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生鮮電商:除了玩情懷、講歷史,還有哪些招式可以用呢?

【新農商學院】是現代農業黃埔軍校

傳播:國家政策 | 農業科技 | 創業創新 | 新農事件

說起生鮮網銷, 很多人都是又愛又怕。 愛得是, 網路銷售帶來了更多的客源市場, 怕的是, 生鮮賺錢不容易。 縱觀目前的生鮮電商格局, 幾家大生鮮佔據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要想從中獲得一席之地, 那就需要另闢蹊徑。 單純玩情懷講歷史已經過時, 生鮮電商想賺錢, 有些絕招你要知道。

生鮮電商可以從有料、有用、用趣、有聯四個層面全面打造“高價值生鮮內容”, 亮化商品價值, 提升自有社群黏性。

“有料”的食材表達

“食材表達”是生鮮電商內容體系構築的重中之重,

畢竟生鮮電商仍是處於“商品銷售驅動”的階段, 而食材表達決不是簡單的介紹下食材產地、食材特點、品牌歷史等, 對於食材要講出特色, 和別人講的不一樣, 才能更好“賣貨”。

NO.1 挖產地

生鮮電商總會突出自己的食材, 大家講的是“特色”, 用戶要的是“個性”, 這些都要求生鮮電商要在“食材產地”上下功夫, 其可以從適宜生長的地理條件入手, 可以從食材“天然生長”的特性入手, 可以從當地農人的典型耕作方式/種養方式等入手, 從各種角度闡述“食材產地”的不同特色, 深入挖掘產地特色, 如“查幹湖”的魚、山東煙臺的蘋果、土魯番的葡萄等。

NO.2 講歷史

有歷史的“食材”會更有商業價值, 講“食材歷史”就是更好的亮化“食材特色”,

讓“特有食材”具有歷史感;生鮮電商可以從長達幾千年的種植歷史講起, 可以從長達數年的培育歷史講起, 可以從數千年的養殖配方說起, 有人的地方就有歷史, “特色食材”總有可以挖掘處, 有了“歷史背書”, “特色食材”會更有支撐, 才不會讓用戶感到空虛。

NO.3 傍名人

多數食材是普通的、大眾化的, 而名人使用過的食材、培育過的食材和命名過的食材等更具“賣點”, 更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生鮮電商可以從名人培育食材開始講起, 可以從名人出生地的食材講起, 可以從名人烹飪過的食材談起, “傍名人”是“特色食材”出位的可行之策。

典型案例:“京東生鮮”2014年舉行過“查幹湖魚預售”, 用大量篇幅講解了“查幹湖魚”的特色、品質,

把魚及湖的歷史、產地等進行了詳盡解讀, 凸顯了產地、歷史及資源特色, 同時其開展了網路報名預售等活動, 大大提升了“生鮮頻道”的影響力。

“有用”的烹飪價值

NO.1 秀步驟

縱觀目前生鮮電商的“烹飪內容”, 烹飪指導的圖片、文字等內容每家電商都有, 菜譜生鮮電商都在秀, 但現有“烹飪價值展現”大多只是展現一下能做什麼菜、簡單講一下步驟等, 而這與“用戶烹飪體驗”等是不一致的, 用戶不是烹飪專家, 也不是大廚, 無法掌握全套的“食材烹飪”技法, 單一的“烹飪秀圖”無法有效指導使用者烹飪, “秀步驟”需要更加的精細、深入, “更精、更細的秀步驟”變得勢在必行。

“秀步驟”我們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①、秀不同的“烹飪美食”, 讓食材在“美食王國”中綻放,

充分展示多種菜品, 可做的菜多、做的好看、讓人有食欲, 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買食材;

②、秀詳盡的“烹飪步驟”, 我們就當使用者是“小白”, 一步一步走, 一步一步做, 細化烹飪每一步的食材用量、輔料用量和調料用量等, 給用戶提供“烹飪指導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務”。

