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從三字經的經文 說易經 說風水

三字經中有“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中國古代儒家的重要經典書籍有:《詩》、《書》、《易》、《禮》、《春秋》、《樂》。 易經實際上是六經中的一種。

三字經中接著就寫到:“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易經實際上分成三部:第一部是連山易, 第二部是歸藏易, 第三部才是周易。 我們平時所說的周易和易經不是一回事情, 周易只不過是易經裡面的一部。

說到周易, 我們就會知道周易的六十四卦, 不錯六十四卦是周易的主旨內容。

實際上, 周易的六十四卦是周易研究宇宙萬物的一種方法, 其方法的原理和根本思想是陰陽的平衡, 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剋。 周易的每一個卦用六個爻來表示, 分為陰爻和陽爻。 周易用爻和卦來表達宇宙的萬事萬物, 包括陰陽、山水、男女、方位、上下、變化、吉凶等等。 周易也是用爻和卦的方式來研究是宇宙萬事萬物, 包括宇宙的變化、地球的變化規律、山水的變化規律、人的變化規律、未來的吉凶預測等等。

連山和歸藏呢?由於這兩本易經已經沒有傳世, 所以這兩本已經的內容已不得而知, 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周易的內容進行推測。

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連山在前, 歸藏在中, 周易在後。 這種排列的順序有幾種可能, 一是易經成書的時間順序, 二是易經研究物件的關係上的遞進, 三是對易經研究物件認識的先後順序。 三本易經的排列順序, 可能是其中的一種, 或者是兩種, 也有可能同時具備三種。

對周易有貢獻的一共三個人,

一是伏羲, 二是周文王, 三是孔子。 《易.繫辭》記載:“河出圖, 洛出書, 聖人則之。 ”《漢書 五行志》記載:“伏羲氏維天而望, 受河圖而畫之, 八卦是也。 ”八卦是伏羲氏發明的。 周文王, 黃帝之後, 姓姬名昌, 相傳被關押在羑裡期間, 演練伏羲八卦, 撰寫《周易》。 孔子, 姓孔名丘字仲尼。 相傳有弟子三千人, 其中七十二人最為優秀。 孔子整理過《詩》、《書》、刪修過《春秋》, 讀《易》“韋編三絕”, 繫辭而作《十翼》。 由於連山和歸藏已經不存世, 也沒有什麼記載, 三字經裡記載了這兩部易經, 說明三字經最早的版本應該在孔子那個年代撰寫成, 或許是孔子, 或者孔子的弟子所作。 三字經後面的內容是後人在添加上去的。

從周易成書的過程, 應該是發明在伏羲氏, 發展在周文王, 繁榮和傳授在孔子。

再來看看連山和歸藏這兩部易經的成書年代肯定要比周易早。 如果連山和歸藏是一個人完成的, 可能性比較大, 因為沒有經過別人的繁榮和傳授, 所以沒有得到傳世。 如果是一個人完成的, 那麼這個人肯定是不在伏羲以後的年代, 或者在前,或者和伏羲同一個年代,也不排除就是伏羲本人。

以上是從時間的角度來分析連山和歸藏易的成書年代。再從周易易經的研究物件,來判斷連山易和歸藏易的研究物件。

上文已經講,周易是用陰陽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剋的思想來研究自然界的變化規律,研究的方法是用陽爻和陰爻組成的六十四卦。

可以肯定的是,連山易經和歸藏易經也是用陰陽平衡的五行相生相剋的思想來研究的。還有一部偉大的書籍《黃帝內經》,雖然沒有列入六經,但不失之為一部傳世經典。《黃帝內經》雖然是一部醫學著作,但是顯然是一部人體的風水著作,研究所應用的方法就是陰陽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剋的思想。由於兩部易經的不存世,所以連山易和歸藏易研究的內容和研究的方法,需要我們進行推論了。

遠古時代,由於生產力的落後,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主要表現在人類的生存和死亡的研究上。人類要在自然界得到生存,首先要對自然界進行認識,也許這種認識是樸素的,畢竟也正是人類長期和自然界進行鬥爭,尋找生存機會的必然結果。也許這些認識的結果,被遠古時代的某一位元聖人記載下來了,或許就是已經不存世的《連山易》了。連山易研究的內容,可以推測是研究人類在自然界長期為獲取生存權的智慧總結,或者說是一部地理、水文書籍,現在有人推測連山易研究的就是陽宅龍脈的著作。

