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坐在輪椅上的康復指導師:只為讓傷友走出陰影自信生活

“作為傷友來講, 我們自己比醫院裡的康復師、大夫, 包括健全人, 更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我們知道受傷以後需要哪些方面改進, 哪方面轉變, 怎麼自理等這一系列的傷後生活問題, 別人是體會不到的, 像健全人是體會不到的。 ”

在濰坊有這麼一群人, 他們因車禍或其他意外事故導致脊髓損傷, 運動、感覺、反射及括約肌和植物神經功能受到損害, 從此一生與輪椅相伴。 但他們不屈服於命運, 走出家門, 幫扶其他傷友走出心理陰影自信生活。 他們就是濰坊小四輪兒公益服務中心應運而生, 孫文浩、馮坤和其中四位元傷友成為公益組織的發起創建人。

“醫院裡只是幫你康復, 咱們這邊就是教你如何融入現實生活, 來這邊可以學到輪椅與床之間的轉移, 如何自己上馬桶, 還有過小臺階什麼的……”

“本來傷著以後, 以為做完手術就好了, 就可以站起來了, 慢慢時間長了就懂點了。 ”傷友譚述旺今年才25歲, 因為一次摔傷, 從此出行只能靠輪椅, 正青春的小夥子蒙上了一層陰影。

11日上午, 記者見到譚述旺時, 他與其他傷友正在位於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濰坊小四輪兒公益服務中心(濰坊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做康復訓練。 在孫文浩和其他組織成員的幫扶下, 譚述旺如今能夠獨立完成從輪椅到床、椅子的轉移, 還能獨立上馬桶。

孫文浩指導譚述旺康復訓練

“醫院裡只是幫你康復, 咱們這邊就是真正地教你融入生活, 這個比較好。 ”話語中, 讓人又看到了譚述旺對生活的希望。

“輪椅跟這個床四十五度角, 然後把腳底板拿下來, 身體向前移, 然後一個手扶著床, 一個手扶著輪椅, 哎, 對, 用力, 好樣的。 ”面對每一位傷友, 孫文浩和組織成員都會熱心地毫無保留地把自身好的經驗傳授給大家。

“輪椅的轉移, 還有上下馬桶, 再一個就是坡道什麼的, 以前在家裡邊不行, 你不知道怎麼去練, 沒有人系統化的去指導你練習這些東西, 而在這裡, 孫哥和大家可以教大夥怎麼去培訓生活自理這一塊, 這些你看似挺小的, 但真正的生活中你不接觸, 你自己還真不知道怎麼去練。

”對於大家真誠付出, 傷友吳震滿懷感激。

孫文浩指導吳震康復訓練

孫文浩告訴記者, “像從輪椅轉移到床上, 掌握好方法一天就學會了, 這個很簡單;但是呢, 有很多人在家裡掌握不好方法, 他上下床就很困難。 ”

“痛苦的不只是傷友自己, 一般一拖就是一大家子。 ”孫文浩告訴記者, 他接觸的脊髓損傷者大都是20多歲的青壯年, 以發生車禍的居多。 對脊髓損傷者而言, 一方面要承受下半身癱瘓的現實, 另一方面不能工作, 還要面對生活的壓力。

“不管是醫生還是家人, 在細節上始終無法體會截癱患者的為難之處, 而且濰坊也沒有專門為脊髓損傷傷友提供免費服務的組織, 所以我們成立了這個組織, 免費提供康復治療器械,

為家庭困難的傷友提供服務, 希望能互幫互助。 ”孫文浩說, 在肢體殘疾人中, 脊髓損傷者是生活最為困難的群體, 他們不僅失去運動功能、長期生活在輪椅上, 還存在大小便失控、壓瘡、痙攣等諸多的併發症, 有時難言之隱除了傷友甚至不願給最親近的家人說。

記者在小四輪兒公益服務中心看到, 服務中心的logo都是傷友們自己設計的。 不僅如此, 一些康復訓練工具也是傷友們根據現實需要自行設計的。

“看到有很多不能自理的傷友慢慢地能走出來, 我們就感覺做的很值得了。 ”

馮坤介紹說, 除系統地學習脊髓損傷的日常護理、併發症預防、輪椅選配與使用技巧及轉移方法、出行能力以及社會融入能力等一系列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外,

她們還經常組織戶外活動, 讓傷友們參與, 幫他們轉變心態, 儘早融入社會。

“我們六月份還組織傷友們自駕車去了一趟威海遊玩。 ”看到記者詫異的表情, 孫文浩和傷友們樂了起來。

“現在國家政策好了, 允許殘疾人考駕照。 ”“我們都是同學呢, 一塊考的駕照。 ”孫文浩和譚述旺相互開著玩笑, 臉上滿是自豪。

“這是我的C5駕駛證。 ”為了驗證所說的, 孫文浩轉著輪椅乘坐電梯來到院內停車場, 輕按遙控車鎖, 一輛別克轎車就打開了車門。 孫文浩動作嫺熟地移動到駕駛座上, 然後將輪椅進行拆解放到車上, 整個過程不超過兩分鐘, 全程沒有任何外人説明。

為了能夠惠及更多的傷友, 孫文浩與大家在摸索總結經驗的同時, 也是經常外出充電學習康復訓練經驗,回來後再教授給更多傷友。

“看到有很多不能自理的傷友慢慢地能走出來,我們就感覺做的事值得了,我們也想讓社會上的人來關注我們這個群體,認識我們這個群體,讓大家都看到我們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不是讓別人一看我們就像病人一樣。”孫文浩告訴記者,對其他的傷友起到一個帶動作用,讓更多的脊髓損傷傷友能夠更樂觀地自信生活,能夠自理自立,這是他們為之不懈奮鬥的目標。

也是經常外出充電學習康復訓練經驗,回來後再教授給更多傷友。

“看到有很多不能自理的傷友慢慢地能走出來,我們就感覺做的事值得了,我們也想讓社會上的人來關注我們這個群體,認識我們這個群體,讓大家都看到我們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不是讓別人一看我們就像病人一樣。”孫文浩告訴記者,對其他的傷友起到一個帶動作用,讓更多的脊髓損傷傷友能夠更樂觀地自信生活,能夠自理自立,這是他們為之不懈奮鬥的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