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航司悄悄勾選買保險背後:服務費何時提上議事日程?

近日, 民航局運輸司發佈通知要求, 嚴禁互聯網機票銷售中的“搭售”行為。 在通知內容中, 民航局點名要求的互聯網機票銷售管道中, 航空公司也赫然在列。

談及互聯網機票搭售問題時, 輿論更多的會關注機票銷售平臺與銷售代理人等管道, 但是航空公司本身在其機票銷售過程中就一直存在搭售保險產品的現象, 且有險種增多的趨勢。 有行業專家分析稱, 這或許與提直降代等因素造成的成本提升以及盈利壓力等有關。

那麼, 為何連航司都會面臨盈利壓力?代理人和OTA又該如何面對?在此情況下,

市場一直以來期待的機票服務費是否可借這次“不准搭售”的情況, 再次提上議事日程?

民航局嚴禁互聯網機票銷售中的“搭售”行為

8月9日, 民航局運輸司發佈《關於規範互聯網機票銷售行為的通知》等APP上進行機票預訂, 發現以上四家航空公司都存在著機票預訂過程中,

以預設選項搭售保險的現象, 一般多以搭售航意險一種保險最為常見, 價格為30元/人/份。

南航APP機票預訂截圖

春秋航空APP機票預訂截圖

但在體驗過程中, 記者也發現, 航司銷售機票搭售的保險與以往相比, 有增多趨勢。 如東航默認搭售的保險有航空綜合險、無憂退票險兩種險種, 價格分為30元/人/份、20元/人/份。

由此可見, 民航局8月9日發出禁令, 但一周以後, 國航等幾大航空公司的APP上進行預訂時, 默認勾選保險的業務依然存在。

航司機票搭售保險, 有無奈, 但或也將成改變行業的契機?

在消費者越來越詬病機票搭售、民航局也開始加大力度規範機票搭售業務的當下, 航空公司依然選擇進行機票搭售, 在民航專家張起淮律師看來, 更多是因其市場環境的變化所導致的。 以前, 航空公司官方網站售票享受民航局等主管機關賦予的一定的優惠政策,

與市場上其他的銷售管道相比有一定的優勢, 對銷售業績的壓力不大。 但現在, 主管部門開始規範機票銷售代理企業的批准程式和經營方式, 治理機票銷售亂象, 對違法違規的銷售代理企業和銷售行為加大了懲處力度。 同時, 民航主管部門還對航空公司的機票直銷比例、機票銷售模式和代理商的選擇提出了新的要求, 航空公司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張起淮所提到的航空公司的壓力, 一方面來自三年內要達到50%直銷比例的壓力, 這對航空公司而言, 不僅有吸引大量用戶回歸官網的任務, 也意味著航司在客服等方面的服務成本將稱遞增趨勢。 另一方面則是營利壓力。 企業運營成本提升, 但是營利、利潤的要求並不會隨著降低。

事實上,對於航司的官方銷售管道而言,其面臨著與OTA及代理商們一樣的情況——不得不“自己貼成本”。

北京地區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人協會2015年就曾測算,長期以來,代理企業為旅客退票時不但提供無償免費服務(服務是有成本的)還要承擔開據退票額5.6%的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附加費,代理企業不但沒有任何收益還得倒貼:如一張機票價格為1000+稅費170,共計1170元,航空公司規定退票費500元,代理人扣除退票款後退還旅客670元並開據500元的地稅發票供旅客退票報銷使用,開據500元地稅發票,代理人需自掏腰包承擔28元稅費。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鋒指出,當純銷售機票都成為成本的時候,開闢其他增值服務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

國外的航空公司為了保持盈利,在增值服務方面也是煞費苦心,如轉機收費、額外托運行李、超重收費、食品和飲料、預訂費用,甚至毯子和枕頭等都收費。

雖然在國內市場,這並不被消費者所接受,但卻提供了另一種思路:無論是提供毛毯、額外行李等,這些服務都是有成本的。同樣的,如北京地區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人協會所言,代理企業們都在倒貼成本,即便是航司的官網銷售管道,也面臨著網站運營成本、技術成本、人力維護成本等多項支出。

這種情況下,加收機票服務費,並讓企業有繼續發展的動力,或可解開“搭售”、“默認勾選”與民航局要求、消費者消費體驗之間的“死結”——須知,就行業看,2016年3月、2016年10月,微信和支付寶就前後腳宣佈,正式收取提現服務費,原因是“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較快”。

此外,航空公司在機票銷售中更原因搭售保險,在旅遊分析師朱振宇看來,或許也與保險提成較高有關係,有資料顯示,一份保單能達到20%的提成。

最後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楊彥鋒看來,民航局此次在規範機票搭售方面的通知,更多的是一份號召,對於機票搭售並非採取一刀切的整治辦法,而是更多的要求尊重合同精神、契約精神,買賣雙方都能無誤的瞭解整個機票票價合同的相關細則,以更加透明公開的方式,開展增值服務。

編輯 | 王真真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但是營利、利潤的要求並不會隨著降低。

事實上,對於航司的官方銷售管道而言,其面臨著與OTA及代理商們一樣的情況——不得不“自己貼成本”。

北京地區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人協會2015年就曾測算,長期以來,代理企業為旅客退票時不但提供無償免費服務(服務是有成本的)還要承擔開據退票額5.6%的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附加費,代理企業不但沒有任何收益還得倒貼:如一張機票價格為1000+稅費170,共計1170元,航空公司規定退票費500元,代理人扣除退票款後退還旅客670元並開據500元的地稅發票供旅客退票報銷使用,開據500元地稅發票,代理人需自掏腰包承擔28元稅費。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鋒指出,當純銷售機票都成為成本的時候,開闢其他增值服務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

國外的航空公司為了保持盈利,在增值服務方面也是煞費苦心,如轉機收費、額外托運行李、超重收費、食品和飲料、預訂費用,甚至毯子和枕頭等都收費。

雖然在國內市場,這並不被消費者所接受,但卻提供了另一種思路:無論是提供毛毯、額外行李等,這些服務都是有成本的。同樣的,如北京地區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人協會所言,代理企業們都在倒貼成本,即便是航司的官網銷售管道,也面臨著網站運營成本、技術成本、人力維護成本等多項支出。

這種情況下,加收機票服務費,並讓企業有繼續發展的動力,或可解開“搭售”、“默認勾選”與民航局要求、消費者消費體驗之間的“死結”——須知,就行業看,2016年3月、2016年10月,微信和支付寶就前後腳宣佈,正式收取提現服務費,原因是“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較快”。

此外,航空公司在機票銷售中更原因搭售保險,在旅遊分析師朱振宇看來,或許也與保險提成較高有關係,有資料顯示,一份保單能達到20%的提成。

最後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楊彥鋒看來,民航局此次在規範機票搭售方面的通知,更多的是一份號召,對於機票搭售並非採取一刀切的整治辦法,而是更多的要求尊重合同精神、契約精神,買賣雙方都能無誤的瞭解整個機票票價合同的相關細則,以更加透明公開的方式,開展增值服務。

編輯 | 王真真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