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走遍江西100縣」玉山:雲山煙水看玉山,懷玉情思待人還!

這裡, 每一段路,

都是一方絕美的風景

這裡, 每一寸土地,

都是一段厚重的歷史

這裡, 絲絲縷縷的空氣

充滿了唐詩宋詞的意味

直讓你流連忘返、不忍歸去……這裡就是上饒玉山!

玉山縣區位優越, 交通便利, 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東界浙江省, 南接廣豐縣, 西鄰上饒縣和信州區, 北毗德興市, 歷史上是贛浙閩三省的交通要衝, 素有“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 因境內有“天帝遺玉, 山神藏焉”的懷玉山而得名。 境內風景秀麗, 紅色、古色、綠色資源豐富。

懷玉山

懷玉山與三清山景區山脈相連, 景區總面積80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 最高處雲蓋峰海拔1538米。 群山環抱中的懷玉山盆地, 屬花崗岩山地風光兼革命紀念地風景區, 被譽為“華東的世外桃源, 中國的普羅旺斯”;“盛夏夜蓋被, 立秋桃始熟”是山中氣候的真實寫照, 是旅遊度假避暑的勝地。

懷玉山是綠色的山, 山上風景秀麗, 有三清朝旭、玉琊擎天、靈岩飛瀑、輝山夜燭等景點24處;是古色的山, 山上書香濃郁, 內有朱熹久居講學、與江南四大書院齊名的懷玉書院;是紅色的山, 革命淵源深厚, 懷玉山是方志敏率領紅軍北上抗日先遣總隊浴血奮戰過的地方, 是方志敏烈士的蒙難地和《清貧》故事和清貧精神的發源地, 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懷玉山是玉山縣正在開發的集紅色旅遊、綠色旅遊、古色旅遊於一體的精品。

武安山

江西省級森林公園。 位於玉山縣城冰溪河南, 距上饒市40公里。 景區始創于唐, 宋時在山上建有武安塔, 曆明清建有游步道及亭台, 供人登山遊玩。 1993年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對外開放。 景區總面積17.43平方公里, 屬城市文化山水休閒旅遊區。 區內林木茂盛, 寺廟古跡掩映其間, “冰為溪水玉為山”, 被近代著名作家郁達夫譽為“東方威尼斯”。

閻立本墓位於武安山東北面山坡上,距普甯寺100米左右,坐西南朝東北。閻立本是唐代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官至中書令(即丞相)。善繪畫、工人物、車馬、台閣,尤擅寫真。筆力圓勁雄渾,善於刻畫性格神情。西元673年,閻立本病逝,普寧寺僧將墓築於寺後。墓地現遺存清乾隆年間重立的墓碑一塊,上刻"大唐相國本寺檀越立本閻公之墓",左刻小字"清乾隆十五年冬月吉旦。住普甯沙門心田同本寺大眾重立石。"墓地三面青山環抱,墓前林木青蔥,溪水橫流,環境幽雅,古樸莊嚴。

普甯寺(水南寺)位於武安山北麓。原寺範圍 廣闊,建築宏偉壯觀。唐總章年間由僧六祖、法嗣、智常將閻立本所捐住宅改建而成。宋時,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觀音殿共百餘間,占地面積30餘畝,有僧徒160余人,香火極盛。後三度被毀,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法森和尚重建。民國三十一年日軍入侵縣城,寺宇焚毀殆盡。後由僧人永修重建後廳,解放前夕,寺時尚有僧徒27人。後逐漸倒塌,近年又有僧俗捐資重建,再續香火,亦複成為人們觀光遊覽之去處。

端明書院位於武安山東麓,系宋端明大學士汪應辰講學之地。書院左右各3間,前面是講堂,門對冰溪;門內左邊為科舉倉,右邊是理事所;兩廡後面有書舍各5間,西北角有書舍4間。後二度被毀,幾經重建,現規模尚存,大部分建築仍在。

