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神農氏就是炎帝嗎?真像未必如此

三皇五帝故事之四------三皇故事3

讀者們, 上一節我們講了三皇故事中的燧人氏和伏羲氏的故事, 這兩位是早期中華文明的奠基者, 我們應牢牢記住他們。 這一節, 我們繼續講述三皇的故事。

神農氏的故事

根據中華遠古神話傳說, 神農氏是農業和醫學的發明者, 傳說中的神農氏通體透明, 可以看到體內的五臟六腑。

遠古人類除了採摘果實做食物, 主要依靠狩獵為生。 那時條件很差, 人們經常生病, 卻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只能寄望于祭司們的巫術。 那時人們分不清花草瓜果與草藥之間的差別, 糧食和醫藥資源也十分缺乏。

作為首領的神農氏內心十分著急, 決定帶領族人離開原居地隨州曆山出發, 向西北大山進發, 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長途跋涉, 他們來到一個高山連綿峽谷相連的地方, 山中奇花異草, 香氣襲人。 大家翻過層層峽谷, 越過若干個懸崖峭壁, 終於來到群山最高處的山頂, 山上是一個全新的植物王國, 許多植物從來沒見過。 神農氏就在山中王國裡尋找食物和草藥。

神農氏

神農氏夜以繼日嘗試不同的植物, 並把不同的特性記錄下, 哪些是苦的, 哪些甜的, 哪些熱的, 哪些是寒的, 哪些能充饑, 哪些能夠治病, 記錄得清清楚楚。 後世的《本草經》據說就是神農氏傳留下來的, 所以也叫《神農本草經》。

由於神農氏的身體是透明的, 所以他吃下的草藥能治什麼病, 作用於什麼部位, 自己看得很清楚, 吃的草藥有毒, 毒性發生於哪個部位也很清楚, 經歷過很多次生死之後, 神農氏終於把山上的植物的特性做到了然於心。

為了紀念這位冒著生命危險嘗百草, 造福人類的偉大先祖,

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

據歷史典籍記載, 神農氏這位元中華文明早期的開創者, 有八項歷史功績, 即馴牛以耕, 焦尾五琴, 積麻衣革, 陶石木具, 首創農耕, 搭架采藥, 日中為市, 穿井灌溉。 也就是馴服野牛去耕田犁地, 以動物的尾毛製作琴瑟彈琴音樂, 采麻織布制衣, 制陶器, 造木具, 創立農耕, 種植穀物, 采草藥治病, 創立市集, 交換貨物, 打井取水灌溉農作物等。

關於神農氏, 也有人說他就是炎帝。 後世為了紀念這位先祖, 在今天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7公里處建有炎帝(神農)陵。

炎黃二祖

共工氏的故事

傳說共工是神農氏的後人, 他是繼神農氏後又一位為農業生產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 共工及其兒子們都是農業專家, 特別重視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水利建設工作。 據說為防止水淹, 他們發明了挖高填窪的方法, 把高地的土搬運到低窪地, 將低地填高, 這樣不僅防止水災, 還建造了良田。 為了防治洪水, 共工氏還發明了築堤蓄水的方法。

傳說中的共工部落住在黃河中游的河西地區, 緊挨著共工部落的下游區域是顓頊部落的居住, 有年黃河發大水, 將共工部落修築的防水大堤衝垮了, 洪水淹沒了下游的顓頊部落, 引發了兩個部落的戰爭。 結果共工氏戰敗, 只得逃往西方, 直到不周山(即昆侖山)。 共工氏心中憤怒不已, 頭用力向不周山撞去, 一聲巨響, 不周山攔腰折斷, 天地傾斜, 江河變向, 從此中國土地西高東低, 江河都向東流。

共工氏死後, 為了紀念這位為農業生產注重水利建設的先祖, 人們敬奉他為水師, 他的兒子們被人們奉為社神, 即土地神。

據史籍載, 共工氏確有其人, 在五帝唐堯年代被堯派去治水, 失敗後被流放於幽陵, 居共工氏城, 即今天的北京密雲燕落村南。

共工怒觸不周山

祝融氏的故事

祝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火神,主管一切與火有關的事務。

據說祝融原名黎,是一位氏族首領的兒子,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但人們還不善於保存火種。黎從小喜歡火,長大後成為管火的能手。

