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科技為脫貧“加把勁”——陝西省科協系統助力精准扶貧紀實

三伏時節, 安康市鎮坪縣城關鎮竹節溪村的養殖場、牧業公司、田間地頭, 隨處可見村民們依靠科技發展養殖種植業的忙碌身影。 村民們對“科技致富”的熱情, 就像眼下的天氣一樣火熱, 竹節溪村也成了科技助力脫貧攻堅的樣板, 2016年底順利實現脫貧。 在全省, 像竹節溪村這樣的村子還有很多。

脫貧攻堅戰中, 陝西省科協系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圍繞精准扶貧, 探索出了科技助力精准脫貧的“科協模式”。

精准扶貧 科普先行

陝西省科協把“科技之春”“全國科普日”等品牌活動和精准扶貧相結合, 不斷豐富農村科普內容和形式。

在今年的“科技之春”宣傳月中, 陝西省科協聯合省扶貧辦, 在全省56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開展了“科普助力精准扶貧系列培訓”活動, 組織百名科技專家深入農村助力精准扶貧。 宣傳月之後, 圍繞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和增產增收實際需求, 組織推廣先進實用的種植、養殖、特色加工等增收致富新技術、新品種, 為農民提供精准科技推廣和科普服務,科技培訓進入常態化。 與此同時, 陝西省科協統籌協調面向基層實施的項目經費, 加大對“助力扶貧工程”保障力度, 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畫”和“陝西省科普惠農富民計畫”, 所有面向基層實施的專案, 都將加大向貧困地區傾斜, 力爭實現科普專案貧困縣全覆蓋。

讓“互聯網+科技”資訊化在扶貧中發揮大作用

陝西省科協大力推動科普中國校園e站、鄉村e站和社區e站建設, 科普中國V視快遞落地應用。 同時, 充分運用專家授課、現場指導、網路資訊平臺遠端指導等方式, 免費為貧困戶提供生產技術培訓, 並協調楊淩示範區科協在鎮坪縣建設“互聯網+農科服務”試點, 用科技助推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 陝西省科協還積極推動“銀會合作”, 搭建科普扶貧融資服務平臺, 説明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小微企業、致富帶頭人等解決資金問題。

陝西省省科協系統積極投身脫貧攻堅。 各地市科協結合自身實際, 開展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扶貧活動, 實現貧困地區全覆蓋。

咸陽市緊緊抓住主導產業為主攻方向, 探索建立了“農業龍頭企業+學會+農技協+會員(貧困戶)”的科普惠農扶貧模式;銅川市印臺區和陝西富匯山川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宜君縣中華蜜蜂保護協會聯繫, 採用“公司+協會+科技+農戶”的模式, 帶動和幫扶貧困戶100余戶;由安康市科協牽頭發起,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11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做技術支撐, 在秦巴山區毗鄰市(縣)科協間建立“秦巴山區科技扶貧協作聯盟”;漢中市選派涉農科技工作者進村入戶, 定點、巡迴幫扶, 為駐點貧困村及貧困戶提供精准、便捷、有效的科技服務。

依靠科技, 打好脫貧攻堅戰。 從今年起, 陝西省科協計畫用三年時間,

實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貧“百千萬工程”:即科技助力精准扶貧覆蓋全省100個縣(區), 支持建設1000個農技協(聯合會), 專家服務數量4000人, 針對貧困人口開展1萬場培訓, 帶動脫貧人數2萬人, 實現農技協組織和服務在貧困人口中全覆蓋。

本文來源 | 陝西日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