玉山考棚

玉山考棚位於玉山城內湖塘沿寶慶橋東側。建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後塌,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舊址重建。後又毀於兵火,于同治六年(1867年)再建。院中有兩排青磚瓦房,東西兩面相對,各有25個雙間,兩排房屋之間,有一條長75米、寬3米的通道,南北兩端有廳堂對稱,實用面積約為1085平方米。

天梁風景區

天梁景區位於玉山縣西北20.3公里處,距三清山28公里,與三清湖隔路相連。屬岩溶山水生態型景區,為距今約3億年石灰紀濱海環境形成之碳酸鹽岩漏斗地質景觀。因“天梁聳立,氣貫靈霄”而得名。

稱著的景觀有江南罕見的靈霄天梁、歸墟之門懸壁棧道及長達5公里的烏龍洞地下暗河湧泉、江西十大歷史名人宋端明殿大學士汪應辰幼年讀書遊玩的仰天崖、猴面山、天池、掬翠石、至尊人橋、花轎洞、象依相親、黃龍洞、龍涎隱瀑等景觀,是與三清山自然遺產仙境絕景互補的玲瓏碧玉休閒型旅遊勝地。享有“三清旅遊第一景,天梁風光醉遊人”之讚譽。景區間道路平坦寬敞,海撥落差不超過30米,是老少皆宜的旅遊休閒勝地。

萬柳洲生態文化園

萬柳洲生態文化園專案文化園首期規劃總用地面積260畝,遠期規劃用地面積1000餘畝.屬山坡丘陵丹霞地貌,中間有水庫20餘畝,北側為三清山同一水脈的玉琊溪。

整體功能區塊分四部分:一是入園口區塊,以再現江南水鄉的泊岸碼頭為景象,建設浮船、埠頭、南樓等景觀,讓市民和遊客感受江南水鄉河岸之美麗;二是古村落區塊,以體驗信江源頭的鄉村耕作文明為景象,建設農家小院、磨坊、油坊、豆腐坊等景觀,讓市民和遊客感受農耕文化之樂趣;三是古街巷區塊,以恢復明清時期玉山鄉村街巷的文化遺存為景象,建設旌德會館、鄉村大戲臺、鄉坤大宅院、博物館等景觀,讓客感受吳楚文化之博大;四是生態林區塊,該區塊以萬柳洲原始生態竹林和柳林為主,輔栽各類景觀苗木,讓市民和遊客感受玉山的河水、樹林、陽光、空氣之靜諡。

文成塔民俗文化園

文成塔民俗文化園占地約94畝,總投資5千余萬元,位於玉山縣城西部,是冰溪、玉琊溪和金沙溪之間的交匯處。始建于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原址在回龍山下。塔分7層6面,高41.4米,每層高5.8米,每面寬5.1米,牆厚2.35米。內空直徑4.6米,中間有梯,有門戶可以眺望。塔門頂上石碑刻有“文成塔”3字,左角刻“乾隆壬辰年造”字樣。

分兩大功能區塊。一是民俗文化體驗區:主要為原保留建築通過立面改造與庭院綠化,將區域打造成以鄉村為載體,以鄉村民俗為內容的文化旅遊目的地;二是文成塔遊覽區:以文成塔為核心,圍繞著文成塔的歷史文化展開,主要建設有入口牆雕、鏡池、文成廟、淩江閣、四寶齋、十裡堂、無塵閣、祈福林、祈福廣場、霧森廣場等,構建集科舉文化、鄉土文化、道教文化等多文化於一體的遊覽區。

七裡街旅遊綜合商業休閒區

七裡街旅遊綜合體南岸是環境優美、鳥語花香、生機盎然、四季如春的萬柳洲生態公園,北邊商業區有著一排排鱗次櫛比的徽派景觀建築,其建築風格充分展現了我縣深厚的文化底蘊、地方特色、人文歷史和地理資源。