有一次,黎用鑽木取火的尖石頭,找了個根大樹林,準備取火,可是怎麼會生不起火來。黎以為是石頭不夠尖,就把尖石頭向大石上砸,想砸出更尖的石頭,兩個石頭相碰後冒出火星,火星濺在枯草上,枯草竟然燃燒起來,原來擊石可以生火。就這樣,燧人氏的鑽木取火在黎這裡提升到了擊石取火,取火變得更容易了。

黃帝聽說錅善於擊石取火,就請他去做了火正官,並賜他為“祝融氏”,從此大家都叫黎為祝融了。

祝融發明擊石取火術後,又發明了將火引入室內的方法,從此室內不再寒冷,並且可以防禦野獸。

黃帝部落征伐蚩尤部落的時候,祝融也同諸將一同出征,用火計打敗了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後來,黃帝命祝融留守衡山,管理南方事務。他管理南方時,教授百姓用火辦法,用火煮食,驅趕野獸害蟲,使百姓安居樂業。

祝融死後,百姓們把他安葬在南嶽的一個山峰上,並命此峰為赤帝峰。祝融住的南嶽最高峰,被命名為祝融峰,峰上建有祝融殿以紀念祝融。人們敬奉他為火神。

今天的南海神廟,是為了紀念祝融所修建,是我國古代神廟中唯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

火神祝融

親愛的朋友們,三皇的故事今天就全部講完了,現在有幾個問題問大家,從三皇故事中可以得到答案哦:

問題一,三皇共有幾個說法呢?

問題二,盤古氏、女媧氏、伏羲氏、燧人氏分別有什麼歷史功績呢?

問題三,共工氏與女媧補天有什麼關係?

問題四,關於三皇的歷史古跡有哪些呢?

下一節,我們開始講五帝的故事。

共工怒觸不周山

祝融氏的故事

祝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火神,主管一切與火有關的事務。

據說祝融原名黎,是一位氏族首領的兒子,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但人們還不善於保存火種。黎從小喜歡火,長大後成為管火的能手。

有一次,黎用鑽木取火的尖石頭,找了個根大樹林,準備取火,可是怎麼會生不起火來。黎以為是石頭不夠尖,就把尖石頭向大石上砸,想砸出更尖的石頭,兩個石頭相碰後冒出火星,火星濺在枯草上,枯草竟然燃燒起來,原來擊石可以生火。就這樣,燧人氏的鑽木取火在黎這裡提升到了擊石取火,取火變得更容易了。

黃帝聽說錅善於擊石取火,就請他去做了火正官,並賜他為“祝融氏”,從此大家都叫黎為祝融了。

祝融發明擊石取火術後,又發明了將火引入室內的方法,從此室內不再寒冷,並且可以防禦野獸。

黃帝部落征伐蚩尤部落的時候,祝融也同諸將一同出征,用火計打敗了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後來,黃帝命祝融留守衡山,管理南方事務。他管理南方時,教授百姓用火辦法,用火煮食,驅趕野獸害蟲,使百姓安居樂業。

祝融死後,百姓們把他安葬在南嶽的一個山峰上,並命此峰為赤帝峰。祝融住的南嶽最高峰,被命名為祝融峰,峰上建有祝融殿以紀念祝融。人們敬奉他為火神。

今天的南海神廟,是為了紀念祝融所修建,是我國古代神廟中唯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

火神祝融

親愛的朋友們,三皇的故事今天就全部講完了,現在有幾個問題問大家,從三皇故事中可以得到答案哦:

問題一,三皇共有幾個說法呢?

問題二,盤古氏、女媧氏、伏羲氏、燧人氏分別有什麼歷史功績呢?

問題三,共工氏與女媧補天有什麼關係?

問題四,關於三皇的歷史古跡有哪些呢?

下一節,我們開始講五帝的故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