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優秀的人設有多重要?看FATE在2017年大殺特殺你就知道了

2017年, FATE系列的動畫作品一氣呵成連放5部, 除了開胃菜FGO動畫版和正在播出的《Fate/Apocrypha》以外, 後續還有《Fate/Extra》、《魔法少女伊莉雅》以及重頭戲《Fate/SN Heaven’s Feel》。 對於粉絲和不少二次元用戶而言, 今年算是大殺特殺的“FATE年”。

FATE系列作為二次元最具商業價值的IP之一, 其背景和影響力已經不用再多做介紹, 光是FGO手遊粗暴的變(pian)現(ke)能力就夠一目了然了。 近期值得一提的案例比比皆是:

8月初, 英靈源賴光推出, App Store暢銷榜中國區第2;

7月底, 英靈斯卡哈複刻, App Store暢銷榜中國區第6;

7月中旬, 英靈玄奘三藏推出, App Store暢銷榜中國區第10。

每逢重要角色的卡牌推出, FGO的暢銷榜位置就猛漲,

雖然這個規律在國服和日服早已廣為人知, 但它們的魅力究竟從何而來?

可以肯定的是, 在每張卡牌的背後, 那些角色人設一直是粉絲和從業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粉絲熱衷於通過人設獲得遊戲、動漫、小說以外更多的樂趣, 從業者也不斷試圖解構學習FATE系列的套路精華,

那麼久不妨讓我們看一下優秀的人設是怎麼煉成的。

| FATE有怎樣的人設特點?

在向完全不瞭解FATE的人做背景介紹時, 現在有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類比——高配版《王者榮耀》。 這個類比雖然會讓FATE死忠不高興, 而且《王者榮耀》的人設與網路小說《風姿物語》有大量雷同, 但兩者確實都是把不同時空、不同文化的傳說人物放到同一個舞臺上進行大亂鬥。 而且“關公戰秦瓊”這一點, 也一直是大家最喜聞樂見的幻想, FATE的背景可以說給整個IP系列提供了一個討巧又成功的底子。

反觀FATE系列的走紅, 在日本是2004年的文字遊戲《Fate/stay night》, 國內則是隨2006年同名動畫播出逐漸有了人氣。 並且在當時的兩大市場中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Saber粉絲占了當時的大多數。

Saber, 也就是劍士, 在FATE系列裡作為被魔術師召喚而來的一個職介。 在早年的作品中, Saber幾乎成為一個角色的指定代稱, 而這個角色就是英國傳說中的騎士王亞瑟·潘德拉貢。

在各種影視動漫遊戲小說中, 亞瑟王可以說是個亮相頻率頗高的角色,

但FATE通過自己的神來之筆創造出了獨屬於自己的亞瑟王——少女版亞瑟王。

一個經典人設的誕生, 既需要創作者的天才創意, 也要看歷史的進程。 一開始Saber亞瑟王的人設本是男的, 玩家操作的主角是女的, 但創作者考慮到玩家需要更多的代入感, 於是果斷將亞瑟王變成了女孩。 正是這個改動, 奠定了“型月粉絲千千萬, 腦殘王廚一大半”的用戶群像, 也讓FATE系列自誕生至今13年第一代言人的地位無人可撼動。

更具傳奇性的是, 連國產山寨的Saber手辦也能因為“醜得很有個性”成為二次元收藏界的珍品, 如今標價已經比原版還貴了。

由此, 嘗到甜頭的型月社也在娘化傳說人物的“歪路”上走到黑, 最近在動畫《Fate/Apocrypha》、手遊FGO登場的娘化角色就能隨手列出一大片:亞瑟王之子莫德雷德, 西天取經的三藏法師, 弗蘭肯斯坦的科學怪人, 恐怖殺手開膛手傑克, 日本戰國名將織田信長等等。 此外, 還有查理大帝麾下勇士的阿斯托爾福, 在FATE系列中的人設也成了女裝偽娘, 現在也是人氣爆棚。

如果不講究內涵,也不推敲文化細節,FATE的人設最大特點一是在於成功開啟了歷史及傳說人物的性轉娘化,二是各方英雄穿越時空華麗大戰一場。

| 成功的人設基調應該是什麼?

