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鞍山“棉鞋奶奶”:四年做一千多雙棉鞋送孤寡老人

據皖江晚報報導, 對於很多人來說, 為一個心願而努力, 雖然有辛苦, 但更多的是幸福。 對於計德翠老人來說, 她的一個心願有點不太平常:每年都要做300多雙棉鞋, 送給社區裡的孤寡老人。 計德翠從2013年開始跟著母親做棉鞋, 母親過世以後, 便接力母親獻愛心。 閒暇之余, 老人就做棉鞋, 四年來, 她親手做了1000多雙棉鞋, 溫暖了很多孤寡老人的心。 雖然年紀大了, 眼睛花了, 兩隻手沒有以前靈活了, 但老人說:“只要有人願意穿, 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 

把家裡二樓改成了自己的工作室 

計德翠今年65歲, 每年冬天, 她特別忙碌。

“趁這幾天小外孫不在家再多做幾雙, 他們就不會凍腳了。 ”3月23日, 記者來到計德翠老人家裡, 老人正在做棉鞋。

見記者來採訪, 老人有些拘謹:“做鞋就是順手的事, 沒啥可說的。 ”計德翠老人將自己家的二樓改成了工作室, 鞋櫃裡整齊擺放著各式手織的棉鞋, 顏色多樣, 款式豐富。 打開老人的衣櫃, 裡面塞的不是衣服, 而是各種半成品和製作棉鞋的材料, 做好的鞋面、裁剪好的海綿、鞋底等。 老人一邊聊天一邊做活, 動作相當嫺熟。  

接力母親獻愛心 願幫助更多人 

平日裡, 計德翠老人要照顧一家人起居, 還要帶外孫, 閒置時間不多。 但為什麼還要見縫插針給孤寡老人做棉鞋?說起自己的初衷, 老人直言:“我的母親是家門口出了名的善心,

她年輕的時候就愛給附近孤寡老人和困難家庭家的孩子做鞋子。 前幾年母親身體越來越不好, 就讓我跟著她學做鞋, 送給家庭困難的老人, 讓我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

從2013年開始, 計德翠才跟母親學做鞋, 母親過世後, 計德翠把母親所有做鞋的工具都拿了過來, 但是每個月最多只能做七八雙。 為了將母親的那份愛傳遞下去, 計德翠便到服裝廠找來淘汰的機器, 現在每個月能做30雙左右的棉鞋。  

自己省吃儉用買棉鞋 材料總要挑品質好的

計德翠老人自己平時省吃儉用, 但每次買棉鞋材料總要挑選品質好的。 她總是說:“給老人穿的要鞋底軟一點, 要暖和一點, 不能圖省錢。 ”

2015年的冬天, 計德翠第一次和社區取得聯繫,

並將兩大袋棉鞋送到了社區。 那一年, 社區把棉鞋送給了轄區內的孤寡老人。 穿上新棉鞋後, 老人們都很高興, 棉鞋又軟又暖和, 很合老人心意。 2016年, 計德翠又加入了格林社區大管家社區志願服務隊。 社區工作人員說, 計德翠老人從那以後就會經常送棉鞋到社區, 許多孤兒院和老人院也都到社區來預訂計德翠老人的鞋子。

“年紀越來越大, 眼神也不好使了, 現在速度越來越慢。 前些天我又去服裝廠看了下, 現在的機器都是電腦控制的, 想要換, 但是自己歲數大了, 不會使用電腦, 最後只能放棄了, 但是我會盡我最大能力去多做鞋。 ”計德翠說。

如今, 計德翠老人已經堅持了四年, 下一步, 老人還想讓家庭有條件的退休老人們跟自己學做鞋,

並成立一個志願者團隊, 讓更多願意無私付出的人加入進來。  

文圖/記者 蔣雯 通訊員 徐華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