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華人神探李昌鈺做客鄭報集團 談一生中7次和死神擦肩

李昌鈺博士接受鄭報融媒專訪

中原網訊(殷海濤/文 張翼飛/圖)3月26日下午, 被譽為“當代福爾摩斯”、“華人神探”的美國華裔首席刑偵鑒定專家李昌鈺做客鄭州報業集團, 接受了鄭州晚報、中原網、冬呱視頻等媒體的聯合採訪。 他還參觀了鄭報融媒新聞超市, 每經過一處都仔細詢問, 對鄭報融媒的發展讚譽有加。

在一個多小時的訪談中, 李昌鈺博士聊到了工作、家庭和生活, 並闡述自己的人生格言“使不可能變成可能”。

據瞭解, 李昌鈺博士此次鄭州之行, 是受河南省僑聯、鄭州市僑聯的邀請, 將會參加3月30日舉行的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這是他第一次來內地尋根拜祖, 此行他充滿期待。

李昌鈺博士參觀鄭報融媒新聞超市

▼從遺憾中尋找經驗

今年79歲的李昌鈺博士, 精神矍鑠, 聲音哄亮, 雖已退休但眉宇間仍透露出“神探”的風采, 語言風趣可愛。

作為美國第一位華人神探, 李昌鈺投入刑事鑒識科學已經50多年, 他先後偵査了美國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8000件重大刑案案件, 包括甘迺迪總統遇刺案、尼克森“水門事件”、克林頓桃色案、“911事件”、美國橄欖球明星辛普森殺妻案等“世界名案”。

對鄭州晚報提出的口號——做最“中”的新聞, 李昌鈺博士很感興趣

如今, 李昌鈺博士在央視《挑戰不可能》節目中擔任評委嘉賓, 因嚴謹而睿智的評語也被國內很多觀眾熟知和喜愛。

談到成績, 李昌鈺謙虛的說, 自己只是很幸運, 和46個國家優秀的刑偵人員一起, 參與破獲了8000多個案件, 這並不是一個人的功勞。 當然, 他說碰到這麼多案件, 也留下許多遺憾, 但是最大的收穫是能從遺憾中學到經驗。

鄭報融媒記者與李昌鈺博士自拍合影

▼現場之王 5分鐘能看透偵探電影

破案不像寫偵探小說, 也不像電視劇渲染的那樣神奇, 在李昌鈺博士看來, 這種工作沒有止境, 一個案子結束就有另一個案子等著你, 是一種體力和智力的挑戰。

李昌鈺博士在社會上的頭銜很多, “當代的福爾摩斯”、“現場之王”、“犯罪剋星”, 甚至還有人叫他“包青天”, 據說李昌鈺看偵探電影5分鐘就能猜到結局, 這是真的嗎?

對此, 李博士哈哈一笑:“和太太看電影, 都是她陪我看偵探片, 其他類型的電影我不看, 太太曾說跟你一起看電影真無聊, 你一下就猜到結局了。 因為現實社會裡, 一個兇殺案無非16種原因, 從動機推測, 再從現場去看, 所以很容易就知道導演的大概方向, 然後通過推理就基本得出了結論。 ”

李昌鈺博士接受鄭報融媒專訪

▼一生很多次都在死亡的邊緣

李昌鈺說, 他一生有7次面臨著死亡, 第一次在臺灣工作的時候, 追疑犯的時候抓住了他的刀, 疑犯用力一拉, 手被縫了36針, 差點切到了動脈。 剛當兵的時候, 還走到了地雷陣裡, 還有直升機差點被人打下來……

雖然九死一生, 李博士依然鍾愛這份工作, 他說我們是替死者找公道的。

“你看到無辜的人躺在地上, 血淋淋的, 就會產生同情心, 假如一個無辜的人被冤枉, 我們的工作常常冒著很大的社會壓力和輿論壓力甚至死者家屬的壓力。 ”

李昌鈺博士接受鄭報融媒專訪

沒有人一生下來什麼都不怕, 李博士說自己小時候也怕“鬼”, 第一次見到屍體也很多天不敢吃肉。 跟屍體打交道多了, 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因為我們是替死者講話的。