FATE的經久不衰而且越來越火,讓越來越多的同行看到了群英集結大亂鬥的魅力和商業價值,隨之而來是跟風者的一哄而上。但經過十來年的沉澱,不難發現出FATE以外很難再有相似題材的作品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僅從世界觀和人設的角度來看,目前很難有作品能達到型月社的熟稔和底蘊,對於這點我們不妨從人設的塑造說起。

即便是在業內,也有不少從業者認為人設的基調是外在屬性。比如雙馬尾+傲嬌性格+家境優渥+平胸+長筒襪的組合,能夠形成一個非常典型的“傲嬌大小姐”人設——特別是對看過一定數量動漫作品的阿宅來說,閉上眼就能腦補出這個形象。有人甚至為此通過“大資料”編寫了一套人設自動生成的工具,大有AI取代插畫師的意思。

然而真正得到粉絲認可的人設,實際上更看中的是“人格與命運”。

僅以FATE系列為例,人氣最高的女版亞瑟王就首先通過人格,奠定了這一角色受人歡迎的基調。正義凜然的言行舉止、不服輸的好勝心、為守衛國家放棄身為少女的幸福、吃貨的隱藏屬性等,這些包裹在內的人格屬性,一反當時傳統的女戰士人設。在FATE大火之後,身穿鎧甲模仿Saber性格的騎士少女如雨後春筍在各類作品中出現,從這點來看就能說明,充滿魅力又帶有一點反差萌的人格是吸粉的基礎。

第二個人設的基調,是角色的命運。亞瑟王作為一名王者,老婆和手下私奔,私生子發動叛亂,自己最終身死國滅,可謂是充滿了英雄的悲劇色彩。而且古今中外的粉絲們,普遍也對充滿悲情色彩的史詩青睞有加,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顯然就比司馬懿的粉絲多。在FATE系列中,女版亞瑟王同樣承載了充滿悲劇的命運,並且在作者的改編(添油加醋)中,私生子叛亂和王后出軌也不在是污點——私生子是人造人,王后則是正常異性戀。

在人格和命運的相乘基礎上,FATE的女版亞瑟王人設變得更加完美,這種生前背負重任但失敗,成為英靈後不得解脫卻依然堅強的少女騎士形象,能俘獲一批又一批粉絲自然是令人信服的。而且FATE系列還有其他很多成功的人設,比如豪邁豁達的亞歷山大帝、為理想殉道的英靈衛宮、凱爾特英雄庫丘林等,這些男性角色同樣具有很高的人氣。他們的人氣來源並非依靠外在屬性,更準確地說,FATE系列的主畫師武內崇在早期的畫功並不屬於讓人第一眼看上就喜歡的那種(女角色的五官太硬朗)。

此外更為難得的是,型月社官方對造梗方面的熱情不比粉絲的同人作品少,官方同人動畫《幻想嘉年華》等作品被粉絲譽為“官方逼死同人”,為廣大粉絲提供了大量的笑點和同人梗,極大地拓展了人設的互動性和粉絲同人創作的延伸性。

一個IP系列的成功,優秀人設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像《三國演義》、《水滸傳》亦或者金庸武俠這樣的中文小說,高人氣角色的人設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開創性。而指望“可複製”的既有套路,只能帶來一時的速食娛樂,人氣也會在短時間內大幅漲跌。對於尚未成熟的國內市場,動畫、漫畫、遊戲、影視、小說等文化娛樂作品仍處於受資本很大影響的階段,故而很難在沉澱出經久不衰的IP。但至少優秀的人設,能夠幫助IP在浮躁的市場環境中堅挺更長時間,目前B站的國產原創動畫人物萌戰活動,就是這樣一個鮮明的例子——去年的《狐妖小紅娘》和今年的《全職高手》都向粉絲以外更廣泛的群體印證了這個道理。

如果不講究內涵,也不推敲文化細節,FATE的人設最大特點一是在於成功開啟了歷史及傳說人物的性轉娘化,二是各方英雄穿越時空華麗大戰一場。

| 成功的人設基調應該是什麼?