將山水自然、冰溪靈秀與時尚設計相結合,同時充分挖掘玉山本地特色文化產業、風俗習慣、飲食特色等豐富的當地資源,有機地將三清山文化與玉山文化相結合,運用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和發展理念,將藝術、休閒、旅遊、人文、運動等元素融入旅遊綜合體項目,全力打造“三清山下第一街”,將七裡街旅遊綜合體發展為“玉山人的會客廳”。

金沙溪•夢裡水鄉

金沙溪夢裡水鄉景區位於玉山縣城近郊,全長約20公里。景區由古堰長河、冰溪漁村、葦蕩迷蹤、碧水花洲、煙雨汀江、明城牆遺址文化園、夢裡水鄉綜合旅遊服務區等七個主題板塊組成。通過竹排觀光漂流、皮筏激情漂流、古船尋根漫遊、遊艇休閒游等水上旅遊經營活動,將玉山的歷史文化、山水風光、民風民俗予以生動體現。並通過霧漂、夜漂、雨漂、原生態特色體驗漂及濕地景觀的組合,將七一電站尾水渠出口到玉虹大橋之間約20公里的金沙溪主河道,成為中國最具詩情畫意的漂、遊之河。

玉山橫街茅楂會

一年一度的橫街茅楂會由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廟會,變成贛東北地區獨具一格的農具、土特產交流會,輻射到廣豐、上饒縣和浙江省江山、常山、開化等地,成為周邊地區有名的農產品交易會。隨著近年橫街經濟的快速發展,茅楂會又有了新的內容。“茅楂搭台,經貿唱戲”,吸引了上饒、德興、廣豐等地的客商。除商品交易外,還有演出團體在茅楂會上演出,保留著茅楂會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樟村板燈

樟村板燈又稱橋燈,是玉山縣樟村鎮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相傳始于盛唐,興於明清,尤以清朝康熙年間為最,久負盛名,稱譽四方。樟村板燈由頭燈、子燈、尾燈三部分組成。寄託著漢族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每逢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五,樟村每個村都要舞三夜板燈,家家戶戶迎接燈頭,以接福納祥。

三清湖魚

三清湖水質清甜無污染,三清湖魚屬於人放天養的天然有機魚,因此所含的硒、鋅、鐵等礦物質高於普通魚。味道鮮美,肉嫩而無腥,既美味營養價值又高。吃貨們可以享受不一樣的江南風味。

清明果

時過境遷,清明果已不再是單純的清明祭祀的意義了,在江西玉山,這種用青篷製成的果子,已成為人們喜愛的傳統美食和特色小吃,清明節做清明果早已成為縣人約定俗成的習俗,尤其在農村更為盛行。

三清臘板鴨

三清臘板鴨是玉山縣傳統的漢族名菜。三清臘板鴨瘦肉多、幹度好、營養佳、肉嫩皮薄、骨脆肉香、臘味醇和、鮮爽美口。實為"江南美味珍上品"。

芋頭餃

選用粉質的芋頭洗淨,蒸熟壓碎,小麥澱粉加入沸水燙熟,加入白糖和豬油揉勻;將芋頭和熟小麥澱粉一起揉成麵團,做成劑子壓成皮,包入豆沙餡捏成餃子;坐鍋點火放入油,油溫4成熱時將餃子放入鍋中用中小火炸至表皮金黃色即可食用。

當然,這裡還有茶油紅薯片、紅菇、石耳、玉山黑豬、臨湖大蒜等美食等你來品嘗。

羅文硯

懷玉硯產于產於江西省玉山縣懷玉山之東童坊鄉千村際塘坑至米坑一帶,因石紋理尤似絲羅又名“羅紋硯”;因其石材體青帶自,紋若羅紋,製作的硯臺,石面光滑,呵氣成汗,濕潤如玉,貯水不涸,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文房佳品。

薑宅紅糖

薑宅紅糖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被譽為“東方巧克力”。其色嫩黃而略泛紅,質地鬆軟,散似細沙,甘甜味鮮,清香可口;每500克紅糖含鈣190毫克,磷390毫克,鐵38.5毫克,此外還有錳、鋅等微量元素和胡蘿蔔素、核黃素、氨基酸、煙酸、葡萄糖等成分;具有舒經活血、驅寒去濕、暖胃強身、排毒養顏。