李昌鈺說:“接任何案子, 不管有錢沒錢, 我們做行政的人員一定要用全力全心。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人一定要滿足, 要回饋社會, 感化人心, 恢復我們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 這會對犯罪有一定的阻塞作用。 ”

李昌鈺博士接受鄭報融媒專訪

▼談鄭州 鄭州人和以前一樣和善

談到鄭州, 李昌鈺說這不是他第一次來過這個城市, 相隔了很多年, 不過這次回到這裡, 覺得這個城市變化太快了, 街道很乾淨, 人還是和以前一樣非常和善, 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此行的目的, 就是來學習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 能夠去尋根拜祖。 這樣回去也可以將給小孩聽, 希望他們將來回國也能夠尋根, 瞭解中原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 李昌鈺從小習武, 來到鄭州就不得不提到少林寺, 他說, 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少林, 我們講武術, 最重要的是武德, 少林功夫最早是為了自衛, 並不是為了進攻, 中國一直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 少林代表了一個精神, 代表了中國的一個傳統, 應該發揚光大。

李昌鈺博士剛剛接受完專訪, 鄭報融媒的稿件就發出來了, 這令他非常驚喜

▼談媽媽 教會他不畏艱險

李昌鈺一生最尊敬的人便是他的母親,談到母親,李博士說他一談到這個話題就會哭。他說,母親在他心目中是最可愛的人,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孩子們。小時候家庭貧困,父親在李昌鈺1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很多人認為他們不可能撐下去,但母親卻堅持養大了13個孩子,且把每個孩子都教導成才。

李昌鈺認為,他的成就來源於他始終相信只要不畏艱難,不可能也可以變為可能,而這正是媽媽教給他的最寶貴的人生哲理。

▼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李昌鈺的成功,靠的是堅持和勤奮。即使是退休後,他仍然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每天工作16至18個小時,每週工作7天。他說自己睡覺的時間很少,睡覺時2秒鐘就入眠,絕不浪費時間,現在依然保持著每天寫作,一天一定至少寫一頁紙。

李昌鈺稱,他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由他“白手”籌建起來的康州警政廳刑事鑒識科學研究室是“挑戰不可能”的真實例證。最初,鑒定中心的辦公室由男廁所改建,工作人員都是些老弱病殘,很多人都勸他放棄回去好好當教授。李昌鈺與同事們一起從零開始建設實驗室,成立了第一個重案小組,將鑒識人員的科學知識和刑警的辦案經驗結合起來,短時間內,連續偵破多起大案要案。

他認為,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是可以做成某種事情的人,一種是站在一旁看人做事的人,一種是世界變了卻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他鼓勵學生們努力成為第一種人,“人生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這令他非常驚喜

▼談媽媽 教會他不畏艱險

李昌鈺一生最尊敬的人便是他的母親,談到母親,李博士說他一談到這個話題就會哭。他說,母親在他心目中是最可愛的人,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孩子們。小時候家庭貧困,父親在李昌鈺1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很多人認為他們不可能撐下去,但母親卻堅持養大了13個孩子,且把每個孩子都教導成才。

李昌鈺認為,他的成就來源於他始終相信只要不畏艱難,不可能也可以變為可能,而這正是媽媽教給他的最寶貴的人生哲理。

▼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李昌鈺的成功,靠的是堅持和勤奮。即使是退休後,他仍然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每天工作16至18個小時,每週工作7天。他說自己睡覺的時間很少,睡覺時2秒鐘就入眠,絕不浪費時間,現在依然保持著每天寫作,一天一定至少寫一頁紙。

李昌鈺稱,他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由他“白手”籌建起來的康州警政廳刑事鑒識科學研究室是“挑戰不可能”的真實例證。最初,鑒定中心的辦公室由男廁所改建,工作人員都是些老弱病殘,很多人都勸他放棄回去好好當教授。李昌鈺與同事們一起從零開始建設實驗室,成立了第一個重案小組,將鑒識人員的科學知識和刑警的辦案經驗結合起來,短時間內,連續偵破多起大案要案。

他認為,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是可以做成某種事情的人,一種是站在一旁看人做事的人,一種是世界變了卻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他鼓勵學生們努力成為第一種人,“人生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