200餘條,規勸提示150餘次,促使用人單位加強管理和完善整改。

敢於亮劍,依法維權動真格。始終堅持做到“普遍問題日常查、隱患問題提前查、敏感行業重點查、關鍵領域嚴格查”。兩年來,大隊開展了以工資支付、勞動合同簽訂、社保參保繳費等專項檢查10次,檢查用人單位110餘家,涉及勞動者2.3萬余人,指導用人單位規範工資支付、勞動用工管理行為,建立權責明確的勞動關係,落實勞動合同制度,切實維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2017年6月,監察員在城區一酒店檢查時,發現集體合同制訂的個別條款違背了勞動保障法律的規定,現場約談該酒店負責人蒲某,責令修改規範,次日到監察大隊備案。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堅決做到“四不放過”,即原因不查清不放過、政策規定模糊不清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違規單位整改不到位不放過,逐步形成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良好現象。

著眼發展,“兩網”建設下真功。“王歐同志,您投訴的問題已移送保寧街道辦事處勞動保障所進行處理。”監察員伏雷細心地向前來諮詢案件進展的王歐同志解釋。從2011年閬中被確立為全省勞動監察“兩網”化建設試點縣(市)以來,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將監察內容細化分項為業務網格,共建立鄉鎮(街道)一級網格50個,社區二級網格360個, 城鄉網路覆蓋面達到70%,已納入兩網化管理系統的用人單位350餘家,涉及勞動者人數2.1萬人,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市城鄉的勞動保障監察維權網路。利用“兩網”平臺,切實抓好用人單位資訊採集和勞動用工備案,接待、受理、立案、查處等環節都實現了有序連結。近年來,累計通過兩網化管理系統辦理案件150余起,適時發佈勞動保障監察政策法規和農民工維權指南3700餘條,有效提升了服務水準和品質。

解群眾之盼 嚴格執法安民心

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是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始終信守的承諾。全體監察人員始終牢記“法律尊嚴的捍衛者,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公平正義的推動者”的工作使命,依法開展好監察工作。

盯緊重點領域不放鬆。始終把工程建設領域欠薪作為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重點,加強與信訪、公安、住建等部門的配合,實行“上下聯動、部門聯動、條塊聯動”機制,對欠薪案件提前介入、快速查處,嚴厲打擊惡意欠薪等違法行為。2016年秋,在發現一商住樓拖欠民工工資123萬元、實際投資人失聯後,監察大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協同住建、公安等部門聯合辦案,於1個月內幫助民工追討回工資,並現場監管發放。事後,民工朋友們向辦案的副大隊長田楊、監察員趙飛、趙家泓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監察大隊就是我們要工資的最後依靠。”近兩年來,大隊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37起,追回被拖欠的農民工工資8900余萬元。

抓牢重要節點不撒手。每逢秋季開學前、春節前等重要節點,開闢“綠色通道”,實行勞動保障監察24小時值班,全體工作人員停止休假,實行“5+2”、“白+黑”、“晴+雨”工作模式,依法處理好勞動監察案件。特別是針對農民工工資欠薪案,縮短受理、辦案時間,做到有訴必查、欠薪必糾。2015年臘月二十七早上8時許,重慶、廣安29名農民工圍堵大門,索要開發商拖欠的12萬餘元勞務工資,監察大隊迅速會同住建等部門到施工企業展開核查,直至次日淩晨5:46分,責令開發商將29名外地民工工資核發完畢。離別時,民工們發自內心的聲聲感謝是對監察員熬夜堅守的最好褒獎。

扭住專項檢查不動搖。對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製造、餐飲服務、商貿等行業,每半年開展一次企業用工情況專項檢查,主要查找勞動合同簽訂及履行和執行勞動報酬、勞動標準、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情況,對於使用童工、強迫勞動、阻撓執法等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對建築、交通等領域,每季開展一次在建工程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專項檢查,主要查找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共管帳戶開設、工資支付等方面的情況,對欠薪逃匿等行為堅決做到繩之以法。今年上半年,共檢查各類用人單位102家,涉及勞動者1.4萬余人,下達整改通知23份,責令支付工資30.45萬元,督促11家用人單位補交社會保險20余萬元,規範勞動合同530餘份,約談企業負責人26人次,彰顯了執法為民的正能量。

