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石屏那些儼然遠去的回憶

點擊題目下方紅河旅遊, 瞭解更多旅遊資訊。 「雲南旅遊新方向, 雲上梯田, 夢想紅河」

責編 | 若水

儼然遠去的回憶

作者/朱凱 攝影/普寧軍

80年代初,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 我悄然降生在石屏縣寶秀鎮一個古樸而恬靜的村莊。

歷經30餘個春秋, 社會巨大變遷記錄了村莊蛻變的點點滴滴, 孩童時期的記憶儼然遠去。

石屏縣寶秀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兒時的記憶中, 寶秀壩子清一色種植水稻,

藍天白雲下, 微風中彌漫著稻花的清香, 層巒疊翠的稻浪美不勝收。

那時候的水稻是本地品種——紅穀子, 植株很高, 每逢狂風暴雨就容易倒伏, 如不加以處理就會大幅減產, 所以每次雨後的稻田中, 隱約可見大人們忙碌的身影, 每家每戶都要去田裡綁穀子,

把倒伏的水稻植株輕輕扶起來, 捆綁在一起, 相互支撐直到收割。

童真童趣

每到這個時候, 小孩子們都很高興, 會一直守在田埂邊, 等待大人們在稻田裡拾到秧雞蛋, 蛋殼上佈滿花花點點的斑紋, 甚是可愛。

後來, 紅穀子被矮化了的雜交稻所取代, 畝產從600斤左右增加到1000餘斤。 現在, 各式的大棚點綴其中, 蔬菜、水果和花卉藥材成為了主流, 兒時的童趣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全鎮轄區內僅有集鎮的街道是水泥路面,通往各村寨的道路都是土路,村莊內不時有一段青石板路。

朱凱 攝

遇到雨季天,土路變成泥路,穿上鞋子更不方便,於是學生們把腳上的涼鞋用紅領巾系在腰間,哪裡泥深就去踩哪裡,細軟的爛泥沿著腳趾的縫隙往上冒,滑滑的涼涼的很舒服。

要是遇到冬天,就要受點小罪了,那時候條件好一些的孩子有水鞋,但大多數人家沒有,雨天布鞋也沒法穿,同樣只能把涼鞋系在腰間,踩著爛泥上學,回到教室再穿上,相互看看凍得通紅的腳丫子,相視一笑,根本不覺得有多冷。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孩子天真而且很堅強。

再後來,所有村寨都建了整潔的水泥路,踩爛泥的感覺永遠留在了心靈深處。

記得那時候,小學校的後山上有一條盤山公路,經過車輛反復碾壓研磨,路面上積聚起一層沒過腳踝的黃灰。

收割甘蔗的季節,遠遠的看見公路上泛起的黃灰,就知道運甘蔗的貨車過來了,由於路況不好,車輛行進速度很慢,小孩子們都習慣在車來的時候跟上慢行的車輛掰一段甘蔗,代價是全身被黃灰覆蓋,就像在灰堆裡打過滾一樣,而用於制糖的甘蔗堅硬得只能在石頭的棱角上砸去台節。而今,土路已不復存在,竹子般堅硬的甘蔗再也無人問津。

二十年前的小學校園由普淨寺改建而來,僅存的寺廟大殿隱匿在村東頭的竹林裡,從遠處眺望,若隱若現,難以被人察覺,大雄寶殿那些巨大得難以環抱的筆直樑柱,見證了寺廟小學的點點滴滴。

而今,漫步於校園之內,嶄新的教學樓和整潔的校園環境,已難覓古寺的蹤跡,只有那兩棵古老的桂花和薔薇仿佛還在述說著在這裡修行高僧的處世哲學。曾經兩層簡陋的青磚教學樓依然銘記從這裡走出大山的每一位放牛娃。

村裡的放牛娃們,曾經帶著一臉稚氣與朦朧,在門窗破舊的教室裡刻苦學習,朗朗的讀書聲仿佛還在校園裡回蕩,許多學子再也沒有回到那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小山村,而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踐行對黨和國家的莊嚴承諾。