NO.2 亮手法

“精美食材”只是烹飪原料, 而“烹飪手法”不同, 其“美食表現”自然不同, “亮化烹飪手法”自然也是吸引“生鮮美食用戶”的一大利器。 縱觀現在生鮮電商品牌, 大多表現的是“依據菜譜來做”, 或者直接照搬既有菜譜, 或者依食材對菜譜略加改良, 真正“特色菜譜”、“大眾改良菜譜”等呈現較少。

亮化烹飪手法, 生鮮電商可以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①、挖掘“舊菜新做”,

讓用戶通過原有的食材一樣可以做出新的“特色菜”, 這一點生鮮電商可以和美食達人、明星大廚等合作來做;

②、挖掘“大眾菜新法烹飪”, 我們可以從“大眾菜”中選擇幾個知名主食材, 做出新菜式、新花樣, 這樣消費者學起來方便, 自己也容易做成。

NO.3 做表現

“優秀的烹飪技法”要“突出表現出來”才行, “烹飪價值表達”不僅可以通過烹飪過程圖片、真人演示等, PC端可以考慮短視頻展現全過程, 移動端用烹飪過程圖示、烹飪表格、漫畫等表達出來, 要的就是有趣味, 講的清楚, 指導的明白, 讓用戶受益。

典型案例:“天天果園”是國內知名的生鮮電商內容網站, 其對美食製作、烹飪及用戶交流非常關注, 對食材、烹飪等過程的展示是比較出色, 其不但展示了食材的產地、賣點、品牌歷史等,更對食材的烹飪過程、烹飪手法、注意事項等進行細節闡述,更附上外國大使的推薦照,深受廣大“生鮮用戶”的喜愛。

“有趣”的會員聯動

縱觀生鮮電商的會員社群運作,大部分生鮮電商品牌的社群比較初級,天天果園已經設置了“水果控”的社區內容框架,但社員互動性和活躍度不高,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而一號店社群中用“吃東西”作為鮮明號召,通過秀圖、講心情等方式吸引會員互動,這些都是不錯的有益探索,而“會員聯動”是會員社群運作的核心,有聯動、有趣味,生鮮社群成員自然有黏性。

也可鼓勵使用者發表個人美食作品、講述個人美食故事,提高用戶活躍度。

“有聯”的交互設計

生鮮電商的內容體系大致可以分為“商品內容體系”和“社區內容體系”兩部分,而縱觀國內生鮮電商品牌的內容體系運作,其商品內容描述、購買評價和社區內容創造、分享等往往是分開的,是割裂的,二者沒有打通,這就造成了使用者內容和購物下單的大分離,不利於生鮮產品銷售,商品頁面也少了一部分“內容引流”;因此,有聯動、高效的交互設計就顯得極其重要。

