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取經路上那麼辛苦,堅持吃素的豬八戒為啥還那麼胖?

今天, 我們來說點題外話, 看《西遊記》的時候, 有一個問題常常會讓人很傷感。 豬八戒作為書中的萌點和搞笑擔當, 雖然一路上吃苦耐勞,

但是, 卻始終沒有瘦下去, 這一點不知道傷害了多少減肥的妹子們的心。

我們知道, 唐僧取經歷時14年, 一路上走了十萬八千里, 約等於54000公里。 他們有些地方一停好幾天, 甚至一住半個月一個月的。 所以, 算下來真正走路的時候運動量還是很大的。 加上整個西去的路上挑擔的基本上都是豬八戒, 只有偶爾沙僧會幫下忙。 所有路上遇到的髒活累活都是八戒幹, 比如說烏雞國背死人啊, 還有七絕山的稀屎疼, 忍著惡臭用鼻子開路啊等等。 這麼大的運動量工作量, 八戒一點也沒瘦下下來, 更何況他還吃素。

想想這些, 不知道有多少人整個人都不好了。 當然, 我們雖然這麼一本正經地在說這件事。 但是, 畢竟八戒是文學作品中的一個形象, 他瘦與不瘦自己根本不可能主宰。 不過, 我們今天還真是要一本正經地說說八戒為什麼不能瘦, 這個竟然還有很多科學道理在其中。

首先, 八戒是真的能吃。

第四十七回“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師徒四人到了車遲國的陳家莊, 趕上了陳家做的預修亡齋。 因為, 陳家的兩個孩子一秤金和陳關保要送去給靈感大王上供, 所以, 這頓飯八戒可算是能吃飽了:

先排上素果品菜蔬, 然後是面飯、米飯、閑食、粉湯, 排得齊齊整整。 唐長老舉起箸來, 先念一卷《啟齋經》。 那呆子一則有些急吞,

二來有些餓了, 那裡等唐僧經完, 拿過紅漆木碗來, 把一碗白米飯, 撲的丟下口去, 就了了。

旁邊小的道:“這位老爺忒沒算計, 不籠饅頭, 怎的把飯籠了, 卻不汙了衣服?”

八戒笑道:“不曾籠, 吃了。 ”

小的道:“你不曾舉口, 怎麼就吃了?”

八戒道:“兒子們便說謊!分明吃了;不信,

再吃與你看。 ”

那小的們, 又端了碗, 盛一碗遞與八戒。 呆子幌一幌, 又丟下口去就了了。 眾僮僕見了道:“爺爺呀!你是磨磚砌的喉嚨, 著實又光又溜!”

那唐僧一卷經還未完, 他已五六碗過手了, 然後卻才同舉箸, 一齊吃齋。 呆子不論米飯面飯, 果品閑食, 只情一撈亂噇, 口裡還嚷:“添飯!添飯!”

這樣一看,比起孫悟空的食量來說,八戒真的食腸寬大。所以,在第八十七回“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時,八戒才會主動請纓去披香殿吃掉米山面山:

八戒笑道:“不打緊,不打緊!哥肯帶我去,變出法身來,一頓把他的米麵都吃了,鎖梃弄斷了,管取下雨。”

也才會在遇到紅孩兒時,被紅孩兒騙說家裡有家俬百萬就想上人家家裡吃飯去,還安慰悟空說“我們縱有廣大食腸,也吃不了他十畝田價”,一頓飯吃不了十畝田價,八戒還覺得自己有理了。這飯量悟空確實無法企及,我們回憶一下,悟空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玉皇大帝派人看著他,餓了給鐵丸子吃,渴了給銅汁喝。八戒也曾經不止一次提到過,自己是要吃飯的,跟師兄喝風屙煙就能過是不能比。

然而,八戒之所以很胖,除了飯量大,還因為他吃得快,還不忌口。這樣說可能很多人會反駁,誰說八戒不忌口,八戒明明就是吃素的。八戒是吃素的沒錯,可是誰說吃素就沒有胖子了,快去看看動物園裡那些犀牛河馬大象,哪一個又是吃葷的呢?

八戒雖然吃素,但是吃的很多可都是細糧,飲食比例是超高碳水高糖份。這跟那些夏天只為了減肥只吃西瓜的妹子是一樣的,糖分那麼高怎麼會瘦呢?

