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趙飛燕弄巧成拙 解密歷史上的澡盆事件

很難想像, 在沒有自來水的古代城市, 人們該如何洗澡。 一百多年前, 先人們使用的依然是井水, 那井都是露天打造的, 常常可以從中發現死貓和死老鼠。

古時候, ·濕疣皰疹全新突破 ·男人給她最大滿足·千龍博客再現江湖 ·北京名片大家選人們不僅用水困難, 也缺少清潔觀念。 人每天要洗一洗, 這件事開始得不算很久。 即便是地位顯赫的皇帝也斷沒有這種意識, 更不用說平民百姓了。

網路配圖

事件一:一百條毛巾洗一次澡

到底是貴賤有別, 平民百姓能夠在河中洗個澡就快活無比了。 可看看金易、沈義羚《宮女談往錄》中記載的慈禧洗澡的全過程,

真讓人生出些豔羨來。

在北京小湯山有慈禧太后的一個浴池, 據測量, 長4.55米, 寬2.90米, 深1.40米。 池壁是由經過加工的十塊巨大的石頭壓縫交口鑲拼而成的。 一個蓄水池與之相鄰。 洗浴時, 溫泉水從石縫中湧入蓄水池, 將滿時把南壁上的一個閘門打開, 水穿過暗槽流入浴池。

慈禧是坐在一條很寬的四條腿的矮椅子上洗澡的, 椅子的每條腿上都盤著龍。 為慈禧盛洗澡水的是兩個鬥形的三尺來長的木胎鑲銀盤, 一個洗上身, 一個洗下身, 絕不混用。 光洗澡用的毛巾就要備一百條, 每條毛巾都繡有黃絲線金龍, 一疊是一種姿勢:有翹首的, 有回頭望月的, 有戲珠的, 有噴水的。 澡盆裡的水要保持乾淨,

把毛巾浸透後, 撈出來就再也不許回盆裡蘸水了, 毛巾是用完一條扔一條, 洗完上身雖用數十條毛巾, 而水依然清澈。 澡盆裡的水隨時舀出一些又隨時添入, 始終保持一定的溫度。

事件二:楊貴妃和安祿山玩出“火”

“洗三”是是中國古代誕生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 嬰兒出生後第三日, 要舉行沐浴儀式, 會集親友為嬰兒祝吉, 這就是“洗三”, 也叫做“三朝洗兒”。 “洗三”的用意, 一是洗滌污穢, 消災免難;二是祈祥求福, 圖個吉利。

給小兒“洗三”自然是正常不過了, 給乾兒子“洗三”, 大概只有楊貴妃做得出來。

網路配圖

唐玄宗寵倖楊貴妃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然而, 楊玉環卻不甘心只佔有一個皇帝, 偏偏喜歡上了胡兒安祿山。

安祿山為了贏得玄宗的賞識, 在貴妃面前大獻殷勤, 他雖然比楊貴妃大十幾歲, 卻請求給貴妃當乾兒子。 楊貴妃故意笑而不答。 唐玄宗卻鼓勵貴妃收下這個“好孩兒”。

自從楊貴妃當了安祿山的乾娘, 與安祿山來往就有了名分, 你來我往, 勾搭成奸。 《通鑒紀事本末·安史之亂》記載, 天寶十年正月三日, 是安祿山的生日, 唐玄宗和楊貴妃賜給安祿山豐厚的生日禮物。 過罷生日的第三天, 楊貴妃特召安祿山進見, 替這個“大兒子”舉行洗三儀式。 楊貴妃讓人把安祿山當做嬰兒放在大澡盆中, 為他洗澡, 洗完澡後, 又用錦繡料子特製的大繈褓, 包裹住安祿山, 讓宮女們把他放在一個彩轎上抬著, 在後宮花園中轉來轉去, 口呼“祿兒、祿兒”,

嬉戲取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