有機筍乾

有機筍乾選用懷玉山竹林中優質野生剛破土的毛竹筍為原料,經清洗、切片、水煮、曬乾而成。該筍肉質細嫩,味道爽口,清香純正,原汁原味,營養豐富,素有“金衣白玉,菜中一絕”、“筍中皇后”之美譽。

葛根粉

冠聖生葛根粉選用環三清山十多萬畝野生葛根為原料,按有機食品生產要求精心加工而成。據《本草綱目》、《中藥大詞典》等權威資料著述,葛根及其製品有清火、排毒、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降血糖、減肥通便、預防老年癡呆,防止動脈硬化,防止腦血栓等心臟血管疾病之良效。是現代都市人預防富貴病、養生保健的極佳選擇。

家在故林吳楚間,冰為溪水玉為山。

這裡風景秀麗,

這裡紅色、古色、綠色資源豐富,

玉山人民歡迎您!

整理、編輯:駱志俊

出品:江西省旅發委市場處

投稿郵箱:jxtaxwzx@163.com

閻立本墓位於武安山東北面山坡上,距普甯寺100米左右,坐西南朝東北。閻立本是唐代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官至中書令(即丞相)。善繪畫、工人物、車馬、台閣,尤擅寫真。筆力圓勁雄渾,善於刻畫性格神情。西元673年,閻立本病逝,普寧寺僧將墓築於寺後。墓地現遺存清乾隆年間重立的墓碑一塊,上刻"大唐相國本寺檀越立本閻公之墓",左刻小字"清乾隆十五年冬月吉旦。住普甯沙門心田同本寺大眾重立石。"墓地三面青山環抱,墓前林木青蔥,溪水橫流,環境幽雅,古樸莊嚴。

普甯寺(水南寺)位於武安山北麓。原寺範圍 廣闊,建築宏偉壯觀。唐總章年間由僧六祖、法嗣、智常將閻立本所捐住宅改建而成。宋時,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觀音殿共百餘間,占地面積30餘畝,有僧徒160余人,香火極盛。後三度被毀,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法森和尚重建。民國三十一年日軍入侵縣城,寺宇焚毀殆盡。後由僧人永修重建後廳,解放前夕,寺時尚有僧徒27人。後逐漸倒塌,近年又有僧俗捐資重建,再續香火,亦複成為人們觀光遊覽之去處。

端明書院位於武安山東麓,系宋端明大學士汪應辰講學之地。書院左右各3間,前面是講堂,門對冰溪;門內左邊為科舉倉,右邊是理事所;兩廡後面有書舍各5間,西北角有書舍4間。後二度被毀,幾經重建,現規模尚存,大部分建築仍在。

玉山考棚

玉山考棚位於玉山城內湖塘沿寶慶橋東側。建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後塌,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舊址重建。後又毀於兵火,于同治六年(1867年)再建。院中有兩排青磚瓦房,東西兩面相對,各有25個雙間,兩排房屋之間,有一條長75米、寬3米的通道,南北兩端有廳堂對稱,實用面積約為1085平方米。

天梁風景區

天梁景區位於玉山縣西北20.3公里處,距三清山28公里,與三清湖隔路相連。屬岩溶山水生態型景區,為距今約3億年石灰紀濱海環境形成之碳酸鹽岩漏斗地質景觀。因“天梁聳立,氣貫靈霄”而得名。

稱著的景觀有江南罕見的靈霄天梁、歸墟之門懸壁棧道及長達5公里的烏龍洞地下暗河湧泉、江西十大歷史名人宋端明殿大學士汪應辰幼年讀書遊玩的仰天崖、猴面山、天池、掬翠石、至尊人橋、花轎洞、象依相親、黃龍洞、龍涎隱瀑等景觀,是與三清山自然遺產仙境絕景互補的玲瓏碧玉休閒型旅遊勝地。享有“三清旅遊第一景,天梁風光醉遊人”之讚譽。景區間道路平坦寬敞,海撥落差不超過30米,是老少皆宜的旅遊休閒勝地。

