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道地藥材知多少?——德慶何首烏

內容編輯:廣州市中醫醫院 李麗明

一審:廣州市正骨醫院 林靜吟

二審: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張耕

微信編排:武漢市第四醫院 燕莞瑤

“四大仙草”美名揚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乾燥塊根, 與人參、靈芝、冬蟲夏草並稱我國“四大仙草”, 性微溫, 味苦、甘, 入肝、腎。

道地藥材品質高

何首烏在我國主要分佈在華中、華南、西南及華東地區, 據考證廣東德慶早在明代就有種植栽培何首烏的先例,

因此被譽為“何首烏之鄉”。 “德慶首烏”是廣東道地藥材之一, 品質好, 個大、質堅實、粉性足、藥效高, 其切面黃棕色或淡黃棕色, 具膠狀光澤, 味甘涼不苦。

“生”“制”首烏區別大

使用生首烏和制首烏有區別。 生首烏可解毒、消癰、截瘧、潤腸通便。 用於瘡癰、瘰鬁、風疹瘙癢、久瘧體虛、腸燥便秘,

用量3-6克, 可見生首烏主要的功效並不是滋養頭髮。 而制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化濁降脂的作用, 用於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鬚髮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高脂血症, 用量6-12克, 這就是何首烏家喻戶曉的保健功效, 因此不想太早變成“白髮魔女”的話, 注意使用制首烏喲!

炮製方法有學問

明代醫藥學家倪朱謨編纂《本草匯言》記載“制非九次, 勿寢其毒。 非黑豆, 勿殺其勢”, 制首烏需九蒸九曬至何首烏呈黑色、角質樣、烏黑發亮, 說明蒸曬次數對其毒性影響深遠。 炮製何首烏“黑豆拌蒸法”從唐代一直沿用至今, 應用歷史最長, 經炮製後化學成分變化可導致其藥效作用發生改變, 生用瀉下作用加強, 制後瀉下作用減弱, 提高了補益作用。

現代研究證實何首烏毒性與炮製方法相關, 炮製後毒性明顯減小。 曆版《中國藥典》均有收錄何首烏炮製方法, 從1963年版及1977 年版《中國藥典》為黑豆汁與黃酒拌勻, 隔水燉;1985 年版《中國藥典》為黑豆汁拌勻、燉制;1990年版以後《中國藥典》收載為黑豆汁拌燉或拌蒸、清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