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黃昏,我在楚江邊漫步

原創 楊羅先 美麗新寧鄉

(一)

天要黑了。

有些心事, 有些惆悵, 也有些刨根問底的衝動。

我臨時決定, 去楚江邊走走。

(二)

在行走中等夜。 等黑色的幕布垂下, 讓消瘦的江岸綴滿霓虹。

田邊, 有呵呵的水聲。 疲倦的老農, 再一次把水泵潛入江底。

是誰?在乾涸的田野, 呼喚著誰的夭亡?

(三)

堤岸上, 偶有爺孫倆走過。 搖籃裡閃爍的童真, 眺望著天空不可琢磨的雲朵, 他甚至不知道, 這裡剛剛發生了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

風停了, 雨住了, 凱旋與喪鐘在那一刻同時鳴叫, 天與地, 山與水, 在某一個夜晚, 憤怒, 攻擊, 顛覆, 甚至大逆不道。

此刻, 仿佛一切都不曾發生。

(四)

高度造就仰望。

一排排電線杆上, 高溫下的浪屑早已枯萎, 在晚風邀約下, 述說昨天蒼涼的往事。

田野沉靜, 蛙鳴驚心, 水稻改變不了清苦的命運。

這樣的夜晚, 期待一滴露珠, 讓它們蘇醒。

(五)

洪水逼退, 路面顯出難以置信的坎坷。

如果說水的能量在某一時刻能導致泥沙俱下, 堅不可摧的岩石, 總會在倔強中尋找同盟。

行走, 配不上黑夜。 深深淺淺的腳印, 打破黃昏的僵局。

原形畢露的田埂, 總是展現出錯誤的一面。

疼痛, 成為緩緩前行的全部屬性。

(六)

楚江, 靜靜地泊著, 咆哮的時光已遠, 它正經受著脫胎換骨的陣痛。

在我朦朧的視線裡, 一座小橋從江面孤獨地飄了過來, 說它是橋, 是因為它橫跨楚江兩岸, 然而, 火急火燎的光陰, 還沒能讓它與岸邊的阡陌相連。 速度與流年, 衝鋒與脫韁, 讓孤影在黃昏裡不再沉默, 隨著我的手勢, 日月山川的輪子迅速轉動, 影子動了起來, 時間只好奔跑。

無數個影子從江裡長了出來, 那樣茂盛, 那樣生機勃勃。

(七)

從這頭走到那頭,我們邊知道結局,邊知道開始。

連綿起伏的山巒,穿過江岸的風,山上的石頭被一滴水擊潰,把堅硬的詞語一層層撥開,一匹野馬,劃過夜空。

我的詩歌抵達不了山與水的內核,那些瘦骨嶙峋的山體,那些無邊無際的高牆碧瓦,如何在世俗裡相安無事。

從原始的色調開始暴動,萬物尋求一條江的赦免。

(八)

高山與流水都是假設,那些傷痕累累的樹木,再一次擊中河床的瘀傷,嫁接在渾濁的泥土之上。

遺落的野果,苟延殘喘著這個苦夏,無人祭奠,也無人享用。

我看見連根拔起的一棵古樟,側臥在頹喪的堤岸,在絕望的黃昏,每一片葉子,都不在必然的枝頭上。

歎息,禱告。哭泣的河流,把這些苦難的命運,連在了一起。

每一個表情,都詮釋著不同的面孔。

(九)

楚江老了,比楚江更老的,是刻骨的思念。

今夜的楚江,放不下那枚傷心的月亮。我不敢想像,一滴淚的容量落入江底,能砸起多大的浪花?

沒有人知道,究竟是一百年,還是兩百年?才能用平靜,澄清一條江的底色,用流淌,更新一條生命的河流。

天,真的黑了。我已經決定,今夜,就乖乖地枕著楚江入眠。

作者簡介

楊羅先,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南新鄉土詩歌研究會副主席、中國詩散文首批探索者,寧鄉縣詩散文協會顧問,長沙市文聯常委,甯鄉縣文聯主席,《溈水》雜誌主編。

1985年開始,嘗試文學的多樣性呈現,作品散見《詩刊》《農民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創作與評論》《散文詩》等200多種報刊;入選《大詩歌》《中國散文詩年選》《瀟湘文叢》等20多個選本;獲得中國散文年會二等獎、《詩刊》社“春天送你一首詩”全國徵文三等獎等50多個獎項;已出版《太陽雨》《我沒有太多的期盼》等七部文學作品集。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七)

從這頭走到那頭,我們邊知道結局,邊知道開始。

連綿起伏的山巒,穿過江岸的風,山上的石頭被一滴水擊潰,把堅硬的詞語一層層撥開,一匹野馬,劃過夜空。

我的詩歌抵達不了山與水的內核,那些瘦骨嶙峋的山體,那些無邊無際的高牆碧瓦,如何在世俗裡相安無事。

從原始的色調開始暴動,萬物尋求一條江的赦免。

(八)

高山與流水都是假設,那些傷痕累累的樹木,再一次擊中河床的瘀傷,嫁接在渾濁的泥土之上。

遺落的野果,苟延殘喘著這個苦夏,無人祭奠,也無人享用。

我看見連根拔起的一棵古樟,側臥在頹喪的堤岸,在絕望的黃昏,每一片葉子,都不在必然的枝頭上。

歎息,禱告。哭泣的河流,把這些苦難的命運,連在了一起。

每一個表情,都詮釋著不同的面孔。

(九)

楚江老了,比楚江更老的,是刻骨的思念。

今夜的楚江,放不下那枚傷心的月亮。我不敢想像,一滴淚的容量落入江底,能砸起多大的浪花?

沒有人知道,究竟是一百年,還是兩百年?才能用平靜,澄清一條江的底色,用流淌,更新一條生命的河流。

天,真的黑了。我已經決定,今夜,就乖乖地枕著楚江入眠。

作者簡介

楊羅先,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南新鄉土詩歌研究會副主席、中國詩散文首批探索者,寧鄉縣詩散文協會顧問,長沙市文聯常委,甯鄉縣文聯主席,《溈水》雜誌主編。

1985年開始,嘗試文學的多樣性呈現,作品散見《詩刊》《農民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創作與評論》《散文詩》等200多種報刊;入選《大詩歌》《中國散文詩年選》《瀟湘文叢》等20多個選本;獲得中國散文年會二等獎、《詩刊》社“春天送你一首詩”全國徵文三等獎等50多個獎項;已出版《太陽雨》《我沒有太多的期盼》等七部文學作品集。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