萬柳洲生態文化園

萬柳洲生態文化園專案文化園首期規劃總用地面積260畝,遠期規劃用地面積1000餘畝.屬山坡丘陵丹霞地貌,中間有水庫20餘畝,北側為三清山同一水脈的玉琊溪。

整體功能區塊分四部分:一是入園口區塊,以再現江南水鄉的泊岸碼頭為景象,建設浮船、埠頭、南樓等景觀,讓市民和遊客感受江南水鄉河岸之美麗;二是古村落區塊,以體驗信江源頭的鄉村耕作文明為景象,建設農家小院、磨坊、油坊、豆腐坊等景觀,讓市民和遊客感受農耕文化之樂趣;三是古街巷區塊,以恢復明清時期玉山鄉村街巷的文化遺存為景象,建設旌德會館、鄉村大戲臺、鄉坤大宅院、博物館等景觀,讓客感受吳楚文化之博大;四是生態林區塊,該區塊以萬柳洲原始生態竹林和柳林為主,輔栽各類景觀苗木,讓市民和遊客感受玉山的河水、樹林、陽光、空氣之靜諡。

文成塔民俗文化園

文成塔民俗文化園占地約94畝,總投資5千余萬元,位於玉山縣城西部,是冰溪、玉琊溪和金沙溪之間的交匯處。始建于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原址在回龍山下。塔分7層6面,高41.4米,每層高5.8米,每面寬5.1米,牆厚2.35米。內空直徑4.6米,中間有梯,有門戶可以眺望。塔門頂上石碑刻有“文成塔”3字,左角刻“乾隆壬辰年造”字樣。

分兩大功能區塊。一是民俗文化體驗區:主要為原保留建築通過立面改造與庭院綠化,將區域打造成以鄉村為載體,以鄉村民俗為內容的文化旅遊目的地;二是文成塔遊覽區:以文成塔為核心,圍繞著文成塔的歷史文化展開,主要建設有入口牆雕、鏡池、文成廟、淩江閣、四寶齋、十裡堂、無塵閣、祈福林、祈福廣場、霧森廣場等,構建集科舉文化、鄉土文化、道教文化等多文化於一體的遊覽區。

七裡街旅遊綜合商業休閒區

七裡街旅遊綜合體南岸是環境優美、鳥語花香、生機盎然、四季如春的萬柳洲生態公園,北邊商業區有著一排排鱗次櫛比的徽派景觀建築,其建築風格充分展現了我縣深厚的文化底蘊、地方特色、人文歷史和地理資源。

將山水自然、冰溪靈秀與時尚設計相結合,同時充分挖掘玉山本地特色文化產業、風俗習慣、飲食特色等豐富的當地資源,有機地將三清山文化與玉山文化相結合,運用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和發展理念,將藝術、休閒、旅遊、人文、運動等元素融入旅遊綜合體項目,全力打造“三清山下第一街”,將七裡街旅遊綜合體發展為“玉山人的會客廳”。

金沙溪•夢裡水鄉

金沙溪夢裡水鄉景區位於玉山縣城近郊,全長約20公里。景區由古堰長河、冰溪漁村、葦蕩迷蹤、碧水花洲、煙雨汀江、明城牆遺址文化園、夢裡水鄉綜合旅遊服務區等七個主題板塊組成。通過竹排觀光漂流、皮筏激情漂流、古船尋根漫遊、遊艇休閒游等水上旅遊經營活動,將玉山的歷史文化、山水風光、民風民俗予以生動體現。並通過霧漂、夜漂、雨漂、原生態特色體驗漂及濕地景觀的組合,將七一電站尾水渠出口到玉虹大橋之間約20公里的金沙溪主河道,成為中國最具詩情畫意的漂、遊之河。

