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十六計》講義24|假道伐虢之計:滲透勢力,不戰而勝

作者:三困

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兵家修煉》, 講義中部分內容直接引用《兵家修煉》, 引用處不再標注。

假道伐虢這一計的知名度不是很高, 然而它卻是一個極其厲害的計謀, 它比趁火打劫更陰險, 比笑裡藏刀更高明, 用得好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而且這個計謀在現代生活中應用得既廣泛又頻繁。 計名源自一個歷史典故, 春秋時期虞國和虢國是兩個唇齒相依的盟友, 一方有難另一方就會出兵救援。 晉國為了吞併這兩個小國, 先送給虞君名貴的良馬和稀世的美玉以示友好, 同時挑起事端離間他們,

然後以幫助虞國懲罰虢國的名義向虞國借道。 在晉國第二次取道虞國並成功消滅了虢國後, 回師途中順手消滅了虞國。

【原文】

兩大之間, 敵脅以從, 我假以勢。 困, 有言不信。

【翻譯】

夾在敵我兩個大國中間的小國, 當敵人脅迫他歸順時, 我方應出兵援助他。

【解讀】

在危急關頭出現的援助力量就像救命稻草, 受難者一定會拼命地抓住。 雖然有些較聰明的受難者會懷疑這些援助者的用心, 從而提防他們, 可是在困境的壓迫下, 他們往往經不住援助者的花言巧語, 抱著一絲僥倖心理接受援助者的幫助。 這便是設計此計的人情基礎。 舉個簡單的例子, 當甲公司的資金鏈快斷裂時, 乙公司表示願意提供資金援助, 但前提條件是出讓股權並安排他們的人員到關鍵崗位。

這樣的條件甲公司自然很難答應下來, 但如果乙公司表示等到公司運行正常之後, 他們會撤股撤人完全退出公司, 那麼甲公司在破產的壓力下就很難拒絕這個誘人的援助了。 這個例子看起來像是趁火打劫, 實則不然, 趁火打劫之計會更直接地利用對方的危機, 如果乙公司採用這個計謀的話, 就會趁機廉價收購甲公司的資產。

從原文我們可以看出, 此計利用對手處於困境之中的機會, 以援助的名義將我方的力量滲透進去, 最終達到控制、吞併、消滅對手的目的。 因此, 此計的用計前提是對方處於危難, 外在手段是援助對方, 內在機理是利用對手陷入危機的時機滲透勢力。

【按語】

假地用兵之舉, 非巧言可誑, 必其勢不受一方之脅從, 則將受雙方之夾擊。 如此境況之際, 敵必迫之以威, 我則誑之以不害, 利其倖存之心, 速得全勢。 彼將不能自陣, 故不戰而滅之矣。 如晉侯假道于虞以伐虢, 晉滅虢, 虢公醜奔京師, 師還, 襲虞滅之。

【翻譯】

借用他國國境來給我方行軍打仗的舉措, 僅靠花言巧語是難以欺騙成功的, 這個國家必須處在這樣的形勢下:不屈服于一方的脅迫, 就會受到兩方的夾擊。 在這種境況下, 敵人用兵威逼其屈服, 而我方卻謊稱不加害于他, 利用他僥倖求生的心理, 迅速向他滲透勢力並控制他的局勢。 這樣他將失去調兵佈陣的主動權, 我方可不戰而消滅他。 比如, 春秋時期晉獻公向虞國借道攻打虢國,

晉軍成功消滅了虢國, 虢國的國君醜不得不逃奔到東周國都, 在晉軍得勝回師的時候, 順道偷襲了虞國並將之消滅。

【解讀】

正如按語一開始所說的, 把自己的兵力滲透到另一方勢力中不是那麼簡單的, 僅僅依靠幾句天花亂墜的謊言是不夠的, 一定得有良好的時機。 最好的時機就是對方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 外部強敵虎視眈眈, 而他卻不甘心被吞併。 在這種情況下, 當我方表示願意提供援助時, 他就會在僥倖心理的驅動下鋌而走險、飲鴆止渴。 我方以援助的名義將勢力滲透進去後, 就要逐步控制對方的局面, 使其失去主動權, 這樣我方就可不戰而吞併他了。

此計在現代生活中運用得比較多, 大到國家政治,

小到個人生活, 都可以見到此計的蹤影。 比如, 某個國家遭遇了經濟危機處於崩潰的邊緣, 另一個國家表示願意提供援助, 美其名曰“維護經濟穩定”、“防止危機擴散”, 而其實就是為了滲透經濟勢力。 又比如, 男孩喜歡一個女孩, 不管這個女孩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男孩都想盡辦法、用盡全力幫助她解決。 逐漸地, 這個男孩就融入女孩的生活中了, 而女孩也由依靠他變成了依賴他。 當然了, 這個例子中男孩未必是有意運用這個計謀的, 有時候一個舉動符合某個計謀, 而這個舉動的發出者有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運用了這個計謀。 因此我們不可隨意根據手段與結果揣測別人的用心。

此計利用對手處於困境之中的機會, 以援助的名義將我方的力量滲透進去。然而,利用機會還不夠主動,如果能夠將之改進為創造機會,那麼此計將變得更加厲害。比如可以先慫恿小國旁邊的大國去攻打這個小國,然後以援助者的姿態去幫助這個小國。

有句老話說得好:“請神容易送神難。”因此,不可輕易讓其他勢力進入我方的勢力範圍,哪怕是自己最親密的盟友。如果形勢實在過於危急而不得不接受外部援助時,一定要謹慎選擇援助者與援助方式。

以援助的名義將我方的力量滲透進去。然而,利用機會還不夠主動,如果能夠將之改進為創造機會,那麼此計將變得更加厲害。比如可以先慫恿小國旁邊的大國去攻打這個小國,然後以援助者的姿態去幫助這個小國。

有句老話說得好:“請神容易送神難。”因此,不可輕易讓其他勢力進入我方的勢力範圍,哪怕是自己最親密的盟友。如果形勢實在過於危急而不得不接受外部援助時,一定要謹慎選擇援助者與援助方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