10大生鮮電商

NO.1 中糧我買網

創始人:趙平原

融資情況:C輪

身後企業:中糧集團、百度

商業模式: B2C

特色:全球供應鏈

NO.2 易果生鮮

創始人:金光磊

融資輪次:C輪

身後企業:阿裡巴巴

商業模式:自營+聯營模式

特色:獨立冷鏈物流安鮮達、巨頭流量

NO.3 天天果園

創始人:王偉

融資輪次:D輪

身後企業:京東

商業模式:B2C+O2O兩小時速達

特色:自建標準化果蔬篩選體系

NO.4 美菜網

創始人:劉傳軍

融資輪次:D輪

身後企業:無

商業模式:連接餐廳與農民的自營模式

特色:自建倉儲、物流、配送

NO.5 本來生活

創始人:喻華峰

融資輪次:C+輪

身後企業:九陽股份

商業模式:B2C+P2B的全管道模式

特色:買手制度、雄厚的粉絲基礎

NO.6 每日優鮮

創始人:徐正

融資輪次:B+輪

身後企業:騰訊

商業模式:全品類精選+兩小時速達

特色:可拆卸移動的社區微倉

NO.7 沱沱工社

創始人:董敏

融資輪次:暫無,九城集團注資

身後企業:九城集團

商業模式:農場直銷模式

特色:主打有機、自有產地

NO.8 拼好貨

創始人:黃崢

融資輪次:B輪

商業模式:C2B+O2O的拼單團購

特色:拼單團購、融入社交屬性

NO.9 食行生鮮

創始人:張洪良

融資輪次:B輪

商業模式:C2B2F模式

特色:走平價社區路線、配送採用“自提櫃”

NO.10 優食管家

創始人:李文憲

融資輪次:B輪

商業模式:C2B+O2O訂購模式

特色:追求高端、打造社群

其不但展示了食材的產地、賣點、品牌歷史等,更對食材的烹飪過程、烹飪手法、注意事項等進行細節闡述,更附上外國大使的推薦照,深受廣大“生鮮用戶”的喜愛。

“有趣”的會員聯動

縱觀生鮮電商的會員社群運作,大部分生鮮電商品牌的社群比較初級,天天果園已經設置了“水果控”的社區內容框架,但社員互動性和活躍度不高,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而一號店社群中用“吃東西”作為鮮明號召,通過秀圖、講心情等方式吸引會員互動,這些都是不錯的有益探索,而“會員聯動”是會員社群運作的核心,有聯動、有趣味,生鮮社群成員自然有黏性。

也可鼓勵使用者發表個人美食作品、講述個人美食故事,提高用戶活躍度。

“有聯”的交互設計

生鮮電商的內容體系大致可以分為“商品內容體系”和“社區內容體系”兩部分,而縱觀國內生鮮電商品牌的內容體系運作,其商品內容描述、購買評價和社區內容創造、分享等往往是分開的,是割裂的,二者沒有打通,這就造成了使用者內容和購物下單的大分離,不利於生鮮產品銷售,商品頁面也少了一部分“內容引流”;因此,有聯動、高效的交互設計就顯得極其重要。

10大生鮮電商

NO.1 中糧我買網

創始人:趙平原

融資情況:C輪

身後企業:中糧集團、百度

商業模式: B2C

特色:全球供應鏈

NO.2 易果生鮮

創始人:金光磊

融資輪次:C輪

身後企業:阿裡巴巴

商業模式:自營+聯營模式

特色:獨立冷鏈物流安鮮達、巨頭流量

NO.3 天天果園

創始人:王偉

融資輪次:D輪

身後企業:京東

商業模式:B2C+O2O兩小時速達

特色:自建標準化果蔬篩選體系

NO.4 美菜網

創始人:劉傳軍

融資輪次:D輪

身後企業:無

商業模式:連接餐廳與農民的自營模式

特色:自建倉儲、物流、配送

NO.5 本來生活

創始人:喻華峰

融資輪次:C+輪

身後企業:九陽股份

商業模式:B2C+P2B的全管道模式

特色:買手制度、雄厚的粉絲基礎

NO.6 每日優鮮

創始人:徐正

融資輪次:B+輪

身後企業:騰訊

商業模式:全品類精選+兩小時速達

特色:可拆卸移動的社區微倉

NO.7 沱沱工社

創始人:董敏

融資輪次:暫無,九城集團注資

身後企業:九城集團

商業模式:農場直銷模式

特色:主打有機、自有產地

NO.8 拼好貨

創始人:黃崢

融資輪次:B輪

商業模式:C2B+O2O的拼單團購

特色:拼單團購、融入社交屬性

NO.9 食行生鮮

創始人:張洪良

融資輪次:B輪

商業模式:C2B2F模式

特色:走平價社區路線、配送採用“自提櫃”

NO.10 優食管家

創始人:李文憲

融資輪次:B輪

商業模式:C2B+O2O訂購模式

特色:追求高端、打造社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