了群眾所願 健全機制貼民心

情系民生是構建和諧的基石。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從建立勞動保障監察長效機制著手,廣泛聽取意見,立足“事要解決”,把關係民生和穩定的事情抓早抓好、抓實抓牢。

落實建議意見回饋機制。在服務視窗設置了“意見和建議箱”,向來訪群眾發放視窗服務徵求意見表,廣泛聽取服務物件及社會各方面的批評和建議。認真抓好群眾意見的回饋和整改,對服務物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逐一研究,一一落實。市人大代表柯敏、徐元義、楊芬接到《關於完善勞動合同管理用工制度的建議答覆意見書》時,對副大隊長陳斌等人說:“我們的建議,很快得到了你們的答覆,並且制訂了措施,你們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上半年,共收到群眾意見和建議33條,回復33條。

構建欠薪治理長效機制。“今年以來,我們實行了工資打卡直發。”在建BT專案的勞務工人陳波對正在建築工地檢查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監察執法人員說,“我們幹活有勁頭,做工有保障,再也不會投訴了。”大隊健全和完善了“一會、兩金、兩制度、兩原則”等一系列長效機制(“一會”即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聯席會議;“兩金”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農民工工資應急周轉金;“兩制”即共管帳戶開設、工資打卡直發;“兩原則”即城區專案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一包到底”原則,各鄉鎮(街道)專案堅持“屬地管理,行業主管”原則),把欠薪治理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各專案主管部門與市政府簽訂《欠薪治理目標責任書》,主體責任進一步明確。建立市委、市府分管領導包案機制,對涉及人數多、金額大、情況急的農民工工資拖欠案件,實現定人、定責、定時、定性處理,及時有力解決重大疑難案件。

強化案件協調處理機制。大隊立足整合資源,實行監察、仲裁“一條龍”辦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開創監察工作新局面。始終堅持把調解作為勞動爭議處理的最優選擇,貫穿到案件處理的整個過程中,實行案前、案中、庭前、裁前和案後“一案五調”的全程調解。今年3月,市某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經理李蘭和員工唐利紅、王春雨在勞資糾紛調解後,對監察員牛慶林、仲裁員陳小翠說:“您們一起調解辦案,客觀公正,又快又好,我們感到比較滿意。”上半年,共調解各類案件68件,達成調解協議書68份。

始于勞動者需求,基於勞動者滿意,終於勞動者遵從。多年來,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情系人民,依法辦案維權,推進公平正義,努力把工作做在人民群眾的心坎兒上,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大隊先後被人社部、省廳、南充和閬中各級表彰獎勵,獲得了“全國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先進單位”、“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優質服務視窗單位”、“勞動監察案件檔案評比優秀單位”、“勞動監察工作先進單位”、“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 莫小斌)

編輯:謝宜均

每一位接訪工作人員身著工作裝,堅持做到視窗文明用語、文明辦公、文明服務,按照“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清茶暖心、一腔熱忱待人、一身正氣辦事”的五到位服務要求,全體工作人員“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熱情周到接待好每一個前來辦事的群眾。今年5月,在投訴大廳辦完事情的楊雲臨走時對監察員牛慶林、塗漢新等同志說:“來你們這裡辦事態度好,辦得又有想頭,給你們點個贊!”

實現辦理高效化。“您好,這裡是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請問需要什麼説明嗎?”、“請問您貴姓?”、“請您簡明介紹一下情況。”投訴(舉報)中心監察員廖芯、董宇一邊接聽電話一邊進行登記,並迅速呈報大隊領導立案處理。大隊建立電話、短信、電子信箱“三位一體”維權管道,安排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確保網上舉報、電話投訴、信箱提交等各類管道暢通無阻。推行舉報投訴視窗全域受理,做到“來人有接待、電話有記錄、投訴有登記、案件有處理、處理有回復”,建立完善“有報必動、有訴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追”的工作機制,讓群眾“不出門、不見面、不上訪、基本不花錢”就能隨時反映問題。加快來訪、來信、市長專線等管道接轉的案件承辦速度,發現問題或線索,實行快立、快審、快辦、快結。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監察案件262件,受理立案224件,辦結211件,調解成功38件,解答諮詢156人次。

