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創建“小高莊”棗品 打造產業格局

把為村莊“輸血”逐步轉變為“造血”, 增加村集體和農民收入, 不斷推進強村富民。 四年來, 市能源集團駐村幫扶工作組到靜海區靜海鎮小高莊村開展幫扶工作,

理清村莊發展思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開闢農民致富門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為小高莊村解難題、辦實事, 得到廣大村民認可和讚揚。

加大投入 著力改善民生

“幫扶組來了之後, 我們村有了大變化, 就邊上那個坑塘, 原來臭得我們出門都繞著走, 現在大家都樂意去那邊遛遛彎。 ”今年73歲的劉大爺是靜海鎮小高莊村村民, 他說, 幫扶組在村裡的四年間, 小高莊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清潔村莊。 “家家門口有垃圾桶、每天有專人來村裡收垃圾, 路面上乾乾淨淨, 周邊幾個村都羡慕我們呢。 ”劉大爺所說的坑塘距離村口不遠, 占地8畝, 原本是一個臭水溝, 村裡的污水都往這裡排放, 常年臭氣熏天,

今年五一前後, 幫扶組投入100多萬元, 對坑塘進行治理。 將雨水管道引入其中, 另外修建生活污水管道, 引入新建的汙水處理站。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村裡的一處景觀湖, 夏日蓮花生香, 成為村民納涼休閒的好去處。

因地制宜 大力推進強村富民

“這裡是我們新修建的交易基地, 以後村民賣棗可以在這裡集中交易。 ”能源集團駐靜海鎮小高莊村幫扶工作組組長牛厲介紹, 為了方便棗農交易, 他們除了開闢出交易基地外, 還將棗園旁邊的主幹道由4米拓寬到7米。 “原來村裡都是泥土路, 車經常陷進去或者打滑, 每到收棗的日子, 我們都要幫忙把車推出去。 ”劉大爺說, 現在村裡路面硬化完成, 加上主幹道路拓寬, 把大棗運出去更方便了。

村裡共有近500畝棗樹, 過去因沒有品牌, 宣傳力度不夠, 棗不好賣、棗價低, 有的農民把棗地荒蕪, 個別甚至將棗樹拔了改種玉米。 為打開銷路、有效增加村民收入, 工作組幫助完成了註冊品牌“小高莊”棗品的包裝設計, 積極與鎮政府協商, 雙方共同出資500萬元, 進行土地集中流轉13.9畝, 建設棗品交易市場, 改變往年棗交易期間大型車輛增多、人員增多, 經常造成村莊及相關道路擁堵不堪, 影響村民安全出行的狀況, 同時配套硬化周邊道路2350米, 面積12150平方米, 在村北、村西修建兩個村莊標示牌樓, 污水排放溝渠改為地埋管, 重新修整村內池塘等系列工程項目。 通過網路、媒體積極宣傳本村時令脆棗, 聯繫東北、山東、北京、天津等地批發商,

嚴格管理市場秩序、做好服務, 一下子打開了銷路, 農民的棗不愁賣了, 價也上去了, 全村脆棗銷售收入相比傳統銷售增加25萬元左右。

“一村一策” 實現經濟持續發展

把為村莊“輸血”逐步轉變為“造血”, 增加村集體和農民收入, 不斷推進強村富民。 結合小高莊村有著幾十年棗樹種植傳統的實際情況, 把建設“百畝冬棗示範區”作為經濟發展專案, 通過該專案示範帶動全村已有490畝傳統脆棗進行品種改良, 逐步轉換成優質冬棗, 使全村90%以上農戶受益。 2016年5月底, 項目涉及的5個節能溫室已全部建成, 露天栽植優質冬棗100畝, 總計1.5萬株。 同時小高莊村把休閒旅遊作為發展重點,在南運河西堤和村莊周邊建設柳堤桃園觀光帶,

在項目區周邊發展林下養殖和魚塘垂釣, 葡萄、鮮棗採摘等項目, 逐步構建以特色棗品生產、加工、銷售為主體,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格局。

四年來, 市能源集團先後向小高莊村投入幫扶資金388萬多元, 小高莊村已經實現農村“六化六有”, 即實現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能源清潔化、垃圾處理無害化、村莊綠化美化、生活健康化等“六化”建設, 建成村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便民超市、衛生室、村郵站、健身廣場等農村“六有”公共設施, 成為被周圍村民羡慕的美麗鄉村, 於2015年4月通過美麗鄉村驗收。 通過四年的幫扶, 小高莊村村民收入由來之初的2012年人均收入1.21萬元, 到2016年人均收入2.09萬元, 四年增長達72%, 村裡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成, 已經從直接的“輸血”階段進入“造血”階段。新報記者 耿雅新

(責編:韓昱君、魏炳鋒)

已經從直接的“輸血”階段進入“造血”階段。新報記者 耿雅新

(責編:韓昱君、魏炳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