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河南檢察機關“三張清單”嚴防3.6億扶貧資金“跑冒滴漏”

“望你們接到檢察建議書後, 抓緊在資金管理、工程管理、建立專賬等方面進行整改, 並將落實整改情況在30日內回饋我院……”8月14日,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檢察院預防局長高惠芳向該縣滔河鄉黨委書記嚴富強遞交易地扶貧搬遷專案“整改清單”, 並一再囑咐。

今年以來, 淅川縣檢察院推行以建立資料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清單為依託的“清單式”監督模式, 確保扶貧專案工程陽光操作、廉潔落地。

“資料清單”精細晾曬扶貧家底

淅川縣地處豫鄂陝三省交界處, 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淹沒區、核心水源區、渠首所在地。 該縣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八七”扶貧攻堅重點縣和秦巴山區連片貧困縣。 截至2015年底, 全縣仍有貧困村122個、貧困戶2.17萬余戶、貧困人口7.31萬餘人。

2016年以來, 淅川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8處, 涉及扶貧資金3.6億元。 其中, 滔河鄉新集鎮是最高檢、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掛牌督辦的全國69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之一。

為準確掌握扶貧資金概況, 淅川縣檢察院與財政、扶貧辦、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部門聯合, 建立了扶貧資訊資源分享平臺, 將資金額度、資金分佈情況、資金撥付流程、資金支出去向明細、各鄉鎮安置點情況、工程項目資訊、是否經招投標程式等資料登錄平臺, 以清晰的“資料清單”為檢察機關提供監督“底數”。

“特別是對滔河鄉新集鎮安置區等重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我們建立了專門資料檔案, 詳細掌握專案的基本情況、重大情況等內容。 ”淅川縣檢察院檢察長丁志亞介紹。

“問題清單”精准查找安全缺口

工程實施期間, 淅川縣檢察院先後組織10余名幹警,

深入滔河鄉新集鎮、厚坡鎮大寨村、王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安置區, 圍繞貧困人口認定、專項資金運作、安置房建設、後期產業扶持等關鍵環節深入開展調查, 對照“資料清單”查找存在的“安全缺口”。

與此同時, 該院聯合紀檢、審計、財政、發改、扶貧、住建等六單位組成聯合督察小組, 通過財務檢查、預防調查、廉政風險預警等方式, 開展聯動監督活動, 通過查看資金運行軌跡, 及時發現隱患, 堵塞漏洞。 活動中, 共查詢貧困戶檔案600余份、走訪群眾500餘人;排查清理專案6個、實地勘查現場26次, 發現問題隱患21個。

通過走訪, 該院掌握第一手詳實的材料和資訊, 寫出了《淅川縣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報告詳細列出了搬遷對象認定、資金運行、工程建設、產業扶持等“六大領域”的11項“問題清單”,

分析了存在問題的原因, 提出了對策建議。

今年5月, 該院及時向淅川縣委、縣政府提交了《關於淅川縣易地扶貧搬遷專案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促使該縣召開易地扶貧搬遷廉政風險專題會議。

“任何一個差錯、任何一個紕漏, 都會對工程和百姓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我們會照單認領、按單整改, 確保扶貧任務圓滿完成。 ”滔河鄉鄉長李青峰說。

“整改清單”對症治理管理缺失

“接到貴院關於我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有關情況的檢察建議後, 我鎮高度重視, 立即召開黨委班子擴大會議, 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明確了整改要求和時限, 促進工作落實。

”這是6月7日厚坡鎮政府回饋給淅川縣檢察院的一段話。

今年5月, 該院對厚坡鎮大寨村易地扶貧搬遷專案進行預防調查時, 發現存在施工建設不規範、資金撥付未建立完整檔案資料等不合規問題。 隨即, 該院以檢察建議書形式, 向厚坡鎮政府發出了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管理和運行機制等的“整改清單”。

針對“管理缺失”現象, 該院通過發送檢察建議、健全機制、開展預防告誡、警示教育等方式督促整改。 對整改到位專案, 實行“問題清消”機制;對整改不力的, 及時進行約談或問責。 今年以來, 該院共發出檢察建議4份, 督促整改問題9項, 幫助扶貧辦等相關部門完善制度8大類230余項;對問題突出的7名相關人員進行了約談, 對承擔8個易地扶貧搬遷專案的鄉鎮、村組幹部300余人進行了警示教育。

小小清單,功能巨大。截至目前,淅川縣已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專案投資2.5億元,資金使用無“跑冒滴漏”現象發生;已建成安置房810餘套,3300餘名山區群眾喬遷新居。今年6月,滔河鄉新集鎮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該省唯一易地扶貧搬遷示範點。(檢察日報 王永強 劉潮傑 王克)

小小清單,功能巨大。截至目前,淅川縣已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專案投資2.5億元,資金使用無“跑冒滴漏”現象發生;已建成安置房810餘套,3300餘名山區群眾喬遷新居。今年6月,滔河鄉新集鎮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該省唯一易地扶貧搬遷示範點。(檢察日報 王永強 劉潮傑 王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