擔群眾之憂 主動作為順民心

和諧勞動關係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始終堅持知民心、順民意、解民憂,主動作為,勇於擔當,有效實現了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雙保護、雙維護”。

靈活方式,普法宣傳見真效。“勞動合同約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有以下幾方面……” 4月份,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到紡織製造有限公司給職工集體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近兩年,大隊開展“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三進活動,免費贈送自編宣傳資料1.5萬多份、宣傳讀本3萬多冊,排查勞動矛盾糾紛115件,督促企業補簽、續簽勞動用工合同1.1萬份,説明46家用人單位建立了用工電子台帳。採取法制宣傳、行政建議、走訪約見、規勸提示、警示告誡、案件回訪等多種形式開展行政指導,為用人單位提供與勞動保障監察相關的建議200餘條,規勸提示150餘次,促使用人單位加強管理和完善整改。

敢於亮劍,依法維權動真格。始終堅持做到“普遍問題日常查、隱患問題提前查、敏感行業重點查、關鍵領域嚴格查”。兩年來,大隊開展了以工資支付、勞動合同簽訂、社保參保繳費等專項檢查10次,檢查用人單位110餘家,涉及勞動者2.3萬余人,指導用人單位規範工資支付、勞動用工管理行為,建立權責明確的勞動關係,落實勞動合同制度,切實維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2017年6月,監察員在城區一酒店檢查時,發現集體合同制訂的個別條款違背了勞動保障法律的規定,現場約談該酒店負責人蒲某,責令修改規範,次日到監察大隊備案。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堅決做到“四不放過”,即原因不查清不放過、政策規定模糊不清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違規單位整改不到位不放過,逐步形成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良好現象。

著眼發展,“兩網”建設下真功。“王歐同志,您投訴的問題已移送保寧街道辦事處勞動保障所進行處理。”監察員伏雷細心地向前來諮詢案件進展的王歐同志解釋。從2011年閬中被確立為全省勞動監察“兩網”化建設試點縣(市)以來,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將監察內容細化分項為業務網格,共建立鄉鎮(街道)一級網格50個,社區二級網格360個, 城鄉網路覆蓋面達到70%,已納入兩網化管理系統的用人單位350餘家,涉及勞動者人數2.1萬人,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市城鄉的勞動保障監察維權網路。利用“兩網”平臺,切實抓好用人單位資訊採集和勞動用工備案,接待、受理、立案、查處等環節都實現了有序連結。近年來,累計通過兩網化管理系統辦理案件150余起,適時發佈勞動保障監察政策法規和農民工維權指南3700餘條,有效提升了服務水準和品質。

解群眾之盼 嚴格執法安民心

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是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始終信守的承諾。全體監察人員始終牢記“法律尊嚴的捍衛者,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公平正義的推動者”的工作使命,依法開展好監察工作。

盯緊重點領域不放鬆。始終把工程建設領域欠薪作為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重點,加強與信訪、公安、住建等部門的配合,實行“上下聯動、部門聯動、條塊聯動”機制,對欠薪案件提前介入、快速查處,嚴厲打擊惡意欠薪等違法行為。2016年秋,在發現一商住樓拖欠民工工資123萬元、實際投資人失聯後,監察大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協同住建、公安等部門聯合辦案,於1個月內幫助民工追討回工資,並現場監管發放。事後,民工朋友們向辦案的副大隊長田楊、監察員趙飛、趙家泓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監察大隊就是我們要工資的最後依靠。”近兩年來,大隊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37起,追回被拖欠的農民工工資8900余萬元。

