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歷史上的虎牢關之戰跟三國演義中的有何區別

若說虎牢關之戰背景就不得不提個英雄人物, 那就是唐高祖李淵, 這在歷史上也是一赫赫有名的角色, 他于隋朝末年趁著戰亂, 為自己贏得了一個天下, 群雄爭霸中他鶴立雞群表現不俗, 終於歷盡辛苦把長安城給拿下, 並改國號為“唐”。

但這個時候還有其它兩位英雄人物也出現了, 那就是當時佔領了洛陽城的王世允和自稱為夏王的竇建德。 王世允那個時候也是自稱鄭王。 這都說是一山不能容得了二虎, 所以說李淵就不樂意了, 不樂意怎麼辦呢?好話說盡他們估計也不會聽, 所以那就打唄。

於是在武德三年、李淵就召集了各路大將, 給他們每個人安排了不同的職務, 讓他們分別從各路攻打二人, 想要各個擊破, 以求統一, 這就是虎牢關之戰背景。

唐朝的軍隊當然還是相當的可怕了, 那個時候王世充怎麼敢單獨與之抗衡呢, 所以他就想到了戰略聯盟這樣一個辦法, 他向竇建德發出了求救的信號, 那麼竇建德也是怕王世充來了, 自己也就保不住了, 三足鼎立也許可以站穩, 但如果唐軍吃了王世充的軍隊, 那麼自己的處境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他們本是對手的兩個人就開始合作了, 他們想要集合兩國的兵力, 去和唐軍一拼高下, 而史書上記載竇建德其實也是向唐朝請求不要攻打洛陽的, 只是李世民沒有答應,

所以虎牢關之戰就爆發了。 這些就是虎牢關之戰背景的全部介紹了。

虎牢關之戰過程

虎牢關之戰是唐主李淵為統一國土而向王世充和竇建德發起的一場戰爭。 在這李淵所有的戰爭中, 雖然不是最著名的, 但卻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場戰役, 那麼虎牢關之戰的過程吧是怎樣的呢?

虎牢關之戰畫像

武德四年, 李世民親自上陣, 帶領精打細選的一千多精銳騎兵作為先鋒出戰, 真可謂所向披靡, 大敗王世允和太子王玄應, 包圍了洛陽城。 做為一個自己的藏身之所, 王世充還是不敢懈怠的, 他在城中做了精密的佈置, 防禦措施做得非常的到位, 所以說李世民打了十幾天也沒有攻下來。 這樣一來唐軍就處在了不利的地位了,

將士們連日征戰, 疲憊不堪, 所以有人奏請班師回朝, 但李世民卻堅守已見, 決意拿下洛陽城。

在虎牢關之戰過程中該上場的夏軍這個時候就適時的出現了。 這樣一來李世民就必須對戰局做一個重新的佈置了, 他一方面派人繼續圍攻洛陽, 一方面自己帶軍東赴虎牢, 決意要在虎牢將竇建德拿下。 佔據了虎牢這個有利的地形, 李世民可謂就是占盡了先機了。 雖然未能一次拿下建德, 而是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拉據戰, 但最終活捉建德還是大快軍心哦!

這邊洛陽城王世充的手看到建德被捉, 更是害怕的逃跑了, 所以這樣一來王世充就被迫投降了。 他不投降也是不行的, 沒有將領願意再為他守城了, 所以說王世充就識大體的乖乖地投降了,

關於虎牢關之戰過程大概就是這樣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