我出生的村莊曾因明朝軍隊戍邊駐紮,原著民受到驅逐,便成為了現在典型的滇南彝漢雜居村。

受中原文化的長期影響,村莊內留下了很多保存完好的典型漢族民居——正三間,相傳凹陷的弧形屋頂建制曾得到了明朝皇帝的御批。那時候村莊內沒有一塊紅磚,民居牆角的基礎是用青石條壘砌的,牆體則是用長方體泥塊壘砌,外牆用粗糠泥粉刷。

而今的村莊內,一幢幢別墅拔地而起,嶄新的太陽能路燈排列整齊,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村內的三眼深水井已很少使用,但青石打造的井圈內壁,那些被棕繩深深勒出的印痕見證著村莊悠久的歷史,略帶拱形的石板路,已被一代代村民踩踏的無比光滑,在雨露中泛出青藍色的微光,小巷裡曾經村民擔水的叮咚聲依稀可辨。

朱凱 攝

在這裡,時光似乎已經停滯了前進的腳步,只有那村子上空嫋嫋的炊煙不曾停歇……

記得小時候電視機還是稀有貨,夜幕降臨,黑白電視機被請到堂屋裡,然後擺滿各種各樣的木凳,在昏暗的燈光下,和睦的鄰居聚精會神盯著電腦顯示器大小的黑白電視機,看得津津有味,回家的路上依然在討論著當天的電視情節。而今,這樣的電視機已經成為古董,很多人家已經不止一台,電視頻道也多得選不過來。

早在幾年前,村裡還通了寬頻網路,不少人家購置了電腦,智慧手機也成為年輕人的標配,網路讓這個普通的小山村聯通了世界。

記得那時候水果品種很少,僅有本地的桃、梨、石榴幾種常見水果,但就是這些本土為數不多的水果,成為了小朋友們的摯愛。無論它種在人家院子裡,還是田間地頭,小朋友們總能找到機會摘來吃,即使被發現,主人家一般都很寬容:小娃兒們,你們要吃可以等熟點再來。

除此之外,紫泡、黃泡、野草莓、野楊梅十餘種野果讓小朋友們樂在其中。我還清楚記得小學時一篇關於楊梅的課文,其中講楊梅生的時候是酸的,但是熟了就是甜的,當時怎麼也想不明白,山裡的楊梅熟透了也依然是酸的。

再後來,石屏開始大面積引種楊梅,第一次嘗到課文裡的楊梅,果然很甜。

如今,村裡的果樹依然每年開花結果,但孩子們已很少問津。

而今,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而我仍不時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在那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小山村,永遠珍藏著艱苦但充滿樂趣的回憶。

• end •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全鎮轄區內僅有集鎮的街道是水泥路面,通往各村寨的道路都是土路,村莊內不時有一段青石板路。

朱凱 攝

遇到雨季天,土路變成泥路,穿上鞋子更不方便,於是學生們把腳上的涼鞋用紅領巾系在腰間,哪裡泥深就去踩哪裡,細軟的爛泥沿著腳趾的縫隙往上冒,滑滑的涼涼的很舒服。

要是遇到冬天,就要受點小罪了,那時候條件好一些的孩子有水鞋,但大多數人家沒有,雨天布鞋也沒法穿,同樣只能把涼鞋系在腰間,踩著爛泥上學,回到教室再穿上,相互看看凍得通紅的腳丫子,相視一笑,根本不覺得有多冷。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孩子天真而且很堅強。

