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坤甯宮:故宮唯一不住活人的地方

坤甯宮, 經常看宮廷劇的朋友, 一定知道這是古代皇后的居所。 但真正的歷史上, 滿清一代基本沒有皇后居住在此宮殿。 親們知道, 故宮裡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殿, 富麗堂皇, 住人是極好的。 可是, 有一座很漂亮的大殿, 卻是不住人的。 而且是整個故宮陰氣最重的殿。 據有的去故宮玩的人講, 經常會莫名轉到這個殿前, 一到殿前就感覺頭有點暈暈的。 大家可以在網上搜一下, 很多網友有這個感覺。

這座怪殿就是坤甯宮。

坤甯宮是什麼殿呢?我們先解構一下故宮的大格局。 故宮是前朝後殿, 前朝是辦公的地方。

統而言之, 就是前三殿。

網路配圖

前三殿包括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最牛的當然是太和殿, 規格最高。 按理說, 皇帝應該在這裡辦公, 但這裡辦公規格太高, 手續儀式太麻煩, 所以皇帝除了大典一般都不在這裡辦公。

那麼, 這個大殿建法有沒有什麼講究呢?當然有的, 中國的五行說, 風水說都有體現, 最重要的是星象說。 大殿的建築是依照天上的星象來的。 這其實在國外也有體現,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也是按照星象建的。 金字塔是按照天狼星建的。 概因天狼星出現時, 正好是尼羅河水氾濫的時候。

那中國的大殿是按照什麼方式呢?

是按三垣說建造的, 中國古代將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星宿。 相對應, 地面也有二十八分野,

一塊對應一塊。

如果天上的星宿發生變化, 比如有流星劃過某星宿的區域, 那對應的地方就會有事情發生。 最著名的例子是唐朝初年的“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

金星白天出現, 而且就出現在秦的分野, 所以秦王也就是李世民該得天下。

那麼, 這些大殿是按照什麼建的呢?

天上的三垣分為太微垣、紫微垣及天市垣。 前朝三大殿就對應著太微垣, 而後殿對應著紫微垣。

我們看後朝, 後朝也有三大殿, 乾清宮, 交泰殿以及坤甯宮。 這其中, 交泰殿是後加的。 為什麼呢?

網路配圖

因為天上的紫微垣一共有十五顆星星, 而原本的乾清宮跟坤甯宮加上東西六宮, 只有十四座大殿, 跟天空對不上了, 所以加上了個交泰殿。 這個殿因為是後加的,

所以特別小, 跟前後兩大殿隔得有點近。 不過, 這個交泰殿可能是故宮的核心, 象徵著陰陽交合。

後三殿中的第一殿乾清宮是乾, 代表著陽, 是皇帝住的。 後面的坤甯宮是陰, 代表著陰, 是皇后的。 那中間的交泰殿就是兩者的整合, 皇帝從前面來, 皇后從後面去, 兩者就在這裡麼麼噠了。

接下來, 我們重點說一下坤甯宮。 =

按陰陽家的說法, 這代表著陰, 是皇后住的。 在明朝的時間, 確實也是皇后的住所, 在清朝, 皇后也曾經住在這裡, 比如孝莊太后。 不過, 後面的皇后基本都不住這裡了。

為什麼呢?

有的說法, 認為孝莊這個女人太霸道, 她住過的地方, 別人都壓不住, 就連慈禧也抗不住 , 大家都不敢住。

另一個原因是皇帝也不住乾清宮了,

乾清宮雖然正式, 但住著不方便, 所以後面都搬到養心殿去了。 皇帝都不住乾清宮了, 皇后當然也不好住對應的坤甯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