玉山橫街茅楂會

一年一度的橫街茅楂會由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廟會,變成贛東北地區獨具一格的農具、土特產交流會,輻射到廣豐、上饒縣和浙江省江山、常山、開化等地,成為周邊地區有名的農產品交易會。隨著近年橫街經濟的快速發展,茅楂會又有了新的內容。“茅楂搭台,經貿唱戲”,吸引了上饒、德興、廣豐等地的客商。除商品交易外,還有演出團體在茅楂會上演出,保留著茅楂會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樟村板燈

樟村板燈又稱橋燈,是玉山縣樟村鎮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相傳始于盛唐,興於明清,尤以清朝康熙年間為最,久負盛名,稱譽四方。樟村板燈由頭燈、子燈、尾燈三部分組成。寄託著漢族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每逢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五,樟村每個村都要舞三夜板燈,家家戶戶迎接燈頭,以接福納祥。

三清湖魚

三清湖水質清甜無污染,三清湖魚屬於人放天養的天然有機魚,因此所含的硒、鋅、鐵等礦物質高於普通魚。味道鮮美,肉嫩而無腥,既美味營養價值又高。吃貨們可以享受不一樣的江南風味。

清明果

時過境遷,清明果已不再是單純的清明祭祀的意義了,在江西玉山,這種用青篷製成的果子,已成為人們喜愛的傳統美食和特色小吃,清明節做清明果早已成為縣人約定俗成的習俗,尤其在農村更為盛行。

三清臘板鴨

三清臘板鴨是玉山縣傳統的漢族名菜。三清臘板鴨瘦肉多、幹度好、營養佳、肉嫩皮薄、骨脆肉香、臘味醇和、鮮爽美口。實為"江南美味珍上品"。

芋頭餃

選用粉質的芋頭洗淨,蒸熟壓碎,小麥澱粉加入沸水燙熟,加入白糖和豬油揉勻;將芋頭和熟小麥澱粉一起揉成麵團,做成劑子壓成皮,包入豆沙餡捏成餃子;坐鍋點火放入油,油溫4成熱時將餃子放入鍋中用中小火炸至表皮金黃色即可食用。

當然,這裡還有茶油紅薯片、紅菇、石耳、玉山黑豬、臨湖大蒜等美食等你來品嘗。

羅文硯

懷玉硯產于產於江西省玉山縣懷玉山之東童坊鄉千村際塘坑至米坑一帶,因石紋理尤似絲羅又名“羅紋硯”;因其石材體青帶自,紋若羅紋,製作的硯臺,石面光滑,呵氣成汗,濕潤如玉,貯水不涸,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文房佳品。

薑宅紅糖

薑宅紅糖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被譽為“東方巧克力”。其色嫩黃而略泛紅,質地鬆軟,散似細沙,甘甜味鮮,清香可口;每500克紅糖含鈣190毫克,磷390毫克,鐵38.5毫克,此外還有錳、鋅等微量元素和胡蘿蔔素、核黃素、氨基酸、煙酸、葡萄糖等成分;具有舒經活血、驅寒去濕、暖胃強身、排毒養顏。

有機筍乾

有機筍乾選用懷玉山竹林中優質野生剛破土的毛竹筍為原料,經清洗、切片、水煮、曬乾而成。該筍肉質細嫩,味道爽口,清香純正,原汁原味,營養豐富,素有“金衣白玉,菜中一絕”、“筍中皇后”之美譽。

葛根粉

冠聖生葛根粉選用環三清山十多萬畝野生葛根為原料,按有機食品生產要求精心加工而成。據《本草綱目》、《中藥大詞典》等權威資料著述,葛根及其製品有清火、排毒、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降血糖、減肥通便、預防老年癡呆,防止動脈硬化,防止腦血栓等心臟血管疾病之良效。是現代都市人預防富貴病、養生保健的極佳選擇。

家在故林吳楚間,冰為溪水玉為山。

這裡風景秀麗,

這裡紅色、古色、綠色資源豐富,

玉山人民歡迎您!

整理、編輯:駱志俊

出品:江西省旅發委市場處

投稿郵箱:jxtaxwzx@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