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天拆違2.5萬平方米 白雲街道助力37省道風景線

8月9日上午, 東陽市白雲街道聯合公安、國土、行政執法、消防、安監等部門, 對昆溪社區光裡社區和下昆溪社區的5處違建棚依法進行拆除。

S310(37省道)東陽李宅至義烏青岩劉改建工程(東陽段)路線全長約21公里, 由白雲街道紫荊莊園社區西南進入義烏市境內。 在這條省道沿線, 有一些未經允許擅自搭建的臨時棚, 或養殖家禽, 或用作廠房出租。 前階段, 白雲街道工作人員在治危拆違摸底排查中, 發現37省道沿線光裡社區和下昆溪社區有多處擅自搭建的棚舍, 違建面積約25500平方米。

經調查, 位於光裡社區37省道沿線的違建棚系一臨時廠房, 主要用於加工飾品和作臨時倉庫用, 三位業主均不是東陽本地人。 下昆溪社區37省道沿線面積約為80平米的養殖棚, 也屬擅自搭建。 這些臨時棚不僅影響了社區環境, 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而且如不及時制止, 易引發其他社區效仿。

在治危拆違工作中, 白雲街道按照“先勸導後拆違”的原則, 先後組織人員到社區居民家中宣講政策, 解讀私自搭建違章建築的危害。 在拆違現場的聯社區幹部盧俊宏告訴筆者, 拆違前社區曾多次和社區幹部到相關居民家中講解政策法規, 動員社區居民自行拆除。 為確保拆違工作穩定有序進行, 社區黨支部書記、居民事務管理組組長按照部署, 分工蹲點。 光裡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兆正表示, 以前為了增加集體收入, 決定在偏遠地方搭建簡易棚用來出租, 現在想想, 這其實是害了老百姓,

因為幾家租用的低小散企業環保不達標, 時常發出難聞氣味, 對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有一定影響, 因此這次街道組織拆違, 對社區幹部、群眾來說, 實則是最大的愛護。

據瞭解, 白雲街道以危舊房治理、颶風整治等為工作載體, 對症下藥、綜合施治, 破解違建背後的產業低小散問題,

從根本上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截至目前, 累計拆除116戶, 約342196平方, 拆除D級危房32戶, 拆違率達285%。 接下來, 白雲街道將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 迅速掀起兩路兩側整治攻堅的熱潮, 為居民打造整潔、有序的生活居住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