再後來,所有村寨都建了整潔的水泥路,踩爛泥的感覺永遠留在了心靈深處。

記得那時候,小學校的後山上有一條盤山公路,經過車輛反復碾壓研磨,路面上積聚起一層沒過腳踝的黃灰。

收割甘蔗的季節,遠遠的看見公路上泛起的黃灰,就知道運甘蔗的貨車過來了,由於路況不好,車輛行進速度很慢,小孩子們都習慣在車來的時候跟上慢行的車輛掰一段甘蔗,代價是全身被黃灰覆蓋,就像在灰堆裡打過滾一樣,而用於制糖的甘蔗堅硬得只能在石頭的棱角上砸去台節。而今,土路已不復存在,竹子般堅硬的甘蔗再也無人問津。

二十年前的小學校園由普淨寺改建而來,僅存的寺廟大殿隱匿在村東頭的竹林裡,從遠處眺望,若隱若現,難以被人察覺,大雄寶殿那些巨大得難以環抱的筆直樑柱,見證了寺廟小學的點點滴滴。

而今,漫步於校園之內,嶄新的教學樓和整潔的校園環境,已難覓古寺的蹤跡,只有那兩棵古老的桂花和薔薇仿佛還在述說著在這裡修行高僧的處世哲學。曾經兩層簡陋的青磚教學樓依然銘記從這裡走出大山的每一位放牛娃。

村裡的放牛娃們,曾經帶著一臉稚氣與朦朧,在門窗破舊的教室裡刻苦學習,朗朗的讀書聲仿佛還在校園裡回蕩,許多學子再也沒有回到那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小山村,而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踐行對黨和國家的莊嚴承諾。

我出生的村莊曾因明朝軍隊戍邊駐紮,原著民受到驅逐,便成為了現在典型的滇南彝漢雜居村。

受中原文化的長期影響,村莊內留下了很多保存完好的典型漢族民居——正三間,相傳凹陷的弧形屋頂建制曾得到了明朝皇帝的御批。那時候村莊內沒有一塊紅磚,民居牆角的基礎是用青石條壘砌的,牆體則是用長方體泥塊壘砌,外牆用粗糠泥粉刷。

而今的村莊內,一幢幢別墅拔地而起,嶄新的太陽能路燈排列整齊,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村內的三眼深水井已很少使用,但青石打造的井圈內壁,那些被棕繩深深勒出的印痕見證著村莊悠久的歷史,略帶拱形的石板路,已被一代代村民踩踏的無比光滑,在雨露中泛出青藍色的微光,小巷裡曾經村民擔水的叮咚聲依稀可辨。

朱凱 攝

在這裡,時光似乎已經停滯了前進的腳步,只有那村子上空嫋嫋的炊煙不曾停歇……

記得小時候電視機還是稀有貨,夜幕降臨,黑白電視機被請到堂屋裡,然後擺滿各種各樣的木凳,在昏暗的燈光下,和睦的鄰居聚精會神盯著電腦顯示器大小的黑白電視機,看得津津有味,回家的路上依然在討論著當天的電視情節。而今,這樣的電視機已經成為古董,很多人家已經不止一台,電視頻道也多得選不過來。

早在幾年前,村裡還通了寬頻網路,不少人家購置了電腦,智慧手機也成為年輕人的標配,網路讓這個普通的小山村聯通了世界。

記得那時候水果品種很少,僅有本地的桃、梨、石榴幾種常見水果,但就是這些本土為數不多的水果,成為了小朋友們的摯愛。無論它種在人家院子裡,還是田間地頭,小朋友們總能找到機會摘來吃,即使被發現,主人家一般都很寬容:小娃兒們,你們要吃可以等熟點再來。

除此之外,紫泡、黃泡、野草莓、野楊梅十餘種野果讓小朋友們樂在其中。我還清楚記得小學時一篇關於楊梅的課文,其中講楊梅生的時候是酸的,但是熟了就是甜的,當時怎麼也想不明白,山裡的楊梅熟透了也依然是酸的。

再後來,石屏開始大面積引種楊梅,第一次嘗到課文裡的楊梅,果然很甜。

如今,村裡的果樹依然每年開花結果,但孩子們已很少問津。

而今,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而我仍不時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在那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小山村,永遠珍藏著艱苦但充滿樂趣的回憶。

• end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