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博爾特憾別賽場 記者有幸見證北京奧運時的生日祝福

博爾特大腿意外拉傷

一早起來, 看到牙買加短跑名將博爾特以大腿拉傷, 結束了在倫敦田徑世錦賽的征程, 並同時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讓人不勝唏噓。 當年人間最快的那道閃電, 並沒能像賽前預想的那樣, 以一塊金牌為自己作結, 很是遺憾。

倫敦的格林尼治時間和北京時間有8個小時的時差, 所以每次看英超的比賽, 很少能在晚上12點之前看到。 倒回去8個小時, 我們的12點, 倫敦那邊才下午4點, 還處於英國人的下午茶時間。 於是, 很少能堅持看完在倫敦進行的比賽, 即便是倫敦奧運會, 也只是早上起來看看比賽結果, 回顧下比賽視頻而已。

最初認識博爾特是在北京奧運會的100米賽道上。 記者當年有幸在現場參加奧運會報導。 當時我並不知道, 眼前這個22歲的牙買加小夥子, 已經是1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 更不知道, 從2008年開始, 這個大長腿竟然能夠逐漸創造人類速度的奇跡。

預賽沒有懸念, 博爾特輕鬆晉級。 半決賽也沒有懸念, 邁著大長腿的博爾特依然能夠在最後20米放慢一點速度, 保持輕鬆狀態。 相對於比賽的波瀾不驚, 當時印象最深的, 就是當現場播報這一天是博爾特22歲的生日, 整個鳥巢體育場為博爾特齊唱“Happy birthday to you”的場景。 當時的鳥巢體育場湧進9萬名觀眾, 場面十分壯觀。 我坐的位置距離運動員通道還有段距離, 看不到博爾特當時的表情, 但後來通過奧運會志願者和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贊助商的描述, 才大致知道, 博爾特那時驚喜交加。

可記者席上是另一番場景。

“誰生日啊?”

“博爾特。 ”

“博爾特是誰?”

“就是那個世界紀錄保持者。 ”

即便在記者席, 對於第一次在奧運會上亮相的博爾特並不敢有太多的期待, 畢竟, 奧運會、世錦賽才是世界田徑的最高水準, 大獎賽上創造的世界紀錄, 也許有點碰“運氣”的因素。

但第二天決賽, 博爾特讓全世界都記住了這個名字。 決賽, 9秒69, 再次打破世界紀錄, 再次在終點前輕鬆回望。 “神了!”身邊一位元北京媒體的記者輕聲說。

從2008年開始, 我們一直在見證博爾特創造神奇的時刻, 也一直認為, 只要博爾特參加的比賽, 結果會毫無懸念。 劉翔曾經評價他說, 我感覺他不是地球人, 像是天外來客。 人類是無法和外星人同場競技的, 另一個被叫作“外星人”的是巴西球星羅納爾多, 對方阻擋他進球的方式, 只能是把他踢傷(呵呵)。

9年後, 已經不再年輕的博爾特在他的31歲生日之前未能再續輝煌。 100米的決賽, 第三名的成績只能說英雄遲暮, 而接力比賽的肌肉拉傷, 徹底宣告了這位元“人間速度之最”黯然落幕。

人類從不缺乏衝擊極限速度的嚮往, 也從不缺乏衝擊極限速度的能力, 但偉大的運動員之所以偉大, 是在於他不服輸的精神和勇於面對失敗的勇氣。

即便在個人比賽中鎩羽, 也要繼續完成團體賽, 同時還要不安於“我保持不敗了, 我可以了, 我不比了”, 榮耀加身的他依然在退役之前, 在跑道上用全力為全世界觀眾帶來最高水準的比賽——只要博爾特在場, 誰敢鬆懈於比賽之外——這就是一名偉大運動員的榮耀光環。

而於我, 唯一的遺憾, 可能就是錯失了在他尚未大紅大紫之前, 要一個簽名的機會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