FATE的經久不衰而且越來越火,讓越來越多的同行看到了群英集結大亂鬥的魅力和商業價值,隨之而來是跟風者的一哄而上。但經過十來年的沉澱,不難發現出FATE以外很難再有相似題材的作品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僅從世界觀和人設的角度來看,目前很難有作品能達到型月社的熟稔和底蘊,對於這點我們不妨從人設的塑造說起。

即便是在業內,也有不少從業者認為人設的基調是外在屬性。比如雙馬尾+傲嬌性格+家境優渥+平胸+長筒襪的組合,能夠形成一個非常典型的“傲嬌大小姐”人設——特別是對看過一定數量動漫作品的阿宅來說,閉上眼就能腦補出這個形象。有人甚至為此通過“大資料”編寫了一套人設自動生成的工具,大有AI取代插畫師的意思。

然而真正得到粉絲認可的人設,實際上更看中的是“人格與命運”。

僅以FATE系列為例,人氣最高的女版亞瑟王就首先通過人格,奠定了這一角色受人歡迎的基調。正義凜然的言行舉止、不服輸的好勝心、為守衛國家放棄身為少女的幸福、吃貨的隱藏屬性等,這些包裹在內的人格屬性,一反當時傳統的女戰士人設。在FATE大火之後,身穿鎧甲模仿Saber性格的騎士少女如雨後春筍在各類作品中出現,從這點來看就能說明,充滿魅力又帶有一點反差萌的人格是吸粉的基礎。

第二個人設的基調,是角色的命運。亞瑟王作為一名王者,老婆和手下私奔,私生子發動叛亂,自己最終身死國滅,可謂是充滿了英雄的悲劇色彩。而且古今中外的粉絲們,普遍也對充滿悲情色彩的史詩青睞有加,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顯然就比司馬懿的粉絲多。在FATE系列中,女版亞瑟王同樣承載了充滿悲劇的命運,並且在作者的改編(添油加醋)中,私生子叛亂和王后出軌也不在是污點——私生子是人造人,王后則是正常異性戀。

在人格和命運的相乘基礎上,FATE的女版亞瑟王人設變得更加完美,這種生前背負重任但失敗,成為英靈後不得解脫卻依然堅強的少女騎士形象,能俘獲一批又一批粉絲自然是令人信服的。而且FATE系列還有其他很多成功的人設,比如豪邁豁達的亞歷山大帝、為理想殉道的英靈衛宮、凱爾特英雄庫丘林等,這些男性角色同樣具有很高的人氣。他們的人氣來源並非依靠外在屬性,更準確地說,FATE系列的主畫師武內崇在早期的畫功並不屬於讓人第一眼看上就喜歡的那種(女角色的五官太硬朗)。

此外更為難得的是,型月社官方對造梗方面的熱情不比粉絲的同人作品少,官方同人動畫《幻想嘉年華》等作品被粉絲譽為“官方逼死同人”,為廣大粉絲提供了大量的笑點和同人梗,極大地拓展了人設的互動性和粉絲同人創作的延伸性。

一個IP系列的成功,優秀人設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像《三國演義》、《水滸傳》亦或者金庸武俠這樣的中文小說,高人氣角色的人設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開創性。而指望“可複製”的既有套路,只能帶來一時的速食娛樂,人氣也會在短時間內大幅漲跌。對於尚未成熟的國內市場,動畫、漫畫、遊戲、影視、小說等文化娛樂作品仍處於受資本很大影響的階段,故而很難在沉澱出經久不衰的IP。但至少優秀的人設,能夠幫助IP在浮躁的市場環境中堅挺更長時間,目前B站的國產原創動畫人物萌戰活動,就是這樣一個鮮明的例子——去年的《狐妖小紅娘》和今年的《全職高手》都向粉絲以外更廣泛的群體印證了這個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