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扶貧一年間」西安鐵路局西安供電段-唐灣村扶貧紀實

扶 貧 一 年 間 · 精 准 扶 貧

西安鐵路局

西安供電段包扶漢中市勉縣唐灣村

從城裡來, 到山裡去。 從不被認可, 到深受愛戴。 14個月時間,

在距家333公里外的勉縣唐灣村幫困濟貧, 貧困戶平均收入由原來的年人均2800元增至3300元, 他用實際行動贏得當地村民以及縣、市級領導認可。 去年6月, 他被勉縣縣委評為全縣“優秀黨務工作者”, 被漢中市委評為全市“優秀第一書記”。

離家333公里任“第一書記”只因心中有夢

省城的機關, 離鄉村有多遠?

貧困的道路, 離致富有多長?

如果放在半年前, “80後”的呂磊或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但是通過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近一年時間, 他的夢想更加堅定:只要朝著目標努力, 夢想與現實僅一步之遙。

這位來自西安供電段勞動人事科的副科長,

2016年初, 得知單位扶貧幹部突發心臟病, 不能繼續履職時, 主動提出申請, 接下扶貧重任。

“從一名普通的農民工人, 成長為一名人事局老幹部, 爺爺的成長經歷, 使我終身受益。 ”沒有任何農村生活經歷的他, 在爺爺的耳濡目染下, 從小對農村有著特殊的情感。

“這麼遠, 女兒又那麼小, 你走了我倆誰照顧?”“我想像爺爺那樣, 去做有意義的事。 ”電話那頭, 他再三考慮後向妻子回答。

懷著不一樣的情愫和心中的抱負, 帶著支援農村的熱情和對脫貧致富的思考, 離開了溫暖的家和年僅2歲的女兒, 來到漢中市勉縣唐灣村當起了“第一書記”。

天天走村串戶, 他見識到“基層冷暖”

唐灣村距離勉縣縣城28公里, 受山區自然條件限制, 群眾思想觀念相對滯後, 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 初到唐灣村, 雖然豪情滿懷, 但沒想到, 第一次入戶走訪, 就被潑了冷水。

“是上邊來的幹部啊, 我沒犯啥錯吧?”“我一個婦女, 村裡的事哪知道啊, 你還是去問別人吧。 ”看到手裡拿著小本子、身旁有村幹部陪同的省城人, 一位60多歲的婦女神情緊張, 沒幾句話便發出了逐客令。

人生地不熟, 兩眼一抹黑。 滿懷熱情的來到這裡, 遇到的卻是冷嘲熱諷。

農村的貧困, 人心的渙散, 深深地觸動著呂磊的心。

既然來了, 就要紮下根去。 一次上門不成, 就兩趟、三趟……遇到個別村戶不配合, 他就先到老黨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家中走訪座談,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的建設意見和發展思路。同時,將每週一定為“第一書記”接待日,解答村民各種疑問,幫助村民尋找致富思路。經過2個多月時間,380戶1280人,終於走訪摸排一遍,村情民意也基本摸清吃透。

“第一書記”應該怎麼幹,才能贏得群眾信任?

唐灣村自然資源匱乏,人均僅有1分地。駐村走訪期間,呂磊發現,這裡山林植被繁茂,多數村民都有最傳統的養蜂技術,蜂蜜品質好、口味佳,但存在嚴重的滯銷問題。

看著蜂蜜銷售一空,不光蜂農高興,呂磊也信心大增。

去年5月,眼看油菜籽豐收在即。呂磊眼前一亮,由於每年集中修期間,單位都會購置一批米麵油慰問職工。正當村民為菜籽油賣不出去而擔憂時,呂磊已經聯繫好銷路。為了節約成本,他和村民一起淘洗、晾曬菜籽,榨菜籽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萬斤菜籽歷時3個星期全部榨完,2噸多純正壓榨菜籽油通過鐵路“三秦快運”運送到單位職工手中。既解決了菜籽油出售問題,又讓單位同事吃到了放心好油。

期間,也經歷過挫折,碰了一鼻子灰,一桶10升的菜籽油,從勉縣順豐快遞到西安就需要58元快遞費,為降低運費,節省村民開支,他私車公用,躋身“快遞”行業,實現“門對門”免費服務,將土雞、土蜂蜜、茶葉、菜籽油等送到親戚、朋友家中。14個月時間,車子跑了32000餘公里,自貼過路費、車子維修保養費近3萬餘元。“第一書記”的良苦用心,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針對當地水稻澆灌困難的實際,呂磊忙前跑後,拉來單位出資贊助15萬元,為唐灣村新建攔水壩一處,解決了村上50余戶水田灌溉難題。“看現在長勢這麼好,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脫貧的日子有了希望。”當地村民何明文高興的說道。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第一書記”呂磊帶著夢想進鄉入村,為群眾服務攻堅脫貧,以心暖心,扶起人心,唐灣村舊貌換新顏。

編輯:宋剛

他就先到老黨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家中走訪座談,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的建設意見和發展思路。同時,將每週一定為“第一書記”接待日,解答村民各種疑問,幫助村民尋找致富思路。經過2個多月時間,380戶1280人,終於走訪摸排一遍,村情民意也基本摸清吃透。

“第一書記”應該怎麼幹,才能贏得群眾信任?

唐灣村自然資源匱乏,人均僅有1分地。駐村走訪期間,呂磊發現,這裡山林植被繁茂,多數村民都有最傳統的養蜂技術,蜂蜜品質好、口味佳,但存在嚴重的滯銷問題。

看著蜂蜜銷售一空,不光蜂農高興,呂磊也信心大增。

去年5月,眼看油菜籽豐收在即。呂磊眼前一亮,由於每年集中修期間,單位都會購置一批米麵油慰問職工。正當村民為菜籽油賣不出去而擔憂時,呂磊已經聯繫好銷路。為了節約成本,他和村民一起淘洗、晾曬菜籽,榨菜籽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萬斤菜籽歷時3個星期全部榨完,2噸多純正壓榨菜籽油通過鐵路“三秦快運”運送到單位職工手中。既解決了菜籽油出售問題,又讓單位同事吃到了放心好油。

期間,也經歷過挫折,碰了一鼻子灰,一桶10升的菜籽油,從勉縣順豐快遞到西安就需要58元快遞費,為降低運費,節省村民開支,他私車公用,躋身“快遞”行業,實現“門對門”免費服務,將土雞、土蜂蜜、茶葉、菜籽油等送到親戚、朋友家中。14個月時間,車子跑了32000餘公里,自貼過路費、車子維修保養費近3萬餘元。“第一書記”的良苦用心,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針對當地水稻澆灌困難的實際,呂磊忙前跑後,拉來單位出資贊助15萬元,為唐灣村新建攔水壩一處,解決了村上50余戶水田灌溉難題。“看現在長勢這麼好,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脫貧的日子有了希望。”當地村民何明文高興的說道。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第一書記”呂磊帶著夢想進鄉入村,為群眾服務攻堅脫貧,以心暖心,扶起人心,唐灣村舊貌換新顏。

編輯:宋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