人類在獲知了在自然界生存的知識後,第二個需要知道的就是死亡的知識,或許這是宗教範疇的,但是人類除了生存之外的另一件大事就是面對死亡。歸藏易可能就是人類在長期面對死亡時的知識、經驗、理論,被某一位元聖人記載下來了,就形成了《歸藏易》。歸藏易研究的內容,可以推測是研究人類長期面對死亡的知識和理論,以及死亡世界的宗教知識和理論,也有可能是研究地下地質、礦藏、地下世界的書籍,現在有人推測歸藏易研究的就是陰宅的著作。

這樣的推測符合: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連山在前,歸藏居中,周易在後,無論是成書的時間,還是研究內容的邏輯性,都比較吻合。

後人說周易就是研究預測的,以及說連山易是研究陽宅風水和龍脈,歸藏易研究陰宅風水的,都只是一個狹小的研究角度,三部易經都是知識浩瀚廣博的,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周易沒有預測的章節,也可以肯定連山易和歸藏易,肯定也沒有風水這個章節,甚至還沒有“風水”這個詞眼。但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三部易經浩瀚廣博的知識體系中,肯定有風水的理論基礎。這就是研究風水,必須要研究易經的理由,也是易經在風水研究中的魅力和難題。

或者在前,或者和伏羲同一個年代,也不排除就是伏羲本人。

以上是從時間的角度來分析連山和歸藏易的成書年代。再從周易易經的研究物件,來判斷連山易和歸藏易的研究物件。

上文已經講,周易是用陰陽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剋的思想來研究自然界的變化規律,研究的方法是用陽爻和陰爻組成的六十四卦。

可以肯定的是,連山易經和歸藏易經也是用陰陽平衡的五行相生相剋的思想來研究的。還有一部偉大的書籍《黃帝內經》,雖然沒有列入六經,但不失之為一部傳世經典。《黃帝內經》雖然是一部醫學著作,但是顯然是一部人體的風水著作,研究所應用的方法就是陰陽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剋的思想。由於兩部易經的不存世,所以連山易和歸藏易研究的內容和研究的方法,需要我們進行推論了。

遠古時代,由於生產力的落後,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主要表現在人類的生存和死亡的研究上。人類要在自然界得到生存,首先要對自然界進行認識,也許這種認識是樸素的,畢竟也正是人類長期和自然界進行鬥爭,尋找生存機會的必然結果。也許這些認識的結果,被遠古時代的某一位元聖人記載下來了,或許就是已經不存世的《連山易》了。連山易研究的內容,可以推測是研究人類在自然界長期為獲取生存權的智慧總結,或者說是一部地理、水文書籍,現在有人推測連山易研究的就是陽宅龍脈的著作。

人類在獲知了在自然界生存的知識後,第二個需要知道的就是死亡的知識,或許這是宗教範疇的,但是人類除了生存之外的另一件大事就是面對死亡。歸藏易可能就是人類在長期面對死亡時的知識、經驗、理論,被某一位元聖人記載下來了,就形成了《歸藏易》。歸藏易研究的內容,可以推測是研究人類長期面對死亡的知識和理論,以及死亡世界的宗教知識和理論,也有可能是研究地下地質、礦藏、地下世界的書籍,現在有人推測歸藏易研究的就是陰宅的著作。

這樣的推測符合: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連山在前,歸藏居中,周易在後,無論是成書的時間,還是研究內容的邏輯性,都比較吻合。

後人說周易就是研究預測的,以及說連山易是研究陽宅風水和龍脈,歸藏易研究陰宅風水的,都只是一個狹小的研究角度,三部易經都是知識浩瀚廣博的,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周易沒有預測的章節,也可以肯定連山易和歸藏易,肯定也沒有風水這個章節,甚至還沒有“風水”這個詞眼。但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三部易經浩瀚廣博的知識體系中,肯定有風水的理論基礎。這就是研究風水,必須要研究易經的理由,也是易經在風水研究中的魅力和難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