除了飲食結構的問題,肥胖對八戒來說其實是命中註定。對比孫悟空的皮裹一團筋,八戒饢糠的身材確實讓人神傷,而造成這個結果最終極的原因是基因。 所以,就算是十萬八千里的路程,悟空和八戒都吃一樣的食物,走一樣的路,最終胖的還會是八戒。

從人類角度來說,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每天還在為解決溫飽問題而抗爭,因此他們有一個我們可以叫做“節約基因”的東西。為了生存,人們每天化大量的時間去尋找食物,狩獵及防禦活動消耗了他們大部分熱量。為了適應這種環境,人們體內就逐漸產生了節約基因,使得體內的代謝機制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食物,儘量積攢能量,以備饑荒時期的生理需求。在饑荒來臨時,具有這種基因就可能躲過一劫,避免被餓死。

雖然經過了很多年的進化,但是“節約基因”還是在我們體內保留了下來。所以,當我們不缺糧食的時候,就會出現脂肪的堆積而肥胖。所以,對於八戒來說,就算是走了十萬八千里去取經,吃素還長這麼胖,真的是一種必然。

所以,人類減肥的過程其實就是和基因進行對抗的過程。但是,基因決定肥胖與否,並不應該成為很多人放棄減肥,讓身材墮落下去的理由。相信每個人上學的時候都挺老師說過“表現型=基因型+環境”,也就是說,“節約基因”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因為,“餵養環境”也會來共同決定體重。八戒也是一樣,如果他真的能夠控制食量,調整飲食結構,有規律有計劃地運動和消耗能量,他也一定會瘦下來,不用再說自己身形榔槺了。

這樣一看,比起孫悟空的食量來說,八戒真的食腸寬大。所以,在第八十七回“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時,八戒才會主動請纓去披香殿吃掉米山面山:

八戒笑道:“不打緊,不打緊!哥肯帶我去,變出法身來,一頓把他的米麵都吃了,鎖梃弄斷了,管取下雨。”

也才會在遇到紅孩兒時,被紅孩兒騙說家裡有家俬百萬就想上人家家裡吃飯去,還安慰悟空說“我們縱有廣大食腸,也吃不了他十畝田價”,一頓飯吃不了十畝田價,八戒還覺得自己有理了。這飯量悟空確實無法企及,我們回憶一下,悟空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玉皇大帝派人看著他,餓了給鐵丸子吃,渴了給銅汁喝。八戒也曾經不止一次提到過,自己是要吃飯的,跟師兄喝風屙煙就能過是不能比。

然而,八戒之所以很胖,除了飯量大,還因為他吃得快,還不忌口。這樣說可能很多人會反駁,誰說八戒不忌口,八戒明明就是吃素的。八戒是吃素的沒錯,可是誰說吃素就沒有胖子了,快去看看動物園裡那些犀牛河馬大象,哪一個又是吃葷的呢?

八戒雖然吃素,但是吃的很多可都是細糧,飲食比例是超高碳水高糖份。這跟那些夏天只為了減肥只吃西瓜的妹子是一樣的,糖分那麼高怎麼會瘦呢?

除了飲食結構的問題,肥胖對八戒來說其實是命中註定。對比孫悟空的皮裹一團筋,八戒饢糠的身材確實讓人神傷,而造成這個結果最終極的原因是基因。 所以,就算是十萬八千里的路程,悟空和八戒都吃一樣的食物,走一樣的路,最終胖的還會是八戒。

從人類角度來說,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每天還在為解決溫飽問題而抗爭,因此他們有一個我們可以叫做“節約基因”的東西。為了生存,人們每天化大量的時間去尋找食物,狩獵及防禦活動消耗了他們大部分熱量。為了適應這種環境,人們體內就逐漸產生了節約基因,使得體內的代謝機制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食物,儘量積攢能量,以備饑荒時期的生理需求。在饑荒來臨時,具有這種基因就可能躲過一劫,避免被餓死。

雖然經過了很多年的進化,但是“節約基因”還是在我們體內保留了下來。所以,當我們不缺糧食的時候,就會出現脂肪的堆積而肥胖。所以,對於八戒來說,就算是走了十萬八千里去取經,吃素還長這麼胖,真的是一種必然。

所以,人類減肥的過程其實就是和基因進行對抗的過程。但是,基因決定肥胖與否,並不應該成為很多人放棄減肥,讓身材墮落下去的理由。相信每個人上學的時候都挺老師說過“表現型=基因型+環境”,也就是說,“節約基因”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因為,“餵養環境”也會來共同決定體重。八戒也是一樣,如果他真的能夠控制食量,調整飲食結構,有規律有計劃地運動和消耗能量,他也一定會瘦下來,不用再說自己身形榔槺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