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當癌症不幸降臨他/她時,你會如實告知嗎?

生活中, 總有不幸。 當家人遭逢癌症時, 是刻意隱瞞還是坦然告知?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肺腫瘤外科主任趙健教授, 是一位每天都在與癌症鬥爭的腫瘤專家, 經歷過無數個癌症家庭的悲喜離合。 他認為, 家屬的任何選擇, 沒有對錯之分, 但有合情不合情之別。

受訪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趙健教授

為什麼家屬都不喜歡告知癌症“壞消息”?

有調查顯示, 在西方國家近80%的癌症病人和家屬都能充分瞭解病情, 而在中國, 卻有近80%的家屬選擇對癌症病人隱瞞實情。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反差?

最主要原因是癌症不僅是身體疾病, 也是心理問題。 在“癌症=絕症”觀念下, 很多病人在得知癌症消息後, “天無絕人之路”、“車到山前必有路”……這些備受信奉的人生格言通通變得蒼白無力, 他們背負的是“絕望”、“無助”……所以家屬們擔心病人難以承受這種巨大的心理壓力,

失去對生活的希望, 怕病人被“嚇死”。

其二, 至今仍有人認為癌症是傳染病, 家屬擔心病人因此而被歧視, 影響正常社交活動。

家屬該不該告訴病人“壞消息”?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 雖然有醫學研究認為, 癌症消息實情告知增加了病人的恐懼, 但不會讓病人放棄生命的希望, 且對治療有積極意義, 不過, 考慮中國社會、家庭實際情況, 家屬還需因人而異, 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選擇告知或隱瞞。

通常是否要告知實情, 要綜合考慮病人的年齡、身份、知識結構、經濟收入、既往的身體健康狀態、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 判斷病人抗壓能力。

根據我的經驗, 大部分病人通過充分溝通, 可以接受患癌消息,

也能積極配合治療。 不過, 一些心態特別差的病人, 往往接受不了突然的打擊, 最終心理防線崩潰。 一般而言, 生活條件優越、年輕、女性、家庭和睦、平時身體健康的人, 常難以接受癌症“壞消息”, 應該儘量隱瞞或者有策略的告知。 曾經我們醫院系統一個30多歲研究生, 體檢時發現肺部陰影, 通知他進一步CT檢查, 就開始著急了。 CT結果出來後, 當他看見我出現在CT室時, 想站起來打招呼, 但一瞬間又迅速癱倒了。 因為他認識我, 看到我來就預感到癌症了, 最終僅僅3個月就去世了。 像這類人心裡接受能力差的病人, 最好不要直接告訴他“壞消息”。 再比如一些家庭事業順風順水的官員、企業家, 如果得知患癌, 往往覺得“我這麼努力,
這麼成功, 怎麼會得癌症”, 覺得上天對他不公, 而背上思想負擔。

而一些年長的, 有信仰支柱的, 或者平時病病殃殃, 特別是既往得過腫瘤的人反而更能接受“壞消息”。 曾經有一位安徽的病人, 70多歲的國家二級教授, 當得知肺癌時, 他很坦然地對我說:“你直接告訴我怎麼做, 就可以了。 ”就在不久前還有一個病人, 既往得過心臟病, 也得過腫瘤, 我在交代病情時, 病人自己都說:“我是從鬼門關爬回來的, 沒關係, 你實話實說吧, 我都能接受。 ”

當然, 案例終歸是案例, 不可一概而論。 該不該告訴病人癌症壞消息, 套用一句兵法:法無定法, 式無定式。 一切因人而異, 看病人抗壓能力決定。

如果要告知, 家屬該怎麼說?

其實很多時候, 家屬想瞞也不一定瞞住,

因此需要有策略的告知病人。 雖然沒有具體的模式, 但總體原則是讓病人知道消息, 卻又能看到治療希望。

可以採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向病人透露消息, 避免一次性全盤告知。 每次透露的消息由弱到強, 使病人慢慢接受, 並給予適當的鼓勵。 比如可以先告訴病人,醫生根據片子判斷肺部長了一些東西,但不能告知腫瘤是惡性還是良性。如果病人反應良好,再進一步說是什麼,治療的希望有多少。以肺癌為例,早期的肺部病變(醫學名詞:磨玻璃樣病變(GGO)),可以跟病人說:“GGO不一定就是癌,也可能是肺部炎症,醫生也還沒確定”、“GGO的治療效果非常好,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這種病人治療後再復發的”;早期肺癌(肺癌Ⅰ期)可以說:“治癒率很高,能達到60%~70%,通過醫生的努力能達到70%~80%”;如果是晚期的肺癌,儘量不說,或者將治療希望往高了說;即便是已經多處轉移,沒有治療希望的極晚期肺癌,也不能說一點沒有希望。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如“醫生還在努力尋找治療的方法”。

總而言之,給予治療的希望,才能激發病人生存的欲望。

比如可以先告訴病人,醫生根據片子判斷肺部長了一些東西,但不能告知腫瘤是惡性還是良性。如果病人反應良好,再進一步說是什麼,治療的希望有多少。以肺癌為例,早期的肺部病變(醫學名詞:磨玻璃樣病變(GGO)),可以跟病人說:“GGO不一定就是癌,也可能是肺部炎症,醫生也還沒確定”、“GGO的治療效果非常好,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這種病人治療後再復發的”;早期肺癌(肺癌Ⅰ期)可以說:“治癒率很高,能達到60%~70%,通過醫生的努力能達到70%~80%”;如果是晚期的肺癌,儘量不說,或者將治療希望往高了說;即便是已經多處轉移,沒有治療希望的極晚期肺癌,也不能說一點沒有希望。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如“醫生還在努力尋找治療的方法”。

總而言之,給予治療的希望,才能激發病人生存的欲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