抓牢重要節點不撒手。每逢秋季開學前、春節前等重要節點,開闢“綠色通道”,實行勞動保障監察24小時值班,全體工作人員停止休假,實行“5+2”、“白+黑”、“晴+雨”工作模式,依法處理好勞動監察案件。特別是針對農民工工資欠薪案,縮短受理、辦案時間,做到有訴必查、欠薪必糾。2015年臘月二十七早上8時許,重慶、廣安29名農民工圍堵大門,索要開發商拖欠的12萬餘元勞務工資,監察大隊迅速會同住建等部門到施工企業展開核查,直至次日淩晨5:46分,責令開發商將29名外地民工工資核發完畢。離別時,民工們發自內心的聲聲感謝是對監察員熬夜堅守的最好褒獎。

扭住專項檢查不動搖。對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製造、餐飲服務、商貿等行業,每半年開展一次企業用工情況專項檢查,主要查找勞動合同簽訂及履行和執行勞動報酬、勞動標準、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情況,對於使用童工、強迫勞動、阻撓執法等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對建築、交通等領域,每季開展一次在建工程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專項檢查,主要查找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共管帳戶開設、工資支付等方面的情況,對欠薪逃匿等行為堅決做到繩之以法。今年上半年,共檢查各類用人單位102家,涉及勞動者1.4萬余人,下達整改通知23份,責令支付工資30.45萬元,督促11家用人單位補交社會保險20余萬元,規範勞動合同530餘份,約談企業負責人26人次,彰顯了執法為民的正能量。

了群眾所願 健全機制貼民心

情系民生是構建和諧的基石。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從建立勞動保障監察長效機制著手,廣泛聽取意見,立足“事要解決”,把關係民生和穩定的事情抓早抓好、抓實抓牢。

落實建議意見回饋機制。在服務視窗設置了“意見和建議箱”,向來訪群眾發放視窗服務徵求意見表,廣泛聽取服務物件及社會各方面的批評和建議。認真抓好群眾意見的回饋和整改,對服務物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逐一研究,一一落實。市人大代表柯敏、徐元義、楊芬接到《關於完善勞動合同管理用工制度的建議答覆意見書》時,對副大隊長陳斌等人說:“我們的建議,很快得到了你們的答覆,並且制訂了措施,你們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上半年,共收到群眾意見和建議33條,回復33條。

構建欠薪治理長效機制。“今年以來,我們實行了工資打卡直發。”在建BT專案的勞務工人陳波對正在建築工地檢查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監察執法人員說,“我們幹活有勁頭,做工有保障,再也不會投訴了。”大隊健全和完善了“一會、兩金、兩制度、兩原則”等一系列長效機制(“一會”即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聯席會議;“兩金”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農民工工資應急周轉金;“兩制”即共管帳戶開設、工資打卡直發;“兩原則”即城區專案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一包到底”原則,各鄉鎮(街道)專案堅持“屬地管理,行業主管”原則),把欠薪治理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各專案主管部門與市政府簽訂《欠薪治理目標責任書》,主體責任進一步明確。建立市委、市府分管領導包案機制,對涉及人數多、金額大、情況急的農民工工資拖欠案件,實現定人、定責、定時、定性處理,及時有力解決重大疑難案件。

強化案件協調處理機制。大隊立足整合資源,實行監察、仲裁“一條龍”辦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開創監察工作新局面。始終堅持把調解作為勞動爭議處理的最優選擇,貫穿到案件處理的整個過程中,實行案前、案中、庭前、裁前和案後“一案五調”的全程調解。今年3月,市某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經理李蘭和員工唐利紅、王春雨在勞資糾紛調解後,對監察員牛慶林、仲裁員陳小翠說:“您們一起調解辦案,客觀公正,又快又好,我們感到比較滿意。”上半年,共調解各類案件68件,達成調解協議書68份。

始于勞動者需求,基於勞動者滿意,終於勞動者遵從。多年來,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情系人民,依法辦案維權,推進公平正義,努力把工作做在人民群眾的心坎兒上,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大隊先後被人社部、省廳、南充和閬中各級表彰獎勵,獲得了“全國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先進單位”、“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優質服務視窗單位”、“勞動監察案件檔案評比優秀單位”、“勞動監察工作先進單位”、“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 莫小斌)

編輯:謝宜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